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孩子不寫作業的真相:孩子抵觸的不是作業,而是家長的态度

孩子不寫作業的真相:孩子抵觸的不是作業,而是家長的态度

關于孩子寫作業,網上有個流傳已久的段子:不寫作業時,母慈子孝;一寫作業,立馬雞飛狗跳。

短短一句話,真實的反映出大多數家庭裡,孩子與父母在寫作業時的現狀:孩子抵觸,父母氣急,最後父母用武力鎮壓孩子。

許多家長的做法是,孩子放學一回家就開始催着寫作業。可惜的是孩子催一下動一下,不催就不動。

往往那些父母催得緊的孩子,經常是拖到晚上9、10點還在寫作業。

孩子不願意寫作業的真相是什麼呢?是孩子不會嗎?還是父母與孩子的溝通出了問題?

其實,大多數時候孩子不寫作業的真相是,孩子抵觸的并不是作業,而是家長的态度。

如果在孩子國小階段,能幫孩子培養一個良好的做作業習慣,寫作業也就不再是件難事。

想讓孩子對寫作業不抵抗,首先需要讓孩子對寫作業産生興趣,讓寫作業變成一件開心愉快的事情。

孩子不寫作業的真相:孩子抵觸的不是作業,而是家長的态度

具體請參考以下方法:

第一,放學回家後,先給孩子10~20分鐘的放松時間。

如果你問孩子,最讨厭爸爸媽媽問你什麼?

至少80%~90%的孩子都會說,最讨厭爸爸媽媽放學回家第一句話就問,“作業做完了嗎”?

想想看,如果我們工作一天回到家,其實是很累了,如果家人還跑來質問你,“今天的工作都做完了嗎?上司滿不滿意啊?”你是不是會覺得很心煩?

對孩子來說也是一樣,孩子一天上學的活動空間非常有限,是持續的腦力勞動,這并不是一件簡單輕松的事情。

放學後回到家,孩子也希望有一個輕松、放松的時間,然後再開始寫一天的作業。

是以孩子放學後,請先給孩子10~20分鐘的放松時間。

可以跟孩子一起聊聊天,吃吃水果,或做一些孩子喜歡的遊戲,或是看一集孩子愛看的卡通片,講一些故事,做一些親子互動之類的。

當孩子心情放松了,大腦也得到了休息,自然心情也愉悅了。孩子再帶着這種滿足的心情去做作業,就會更自覺,也不再拖拉。

孩子不寫作業的真相:孩子抵觸的不是作業,而是家長的态度

第二,不要逼着孩子寫作業,讓孩子覺得寫作業是個苦差事。

許多家長會反映,孩子寫作業是推一下動一下,不推就不動,實在讓家長着急上火。

我們試着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一想,肯定是孩子深深地感受到,寫作業是一件非常苦惱,甚至有點痛苦的事情,才會有如此反應的。

如果出現這樣的情況,往往是家長對孩子寫作業的态度過于激烈了。

人隻有面對開心愉悅的事情,才會更主動,不拖拉。

每個孩子在最初都是願意聽老師的話,希望自己能按時完成家庭作業,得到老師的鼓勵和表揚的。

經調查發現,那些之後不願意寫作業,變得非常抵抗的孩子,往往都是因為家長用了一些不太正确的方法和态度,讓孩子對寫作業開始抵抗。

孩子不寫作業的真相:孩子抵觸的不是作業,而是家長的态度

是以說孩子抵抗的不是作業,而是家長的态度。

又以我們的工作來打個比喻,我相信每一個職場人都希望自己把工作做好,能得到上司的賞識和表揚。

如果上司吩咐完工作之後,還拍着你的肩膀說,“相信你一定可以做好的,把事情交給你就是放心。”聽到上司這樣的鼓勵,相信每個人都願意想盡一切辦法把事情做好,完美交差。

但是如果上司,把一份原本需要8個小時做完的工作,限定你5個小時就要做完,還不時來催一下,監督檢查一下,你心情會如何呢?

甚至威脅你,如果做不完就要扣你的工資,或者說做不完就要辭退你,想想看,如果是這樣,你還有心情好好工作嗎?

其實對于孩子也是一樣,每個孩子都希望自己成績好,能在學校、班級得到重視,在家裡得到鼓勵和表揚。

如果家長能了解孩子,幫助孩子在最初的階段,一起克服作業的困難,養成良好的習慣,那做作業也就變成一件輕松愉快的事情了。

第三,讓孩子感受到,家長關心的是孩子,而不是作業。

曾經有兩個孩子聊天,A問,“你覺得你的爸爸媽媽關心你嗎?”

B搖頭歎息說,“不關心我,我爸爸媽媽隻關心我的作業。”

A很疑惑,“為什麼這樣說呢?

B說,“因為每次放學回家,爸爸媽媽先問的是,你作業做完了嗎?其它的從來不問。”

如果說讓孩子感受到父母關心的是作業,而不關心自己,孩子會出現抵抗作業的情緒,那也就不難了解啦。

原本父母都是無條件的愛着孩子的,但是會讓孩子覺得父母愛作業勝過于愛自己,這應該是父母的态度出了問題。

當孩子的作業出現錯漏或錯誤的時候,當父母是以想要去斥責和責罵孩子之前,應該先想一想,比起孩子的健康成長,現在的責罵是最恰當的時機嗎?

同時,在平時跟孩子溝通的時候,需要不斷的向孩子傳遞一個信号:學習是非常重要,但是比起孩子,父母更關心的是你。

在孩子的幼年時期,特别是國小階段,更需要父母多付出一些時間和精力陪伴孩子、關心孩子,幫助孩子形成自覺做作業的習慣。

其實每個孩子的智商并沒有太大差別,要想讓孩子學習成績好,需要父母多付出一些耐心和細心,關注一些細節。

有時,父母需要反思,在孩子的作業上,對孩子的态度是否恰當。

父母的态度和觀念改變一點點,就有可能影響孩子的一生。

來源:家庭教育

監制:毛亞明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侵權請聯系我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