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陪孩子寫作業氣死了?你也是這樣的“快點+挑錯”的家長嗎?

“快點起床啦,你又要遲到了。”

”你作業做完了嗎?”

…………

小任是一個10歲的男孩,已經上四年級,早上鬧鈴一響,就被媽媽催促快點起床,穿衣服被媽媽嫌棄,扣扣子的方法不對。吃早餐被媽媽嫌棄吃得慢,放學一進門屁股沒坐熱,又問作業寫完了嗎?

陪孩子寫作業氣死了?你也是這樣的“快點+挑錯”的家長嗎?

(圖檔來源網絡,侵删)

小任很煩媽媽的行為,于是,就跟媽媽對着幹,早晨媽媽叫他起床,他就賴着不想起,吃早飯媽媽嫌他吃得越慢,他越拖拖拉拉,簡直要把媽媽氣死。

生活中,這樣相愛相殺的親子關系比比皆是。您是不是也是這樣的媽媽?您是不是,也像小任媽媽一樣,說話着急,常常催孩子快點快點,做事,常常挑孩子的錯?

小任,為什麼讨厭媽媽的行為?因為媽媽希望他能做到,正常孩子能完成的任務。但是,很多父母心目中的正常孩子是什麼樣的呢?

其實,很多父母認為,正常的孩子鬧鐘一響就會自覺起床,壓根兒不會賴床;吃早飯也無須自己費心哄喂,孩子能很順利地把早飯吃完。

但現實中,自家孩子在鬧鐘響起後,往往會賴床,有時候還伴有起床氣,吃飯慢吞吞,做作業拖拖拉拉。

父母認為正常的孩子在課堂上能認真聽講,不開小差;現實中的孩子到了學校,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是常事,臨近中午下課,心思放在午飯上。

每天和孩子鬥智鬥勇,在博弈和争吵中度過,是以,現在的父母感歎:孩子一上學,陪個作業,不僅血壓升高,手掌也很容易拍斷。

陪孩子寫作業氣死了?你也是這樣的“快點+挑錯”的家長嗎?

(圖檔來源網絡,侵删)

@寶媽用妙招,心理學研究認為,父母之是以如此焦慮和情緒不可控,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父母心目中存在這樣一個“正常的孩子”,自己的孩子和這個“正常的孩子”相比,處于很落後、很有問題的境地。是以,父母就焦慮、恐慌,想盡一切方法希望孩子走上“正常”的發展道路。

其實,父母看不慣的行為,恰恰是非常正常的現象。孩子的問題,大部分都是父母的問題,要改變這種循環,就要從自己改變認知開始。

在孩子成長這條路上,要遵從人性,信任孩子,給他(她)試錯的機會。大部分人,用成年人的标準要求孩子。在孩子的認知裡,他看不懂成年人的世界。這需要父母多點耐性,給孩子探索認知,不斷試錯,他才意識到,怎樣做是對,怎麼做是錯了。

在孩子成長路上,家長可以降低期望,避免情緒焦慮,傷身體。因為孩子成長,就是問題不斷,麻煩不斷,一切平常心對待,有問題恰恰是正常的,沒問題恰恰是不正常的。隻有這樣才能避免負面情緒,傷害自己,傷害孩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