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文藝小分隊到田間地頭演出,既傳承同州梆子也“種文化”

近日,在大荔縣雙泉鎮西野鵲村的一片桃園裡,傳出了“咿呀那一哈……”的同州梆子唱腔,這是大荔縣劇團一支文藝小分隊在演出,果農一邊疏果一邊聽戲,心情愉悅幹活也更有勁頭。

文藝小分隊到田間地頭演出,既傳承同州梆子也“種文化”

一個多月來,大荔縣劇團主動創新文化服務模式,組建的4支文藝小分隊分别走進田間地頭、村頭巷尾,演出近200場次,既傳承了同州梆子也“種下了文化”。

疫情反複影響演出難以進行 創新将戲曲送到田間地頭

近兩年,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演出經常無法按計劃進行,這讓大荔縣劇團團長何滿堂很是發愁。“縣級劇團發展的路子,到底是靠啥?”他一直在思索這個問題,而最近他想出了答案。

文藝小分隊到田間地頭演出,既傳承同州梆子也“種文化”

今年3月,大荔縣劇團打造了“黨旗紅、文旅融”黨建品牌,常态化開展了“鄉村振興種文化”服務工程。

“我們團有30多個同州梆子非遺傳承人。”他說,要把傳承人的作用發揮出來,就要走出去。于是,劇團組建了黨員帶頭的4支文藝小分隊,走進田間地頭、村頭巷尾,給群衆送文化、送演出。

3月16日,4支文藝小分隊分頭走進段家、朝邑、羌白、韋林等鎮,利用群衆在農田勞作的休息時間,給群衆演唱喜聞樂見的同州梆子、歌曲,還表演了舞蹈等,拉開了“種文化”的序幕。

文藝小分隊到田間地頭演出,既傳承同州梆子也“種文化”

4月21日,在羌白鎮寺前村的麥田裡、葡萄園裡,文藝小分隊給秦腔戲曲《夜逃》、《王寶钏》、《都說邊區好》等劇目,赢得了群衆的陣陣掌聲。同時,文藝小分隊還聯合農業、衛生、文化、科技等部門,利用演出進行惠民政策、疫情防控知識宣傳等。

“種文化”要讓群衆當主角 打造農村文化藝術根據地

在“鄉村振興種文化”服務工程開展過程中,文藝小分隊還甘當配角,讓群衆成為文化的主角。

“鄉村振興文化賦能,說到底要用‘培根鑄魂’的信念。”何滿堂說,“我們唱得好不算好,群衆人人都能唱得好才是真的好”,文藝小分隊在田間地頭、村頭巷尾演出時,常邀請愛唱戲的村民參與,“隻有從旁觀者變成參與者,才能讓群衆真正成為主角”。

文藝小分隊在官池鎮王馬村的地頭演出時,老人苗星義從演出人員手中接過闆胡,為演員王團演唱秦腔《血淚仇》伴奏;文藝小分隊走進羌白鎮麥城村時,演員俱婷為村民喬愛紅傳授了表演技藝,随後倆人還一同演唱了《斷橋》選段。

文藝小分隊到田間地頭演出,既傳承同州梆子也“種文化”

唱完後喬愛紅高興地說:“平時隻能在電視上看看戲,學着哼唱兩句,現在文藝小分隊來到我家地頭,還和專業戲曲演員合作唱了一段,心情美得很。”

文藝小分隊演員馮明今年29歲,他說,這段時間和同僚們一起深入田間地頭演出,大家給予的掌聲是給小分隊最大的認可和鼓勵,同時也收到了不少建議,為以後的演出汲取了“營養”,很是受用。

融入時代元素 讓同州梆子煥發新活力

同州梆子也稱老秦腔或東路秦腔,是發祥于大荔(古稱同州)的古老戲曲劇種,以硬木梆子擊節為主要特征,形成于秦,精進于漢,昌明于隋,完整于唐,傳播于明,盛行于清,被譽為中國梆子戲之鼻祖。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文藝小分隊到田間地頭演出,既傳承同州梆子也“種文化”

作為同州梆子國家級非遺傳承人,何滿堂一直在思考,同州梆子雖然有很多經典傳統曲目,但如何在新時代讓它煥發新活力?

“藝術來源于生活,要創新就要賦予它時代的故事和内容。”他說,近年來,劇團就結合當地元素創作了不少同州梆子現代戲,深受群衆歡迎。其中,《黃河岸邊棗花香》以安仁鎮小坡村村支書薛安全帶領村民治理鹽堿地,種植冬棗脫貧緻富的故事為原型進行創作;《三河人家》則把當地的帶把肘子、九品十三花等美食,和猜拳的酒文化等結合起來,激發人們對美食大荔、美麗大荔的向往。

文藝小分隊到田間地頭演出,既傳承同州梆子也“種文化”

對于未來,何滿堂說,以後要繼續把“種文化”這件事做下去,讓同州梆子等傳統文化紮根基層、紮根鄉村,為群衆提供更多喜聞樂見的文藝節目,也從群衆在汲取更多的“營養”,更好地助力鄉村振興。

華商報記者 邢雪雪 編輯 李悅 楊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