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車市再遇“寒冬”,車企停産惹的禍?真正的原因你們想不到!

車市再遇“寒冬”,車企停産惹的禍?真正的原因你們想不到!

想想上一次車市寒冬,還要追溯到2020年疫情最嚴重的時候,當時經銷商庫存預警值超過了60%,不過随着國家的管控,車市開始慢慢回暖,但最近一段時間,根據乘聯會提供的資料來看,車市寒冬再次來臨了。

車市再遇“寒冬”,車企停産惹的禍?真正的原因你們想不到!

本月的11~17日,乘用車零售同比下降39%,乘用車批發同比下降51%,除此之外,根據最新一期“中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調查”顯示(中國汽車流通協會釋出),今年3月份中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已經達到了63.6%,據PMI編制原理來看,50%作為一條枯榮線,如果庫存預警值超過50%以上,則預示着經銷商庫存過高、市場需求變低,那麼經銷商的經營壓力和風險會就會随之變大,這是汽車市場經濟枯萎的現象,反之則視為正常,市場在繁榮生長。

那麼你們知道這些資料意味着什麼嗎?

說白一點,這就意味着人們買車的欲望越來越低了,當然,這和疫情有一定的關系,但又不全都是它的原因,畢竟近段時間爆發疫情的地方也就隻有那麼幾處,許多車企停産的廠房也都集中在疫情爆發的城市,其餘城市幾乎不受影響,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經銷商賣不動的現狀的呢?

車市再遇“寒冬”,車企停産惹的禍?真正的原因你們想不到!

說原因之前,我再提醒一句,車企停産并不可怕,因為隻要有市場,汽車經濟複蘇也隻是時間問題,但根據乘聯會2022年國内狹義乘用車市場的零售情況來看,市場仍然是呈下降趨勢的(今年1月零售銷量209.2萬輛,同比下降了4.4%),同年2月,又環比下降了39.9%,同年3月,同比下降10.5%,從這組銷量資料來看,從2022年開始,汽車市場就一直處于低迷狀态,也就是說現在的市場是舉步維艱的,經銷商根本賣不動。

造成經銷商賣不動的原因有以下二點:

疫情影響

根據威爾森監測提供的資料來看,在疫情爆發之前,2020年第一季度全國新增網點約為1185家,但是在1月份受疫情影響之後,全國停止營業的經銷店便達到了1651家,造成了停業>新增,跌幅達到了28.2%。由此可以看出,在疫情最開始爆發的時候,就已經導緻許多經銷商歇業了。雖然後續車市逐漸回暖,但是随着這次災難的出現,許多消費者其實已經轉變了消費觀念,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國際貿易研究部主任趙萍表示:“疫情使人們的消費更趨理性!”

車市再遇“寒冬”,車企停産惹的禍?真正的原因你們想不到!

汽車和油價價格上漲

随着新能源汽車原材料的上漲,新能源汽車近段時間也迎來了一波集體漲價,像我們所熟知的特斯拉、比亞迪、理想ONE、小鵬旗下的車型均有上漲的趨勢,不僅如此,就連燃油車的價格也跟着迎來了上漲,其中燃油車領域中的代表,寶馬和奔馳在其中起到了帶頭作用。不僅如此,再加上新能源汽車福利政策的收緊,這其中帶來的連鎖反應,直接導緻消費者們降低了購買欲望。

車市再遇“寒冬”,車企停産惹的禍?真正的原因你們想不到!

綜上所述,車市的寒冬已經悄然來臨,那麼接下來,就看各位車企們應該如何應對了。

“圖檔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系作者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