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孩子愛看電視停不下來?來試試這一招

孩子想看電視,正好你手裡有事情沒忙完,行吧,那就給他看一會兒。

等你忙完自己的事,想把電視關了,孩子不同意,哇哇大哭。

給他繼續看吧,擔心看太久對眼睛不好。

不給他看吧,哭得撕心裂肺,真讓人心疼。

而且隔三岔五就會上演這樣的場景。

兒童的自我控制能力

最理想的狀态是,孩子看了十分鐘二十分鐘後能夠主動把電視關掉。

如果真的能這樣,那說明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很好。

自我控制能力怎麼培養?

自我控制是孩子對自己心理和行為的主動掌控。

在幼兒早期,這種掌控由父母來承擔,父母制止和提醒孩子的一些語言和行為。

但随着孩子的成長,這種責任就可以由孩子自己來承擔。

這個時候還是父母制定規則,強制孩子執行。那這個責任就永遠都轉化不到孩子身上。

很多父母就會經常抱怨孩子沒有自控能力、沒有責任感。

其實就是因為這些責任都在孩子父母身上。

孩子沒有自主選擇的機會,就永遠學不會自我控制。

父母的邊界

這時候你可能會說,如果讓孩子自主選擇,那孩子可能會選擇看一整天的電視。

杜布森博士著作《勇于管教》中有這樣一段話:“如果懸崖邊上設有欄杆,那麼人就敢靠着欄杆往下看,因為不會害怕摔下去;如果沒有欄杆,大家在離懸崖很遠的地方就停住了,更别說站在懸崖邊緣往下看了。”

孩子不知道邊界,不知道安全的界限,沒有安全感,就談不上自主選擇。

我們說的自主選擇,并不是無條件的選擇,是在一個安全的邊界内,給孩子提供自由生長的空間。

孩子在邊界内,父母放手讓孩子随心所欲。

孩子觸碰到邊界,父母堅決制止。

這就是父母的底線。而且這個邊界要足夠穩定,不要今天邊界大明天邊界小,全憑父母的心情,這樣孩子會很沖突。

孩子的自主選擇

回到看電視的問題。

第一,設定邊界。

孩子其實有時候很好講道理,前提是父母心平氣和。

告訴孩子“我知道你很喜歡看電視,但是……”

“但是”後面的内容可以根據孩子的接受程度來說,我跟我女兒說的是“眼科醫生說看電視太多會對視力有影響”,因為她一直對醫生的話都比較信服。

多和少的問題,就需要父母和孩子達成一緻,雙方都可以接受的時間範圍。

我和我女兒溝通的結果是,每天看2集電視(1集10分鐘)。

第二,自主選擇。

每個人都希望有自己的小金庫,可以自己決定怎麼花,什麼時候花。

孩子也一樣。

父母把這個看電視的時間全部丢給孩子,這些時間就是孩子的小金庫,孩子可以自己決定要怎麼花。

比如,每天可以看2集,那一個星期就可以看14集。這是孩子金庫的總數,在這個總數内孩子自由選擇,他可以選擇一天看2集,每天都有電視看;也可以選擇1天看14集,接下來的6天沒有電視看。

當然也可以使用一些道具,讓孩子更有參與感,比如簽“合同”蓋個手印,畫出14個圓圈,看完1集就把這個圈塗滿,孩子更能直覺的看到自己“餘額”。

有了這樣的參與感,責任感,那才能有我們之後所說的自控。

其實孩子很聰明,很多孩子有了小金庫,都會省着“花”。

我跟女兒達成協定的第二天,她在從幼稚園回家的路上告訴我:“媽媽,我今天不看電視了,我要把今天的2集留到明天看。”

我特别驚喜,當然我也給了她及時的正面回報:“我很欣賞你,因為你很喜歡看電視,但還是能夠控制自己,我為你感到驕傲。”

有一次她也在周六就把周日的份額“花”了,但周日她就會告訴我:“今天不看電視了,因為這個星期的都看完了。”

第三,守住邊界。

父母和孩子達成一緻,孩子也能按規則執行,這是很理想的狀況。

當然有的孩子也會選擇1天看14集,然後第二天哭鬧繼續看。

也有的孩子,制定規則的時候說得好好的,一到該關電視的時候撒潑打滾。

這個時候就需要父母守住邊界。

孩子在試探父母的邊界。

如果父母的邊界很脆弱,孩子就會發起進攻,父母一退再退。

如果父母的邊界很強大很穩定,孩子哭鬧後發現沒辦法攻破,他就會在這個邊界内開始想着怎麼給自己擷取更多的權力更多的利益。

當然孩子在哭鬧的過程中,父母也要做好孩子的情緒處理。

我們常說的,溫柔而堅定。

相信孩子會在我們穩定的邊界内,自由向上!

孩子愛看電視停不下來?來試試這一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