天天看點

虧本做生意成常态,但熱錢還在流向新一批造車新勢力

虧本做生意成常态,但熱錢還在流向新一批造車新勢力

造車門檻不低,想要盈利更是十分困難," 老大哥 " 特斯拉花了 17 年才實作全年盈利,彼時的主要功臣還是出售碳排放信用額度,而不是依靠賣車。

國内的造車三兄弟蔚小理至今仍未達到全年盈利的目标,需要通過不斷上市、融資來 " 輸血 ",但造車正處于風口之上,政策支援、技術進步共同給出的想象空間巨大,資本似乎并不看重短期的盈利能力,而更在意長期發展的潛力,是以新一批新勢力登場後,依然受到了熱錢的追捧。

4 月 29 日,有媒體報道稱,石頭科技創始人兼 CEO 昌敬的造車項目洛轲汽車,已在近期完成約 2 億美元 D 輪融資,項目估值 20 億美元,領投方是美國對沖基金 Coatue,紅杉資本、IDG 資本等知名機構也進行了跟投。

洛轲汽車的名字可能比較陌生,但石頭科技和昌敬的知名度都相對較高。

虧本做生意成常态,但熱錢還在流向新一批造車新勢力

石頭科技是一家智能硬體廠商,也是小米生态鍊的明星公司,旗下産品包括智能掃地機器人、無線手持吸塵器,于 2020 年登陸科創闆,目前市值接近 600 億元。

石頭科技的創始人昌敬曾在多個大廠任職,包括在微軟、騰訊、百度擔任程式經理、産品經理等職務,被外界視為 " 産品型 " 創業者。

成功的創業經曆 + 多個大廠的工作經曆,讓昌敬的造車項目在沒有足夠曝光的情況下也備受資本追捧,去年年底,洛轲汽車還獲得了騰訊領投的一輪融資,規模達 1 億美元。

資金到位,洛轲的首款車也呼之欲出。根據公開報道,洛轲首款車将采用增程式技術,定位為對标奔馳 G 系列的越野車型,續航将突破 1000 公裡,預計将于明年上市。

是以雖然動作比第一批造車新勢力慢了 4-5 年,但主攻越野車這一細分市場,加上資金支援,或許能給洛轲一定的突圍機會。

不止是洛轲,其他新一批造車新勢力的融資之路也較為順暢。

例如成立于去年年中的輕橙時代在今年 1 月宣布超額完成 Pre-A 輪融資,由招商局創投領投,逸高資本、灏浚投資、文略資本等跟投。

虧本做生意成常态,但熱錢還在流向新一批造車新勢力

同樣是 1 月,主要做 B 端網約車、計程車企業生意的盒子汽車成功引入了洛陽政府和萬方資本的戰略投資,未披露具體金額。據媒體報道,盒子汽車的産品線包括有人駕駛車輛和基于滑闆底盤的無人駕駛車輛,試制車将在 8 月推出,量産車輛則将在明年四季度問世,洛陽将作為首個試點運作城市。

再往前看," 華為太子 " 李一男的造車項目牛創新能源去年年底時便籌集到了 5 億美元的資金,由 IDG 和 Coatue 領投。牛創新能源的首款車自遊家 NV 定位中大型 SUV,提供純電和增程兩個版本,将于明年 3 月上市并接受預定,9 月份傳遞。

可以看到,以上 " 新新勢力 " 獲得資金加持後,生産和研發速度也在加快,産品都将于明年推入市場。

另一方面,新一批車企背後的投資方似乎也與蔚小理那批有些差別。

蔚小理、威馬這一類新勢力背後基本都有網際網路企業的身影,例如小鵬有阿裡、理想有美團、威馬有百度,而 " 新新勢力 " 中,除了洛轲汽車因昌敬曾任職騰訊而獲得其支援,其他基本都更受投資機構的青睐而非網際網路巨頭,如 IDG 和 Coatue。

雷軍帶着小米獨立造車,百度與吉利成立集度汽車,阿裡與上汽、張江高科打造智己汽車,顯然,網際網路巨頭已經不再滿足于單純的 " 投錢 ",而是想增加參與感。

" 新新勢力 " 們雖然能拿到投資機構的資金,但産品的推出時間大機率會與網際網路大廠的産品 " 撞車 ",大浪淘沙後,又會有一批熱錢也救不了的新選手遺憾出局。

ZAKER 新聞出品

文 / 鮑星娃

編輯 / 曾憲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