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什麼樣的家長容易讓老師“反感”?老師不會明說,家長要心裡有數

什麼樣的家長容易讓老師“反感”?老師不會明說,家長要心裡有數

孩子上學後,家長免不了要和老師打交道。在這其中,肯定會有一些老師讓家長覺得不舒服,背地裡暗暗吐槽。

同樣,對于老師來說,有一些家長也讓他們很頭疼,一看到就想躲着遠遠的。

朋友是國中老師,今年剛接了一個初一的新班,這幾天她的手機都快炸了,每天都接到一堆家長的短息,有的是和老師正常溝通,有的則是各種讓人哭笑不得的“奇怪”要求。

朋友無奈地和我說,當老師這麼多年,什麼樣的“奇葩”家長都見過,雖然說職業道德要求老師要對家長一視同仁,但說實話,有的家長真的讓老師頭大,巴不得離得遠遠的。

什麼樣的家長容易讓老師“反感”?老師不會明說,家長要心裡有數

1、把老師當“仆人”的家長

“真有家長把老師當成‘仆人’,對老師各種指揮的。而且數量還不少呢!”聽到朋友這麼說,我真是吓了一跳。

“老師,麻煩每節課下課的時候讓***喝點水!”

“老師,你盯着點兒***,讓他自習課寫完作業。”

“***今天中午吃了多少飯?他怎麼又沒吃完,老師你得看着他呀!”

......

朋友每天收到這樣的短信都感到非常無奈,按理說國中孩子應該有足夠的自理能力了,但是很多家長依舊喜歡隔空指揮老師好好關照自家娃。

什麼樣的家長容易讓老師“反感”?老師不會明說,家長要心裡有數

從幼稚園到高中,幾乎所有的老師都特别怕這種家長,一天到晚給你發各種短信讓你照顧自家孩子,對你提出各種莫名其妙的要求。

之前看過一個奇葩的聊天記錄截圖,孩子媽媽不但要求老師給孩子的飯裡面按時按量放芝麻,還要求老師将孩子吃飯的全過程錄視訊。

什麼樣的家長容易讓老師“反感”?老師不會明說,家長要心裡有數

這類家長,不僅會指揮老師管理自家娃,還特别喜歡幹涉老師的日常教學。

一會兒嫌作業多了,一會兒嫌老師不嚴厲,一會兒嫌教學進度和别的班級不一樣,一會兒嫌老師今天上課沒有提問自家孩子......

總之,不管老師做什麼,怎麼做,他都覺得不滿意。不僅如此,這類家長往往性格比較極端,隻要老師做得不滿意,立刻就會回怼老師,讓老師苦不堪言。

什麼樣的家長容易讓老師“反感”?老師不會明說,家長要心裡有數

2、“隐身術”的家長

把孩子往學校一丢,家長就“隐身”,這類家長讓老師很無奈。

“我家孩子以後就交給您了”,“隐身”家長認為孩子上學後,教育就是老師和學校的問題了,如果孩子有問題,是老師應該負責的,而不是家長。

是以孩子上學後,家長馬上就消失不見了。每天不是加班,就是出差,總之就是沒時間。

朋友無奈地說,這種家長你發脾氣還發不起來,他們态度總是特别好,不管你說什麼他都會說好,然後在談話的最後補充一句“老師,我家孩子你随便處置,總之就靠您了,您多費費心。”

一句話就讓你無話可說。

孩子是家庭和學校共同教育的結果,隻有老師使勁兒,家長卻做甩手掌櫃,老師隻會感到有心無力,最終慢慢放棄。

什麼樣的家長容易讓老師“反感”?老師不會明說,家長要心裡有數

3、行動力有問題的家長

有的家長态度特别好,每次都答應得好好,但是從來都不執行,這類家長也讓老師很頭疼。

朋友就遇到過這種家長,和媽媽認真談了孩子的問題,并且非常詳細地指出了家長需要配合的地方,希望兩邊一同努力,把孩子推上去。

結果孩子每天的家庭作業照樣不完成,要求背誦的内容還是當成耳旁風,每天老師單獨留給他的計算練習依舊是亂寫一通應付了事。

朋友聯系了孩子媽媽,結果孩子媽媽說“我說他了呀,他不聽,我也沒有辦法啊!”

深深的無力感讓朋友無言以對。

基礎教育品質監測中心副主任胡平平說:“國際上和我們都做過學生分數的檢測,影響它的因素第一個是學生家庭和本人,我們把它們統稱為個體差異,占60%到65%的份額,這是左右分數最大的因素。第二個是區域生态和氛圍,以及區域給教育提供的支援,占20%到25%左右;第三個才是學校,影響隻占10%到15%。”

遇到沒有行動力,沒有方法,不能配合的家長,老師再給力也是白費。

什麼樣的家長容易讓老師“反感”?老師不會明說,家長要心裡有數

家長和老師的交流深深地影響着老師和孩子之間的關系。

那些尊重老師,能積極配合老師工作,執行力強的家長,老師自然而然地就會對你的孩子更上心。是以,想讓老師多關注自家娃,不是送多少禮決定的,而是你在老師心中就是一個靠譜的,值得信賴的搭檔。

尊重認可老師

不要對老師指手畫腳,更不要在孩子面前吐糟老師。

要對老師的幫助和指導予以肯定,表達出積極配合的态度。

什麼樣的家長容易讓老師“反感”?老師不會明說,家長要心裡有數

給予積極的支援和配合

對老師的教學工作積極配合。特别是老師需要家長配合的家庭教育,家長務必要跟上,完成,要學會和老師打配合,才能保證孩子得到快速地成長。

積極的溝通

既不要做“話痨家長”,也不要做“消失的家長”。

可以保持一個月一溝通的頻率,了解孩子在學校的情況,也及時回饋孩子在家的學習狀态。有希望老師關注的,就要分享具體的情況,而不是籠統含糊的表達。

什麼樣的家長容易讓老師“反感”?老師不會明說,家長要心裡有數

一個優秀的孩子,是家庭和學校共同托舉的結果。

老師和孩子都很努力的同時,家長也一定不要拖後腿,而是積極打配合,實作家校共育,在孩子的成長助上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