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長大後不孝順的孩子,小時候常說這幾句“口頭禅”,家長要早糾正

長大後不孝順的孩子,小時候常說這幾句“口頭禅”,家長要早糾正

同僚張姐最近被兒子氣得夠嗆,實在是心煩透頂。

這些年來,張姐和夫妻辛苦工作,隻生了一個兒子,一直盼着把他養育長大,出人頭地,夫妻倆享受天倫之樂。

為此還不惜花費重金,将兒子送到國外留學,甯可自己在國内縮衣緊食,也不願意讓孩子在外面受一分委屈。

按理說,父母付出這麼多,孩子本該了解他們的辛苦,努力學有所成作為回報才對。

結果前段時間張姐和兒子打電話時,對兒子噓寒問暖後,稍微吐了吐苦水,誰成想兒子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道:“這不是天經地義嗎?我可不欠你們啥!”

聽完兒子這句話,張姐隻感覺一盆冰水澆在頭上,好像這些年養了一隻“白眼狼”。

長大後不孝順的孩子,小時候常說這幾句“口頭禅”,家長要早糾正

當初孩子小的時候,經常把“爸爸媽媽賺錢不都是給我花的嗎”挂嘴邊,張姐還覺得挺可愛,想想也是這麼個道理,認為隻要孩子長大後孝順怎麼都好。

然而事到如今她才明白,孩子小時候的口頭禅,其實早已埋下了伏筆:父母為我付出心甘情願、理所當然,自然也就不需要回報。

長大不孝順,小時候會常說:父母不都是為了我嗎?

現代家長對孩子教育空前重視,但很多時候大家一心想着讓孩子變優秀,卻忽略了要教他們學會孝順。

而一旦孩子把“父母不都是為了我嗎”、“爸媽賺錢不都是給我花的嗎”、“對我好是天經地義的”之類的詞經常挂在嘴邊,那麼就很危險了,這樣的孩子會把父母的愛當做理所當然,不會生出任何感恩之心。

長大後不孝順的孩子,小時候常說這幾句“口頭禅”,家長要早糾正

2018年,湖南12歲少年揮刀将母親殘忍殺害,事發之後,他既不恐懼也沒有任何愧疚之心,将作案工具扔到魚塘裡,還若無其事對人稱“媽媽上鎮裡了”。

最讓人心寒的是,他被抓後大聲吼道:“我殺的又不是别人,殺的是我媽。”

《特别狠心特别愛》一書中曾提到:“中國父母給孩子的愛,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

确實,很多家長在孩子小時候百般疼愛,犧牲一切,恨不得把他捧在手心裡,不忍心讓他們體驗生活的艱難。

于是孩子理所當然地認為“爸媽為我做什麼都是應該的”,隻知道一味地索取,不知回報。

即便是長大後,這種自私心理仍然會埋藏在心底,對父母冷漠自私,乃至于當父母無法滿足他們的願望時,還會不滿足、抱怨,将父母視為“仇人”,成為大家眼中的“不孝子”。

長大後不孝順的孩子,小時候常說這幾句“口頭禅”,家長要早糾正

如何培養孩子孝順?

前段時間,網上有段陝西寶雞的視訊很火。

一名佩戴着紅領巾的小男孩,在馬路上将自己媽媽按倒在地,一邊哭一邊用腳狠狠地踢打。

路邊的保安看不下去,準備上前制止,小男孩卻對他大吼,态度嚣張,神情恐怖。

對此有網友評論道:“這孩子再不管教就廢了,指望他将來贍養父母,已經不可能了。”

确實,試想一名當街毆打母親的孩子,又怎麼能遵守孝道,長大後孝敬老人?

我們要想讓孩子長大後孝順,應該從小對孩子的孝道教育重視起來,培養他的感恩之心,否則等孩子三觀成型,再去教育就已經晚了。

長大後不孝順的孩子,小時候常說這幾句“口頭禅”,家長要早糾正

有教育家認為:“孝順是一種習慣,必須從小加以培育。”

在孩子還小的時候,我們不妨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孝順習慣,将孝道根植于孩子内心。

比如引導孩子将喜歡的東西分享,幫娃養成分享的習慣,久而久之,孩子自然會更懂得對父母表達關心。

再比如避免溺愛孩子、對其管教太放松,父母應該适當為孩子立規矩,及時糾正孩子的不孝言行。

另外還需要注意的一點是,教孩子學會孝順重在“傳承”,想讓孩子老了以後怎樣對待我們,我們就該怎樣對待自己的父母。

隻有孩子親眼目睹父母的一言一行,才能不知不覺間意識到孝順的重要性,懂得如何孝敬父母,将孝道傳承下去,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長大後不孝順的孩子,小時候常說這幾句“口頭禅”,家長要早糾正

歪媽結語:

《後漢書》中對孝字的示意是:“夫孝,百行之冠,衆善之始也。”

自古以來,孝敬父母都是我們中華民族最美好的品行,希望每位父母都能對孝道教育重視起來,從小将“孝道”觀念傳承給孩子,營造純良端正的家風。

今日話題:你家孩子說過類似的口頭禅嗎?

我是@歪媽,家有萌寶一枚,專注于孕期、育兒方面的知識研究,更多的幹貨内容,請關注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