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疫情下的網課,讓孩子喘不過氣,該怎麼幫助他呢?

疫情下的網課,讓孩子喘不過氣,該怎麼幫助他呢?

小韋,高三學生,因為新型肺炎的爆發,不能如期上學,已經在家上了近兩個月的網課。

在上學期,學習氛圍很緊張,作業也很多,小韋覺得自己還算能适應。他班上有同學被診斷患有抑郁症、焦慮症,需要服藥和定期治療,不能正常地上課。

比起他們,小韋覺得自己的心理素質還算較強大。小韋學習成績中上,他對自己的要求不低,希望在最後的階段加倍努力,多複習再沖刺,讓成績再上一個台階,考上理想大學。

疫情下的網課,讓孩子喘不過氣,該怎麼幫助他呢?

疫情下,連續上了兩個月網課,學習進度很不如意,小韋感到煩躁和吃不消。每天早上六點多起來,從早讀開始一天的學習,到傍晚結束時,整個身體就非常僵硬,發酸發痛。老師布置的作業量非常多,下課後就是做作業的世界,小韋都很認真的去做,一直做到夜裡,頭腦是緊繃着的。這樣的情況,他自身的學習計劃根本無法開展。

好幾個晚上,小韋感到眼睛痛得厲害,頭部眩暈。如今,學習效率大大下降,心裡煩躁得很,上課時經常聽不進去,做作業時也感到抗拒,小韋想克制,卻做得越來越慢,他很着急,這樣下去怎樣能成功聯考啊!

小韋的情況不是個例,像他這樣情況的學生在逐漸增多。類似的情況在網上吐槽的,及求助心理咨詢的情況不少。

疫情下的網課,讓孩子喘不過氣,該怎麼幫助他呢?

面對國内防疫形勢,及國際上的緊張局勢,對于一個孩子來說,既需要消化疫情帶來的負面情緒,同時需要精力迅速進入學習沖刺狀态,可能會産生恐懼不安、緊張焦慮、壓力大等感受。

當課堂搬到了居家,作業量增加了不少,也會造成不習慣、不适應。同時失去了與同齡人直接交流機會、戶外運動的舒展機會,這些複雜的因素造成了身心反應,也是可以了解的。如果孩子本身是對自己要求挺高的,就會感到很大的落差,産生了較大的負面情緒,不懂得如何排解。

首先,需要放下的,是完美的計劃和要求。

三個月之前,誰也不會想到有如此聲勢浩大的疫情,導緻全民的計劃被打亂。是以,人生本來就有很多時候,體驗到無常,體驗到不完美,體驗到做好的計劃需要去靈活調整。

而當下心理出現了壓力、恐懼、緊張,影響到學習,這就是一個提醒,當下最重要的是調整内心,好讓自己恢複力量繼續奮鬥,而不再是強行實作學習計劃的時候了。

疫情下的網課,讓孩子喘不過氣,該怎麼幫助他呢?

對此,我有五個建議:

一、可以去找家長和好朋友,去傾訴心聲,

把内心的想法、感受、遇到的困難說出來,讓情緒得以釋放,也能得到了解、建議和幫助。

二、重新調整計劃,放下過去的要求。

比如過去是所有作業都一律認真完成,當下就需要調整,分輕重,有些需要放棄,減輕負擔和壓力,必要時可與老師溝通。過去計劃一天要背多少單詞、做多少卷子的,以調整到目前能完成的速度。當聽不進課,就允許自己休息一下,讓身心稍作放松再繼續。

三、做一些能滋養心靈的事情。

很多人覺得高三學習那麼緊張,肯定是一切時間都用在學習上啦!事實上,不少同學向我回報,那樣反而學習效率不高。因為,全方位的學習安排,讓人感到很累,而為了獲得好成績,會強迫自己堅持,學習就會變得痛苦。

人性是“追求快樂,逃避痛苦”的,如果學習越來越痛苦,心裡就越來越抗拒和逃避。是以我建議,不要放棄自己内心的愛好和追求,及做一些開心和舒服的事情,比如去散散步、與寵物玩耍一下,打一下球,這樣,與學習就形成了一松一弛的關系,能達成心理的平衡。

四、照顧好身體。

像小韋那樣,眼睛疼和眩暈,就是身體發出休息和調整作息的信号。本來上網課就容易用眼過度,更需要妥善的安排。而身體的不舒服,也會導緻負面情緒的加重。是以,聽從身體發出的信号,愛護好身體,是能夠好好學習的大前提。

五、當産生了緊張煩躁等負面情緒,不要一味去壓抑和克制。

可以用一些技巧去釋放這些情緒,比如把情緒感受寫下來,或者以繪畫形式表達出來等等。如果自己無法處理,建議求助于專業心理咨詢進行更有效地處理。

疫情下的網課,讓孩子喘不過氣,該怎麼幫助他呢?

當未成年人遭遇到疫情的突發狀況,并同時需通過網絡去完成學習任務,這可能是個挑戰,同時也是一個學習的機會,怎樣處理情緒,怎樣應變,讓内在的心理狀态不去影響外在的學習狀态,也是疫情下的另一門功課吧。

本期專家:聽說吧心理咨詢中心主任心理咨詢師、國家婚姻咨詢師——鄭啟涓

疫情下的網課,讓孩子喘不過氣,該怎麼幫助他呢?

鄭啟涓

主任咨詢師

聽說吧心理咨詢中心主任咨詢師

·廣東省心理衛生協會心理咨詢師專業委員會會員

·國家婚姻咨詢師

·國家家庭教育指導師

·兒童心理指導師

·進階催眠師

·心靈療愈師

·廣東省婦聯"維權服務站"心理顧問

·廣東省心理學學會會員

·精神分析專業委員會會員

·廣州市廣播電台情感欄目特邀心理顧問

·廣州基督教女青年會指定心理顧問

·《羊城晚報》、《羊城地鐵報》、《現代育兒周刊》、《都市人·成長》邀請心理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