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日産也将用上雷射雷達!日系車企不再保守?

日産也将用上雷射雷達!日系車企不再保守?

說起自動駕駛,大家第一時間總是很難想到日系車。

畢竟相比卷進“雷射雷達之戰”的中國品牌和靠“純視覺”炫技的特斯拉,豐田、本田、日産三大日系車企對自動駕駛的态度都較為謹慎。

但今天,日産宣布将利用下一代雷射雷達技術來實作輔助駕駛功能,也跟上了技術的潮流。究竟日産又将拿出什麼招數來應對内卷?

日産也将用上雷射雷達!日系車企不再保守?

2019年,一向敢怒敢言的馬斯克曾公開表示“隻有傻瓜才會用雷射雷達”,自此引發了關于“雷射雷達派”和“純視覺派”兩大技術路線的紛争。

在當時,日産就率先站隊特斯拉,表示将堅持使用雷達和攝像頭,避免使用雷射雷達和其他光傳感器。

是以同年釋出的ProPILOT輔助駕駛系統采用的是攝像頭+毫米波雷達+超音波雷達的技術方案。

日産也将用上雷射雷達!日系車企不再保守?

ProPILOT系統組成

為什麼不用雷射雷達?對日産來說,最根本的原因是太費錢了。

作為參考,筆者曾在2019年探訪某知名自動駕駛公司,負責人就透露該公司在2017年購買的Velodyne雷射雷達(32線)單價就高達二十多萬人民币(4萬美元左右)。

即便是來到2019年,單價跌到十幾萬人民币,還是價格不菲,更别将其談搭載在大規模量産的平民化車型上。

日産也将用上雷射雷達!日系車企不再保守?

Velodyne 32線雷射雷達(舊款)

近一兩年來,伴随着華為、大疆等國内外企業湧入雷射雷達的賽道,成本逐漸下降,技術也有多突破。

另一方面,自動駕駛安全事故頻發,人們對輔助駕駛安全性要求越來越高。現在大部分的車企開始加入“雷射雷達派”,日産也不例外。

特斯拉此前發生過數次因無法識别被測物體而導緻的意外事故,主要原因就是毫米波雷達無别識别停止路上的靜止物體,隻能直沖沖地撞向障礙物。

日産也将用上雷射雷達!日系車企不再保守?

圖檔來源于網絡

理想汽車CEO李想就曾在表示:“目前攝像頭+毫米波雷達的組合像青蛙的眼睛,對于動态物體判斷還好,對于非标準的靜态物體幾乎無能。“

有了雷射雷達就不一樣了,雷射雷達通過發射光束,探測周圍物體的距離,準确擷取三維資訊,探測範圍廣、分辨率高、抗幹擾能力強。這些都是毫米波雷達所不能比拟的優勢。

是以,為了進一步提高安全性,行業内逐漸形成雷射雷達+毫米波雷達+攝像頭等組成備援的多傳感器融合方案。這些傳感器互為補充,相輔相成,發揮各自的優勢。

問題來了,在搭載雷射雷達後,日産這套輔助駕駛系統有什麼特别之處?

答案是“道路實況感覺”。

所謂的實況感覺就是車輛根據雷射雷達、雷達和攝像頭所感覺到的三維實時資訊,瞬間分析目前狀況進行判斷,并自動執行避免碰撞的操作。

同時,該技術還能探測遠處的減速車流和道路障礙,自動完成車道變更。

日産也将用上雷射雷達!日系車企不再保守?

日産輔助駕駛系統構成

舉個例子,目前方車輛在倒車,這時後方車輛選擇換道避讓,但當突然有人在路中出現時,車輛會緊急制動。

這很大程度歸功于車頂上的一個Luminar雷射雷達,就像擁有了一雙看得更高更遠的眼睛,識别物體時系統也會更加精準、高效。

日産也将用上雷射雷達!日系車企不再保守?

搭載在日産上的Luminar新一代雷射雷達

其垂直視角大于25度,角度分辨率的精準率達到0.05度以下,最大探測距離為300米,相當于現有雷射雷達探測距離整體水準的2倍。

從測距範圍和垂直視角等标準來看,日産采用的Luminar新一代雷射雷達比搭載在蔚來ET7、理想L9、小鵬G9等車型上的雷射雷達都要先進。

日産也将用上雷射雷達!日系車企不再保守?

但日産的這套技術還未達到量産上車的階段,隻是計劃在2020年代中期完成道路實況感覺技術的開發工作,并率先應用到部分新車上。

直到2030财年,日産會将該技術應用于全部新車,屆時雷射雷達成本也将大幅下降。

如今,行業技術猶如摩爾定律般快速疊代,特别中國和德國等已有車企陸續推出搭載雷射雷達的車型,甚至長城旗下的沙龍汽車還喊出“4顆(雷射雷達)以下,别說話”的豪言壯語。

從如今的2022年到2030年算起,日産仍有8年左右的時間差。在這段時間内,該如何保持核心競争力?這是擺在日産眼前的課題。

其實僅僅在2個星期前,日産還舉辦一場固态電池說明會。同樣地,兩者都是向大衆展示幾年後才量産的技術,正式問世的時間節點分别是2028年(固态電池)、2030年。

如果與國内熱鬧的“造車兵團”比較起來,日産這兩個時間未免有些遲。而放眼日系車企,對于新技術研發、應用抱有謹慎态度的不止日産。

豐田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宣布要研發“交通事故零傷亡”為終極目标的自動駕駛,2016年在矽谷成立了自動駕駛公司,但這些年的技術水準顯然不及同在矽谷的特斯拉。

日産也将用上雷射雷達!日系車企不再保守?

無論是智能化,還是電動化,日系車企似乎都顯得有些遲疑。

一方面是像豐田、日産這樣的傳統車企有着比新勢力更嚴謹、更漫長的研發流程,一方面可能是出于對雷射雷達、固态電池技術尚未完善、成本相對高昂的顧慮。

再者,L3級自動駕駛在很多國家還沒被合法化,L2級自動駕駛對于目前的消費者而言,或許已經夠用。倒不如靜觀其變,循序漸進,更符合日系車企的造車想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