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動力】2.2如何培養孩子的生存能力

【動力】2.2如何培養孩子的生存能力

各位愛學習的爸爸媽媽,大家好!

我們先思考一個問題:有兩個裝滿水的杯子,一杯放在平穩的桌面上,另一杯懸空拿着,當懸空的這個杯子放下的時候,會從空中掉下來,産生巨大的力量,有可能會砸傷我們;而放在平穩桌面上的這個杯子,即使放上100年,也産生不了任何力量。

同樣是一杯水,放的位置不一樣,産生的力量就不一樣;就好像我們兩個不同家庭培養出來的孩子,為什麼有的孩子非常有目标、非常有沖勁,而有的孩子則基本上處于“死豬不怕開水燙”的狀态,自私懶惰,完全沒有責任感,借用中國的古話來講,就是“安則靜,危則動”。

“安則靜”,“安”是平安的安;“靜”是安靜的靜,意思就是平安就很靜,就沒有力量,但是危險就很有力量。

“危則動”,當我們把這個杯子放在很安全的地方,杯子是沒有力量的,但我們把它放在一個很危險的地方,這個杯子就會産生巨大的力量。

這句話用來培養孩子也非常的适合。

今天很多孩子目光呆滞,是因為他處的環境非常安全,他沒有生存危機的意識;而有的孩子則非常有目标,因為這個孩子内心中充滿着危機意識,他就會變得非常有力量!

如何把一群羊養得很好?有人出主意說在羊圈裡加上最好的飼料,有人出建議說給這個羊圈裡鋪上最好的草,讓羊很好的休息,但是飼養羊的主人卻說這樣的羊是很危險的,并不會長得很好,最好的方法是在這個羊圈的遠處放一隻狼,當狼每天都在盯着這群羊的時候,這群羊就會變得非常積極,非常有危機意識。

我們培養孩子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不要無限制的滿足孩子,讓他變得越來越安全,而是打破孩子的舒适區,讓他有危機意識,這樣的孩子就會非常有力量。

調查發現,很多北上廣一線城市的年輕人創業就非常容易成功,最主要得原因其實就是離父母比較遠。無論是多優秀、多有潛力的創業青年,隻要他離開危險的區域,回到父母身邊,基本上就很難完成他的事業目标,因為他的父母會不停地創造各種舒适區,讓他變得越來越安全,而越來越安全,就會越來越失去危機和鬥志,鬥志被磨滅了,基本上就很難成就他的事業。

是以,擺在我們父母面前的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必須要培養孩子的生存能力!

那該如何培養孩子的生存能力?

第一點就是要學會放手,讓孩子獨立;

第二點就是要延遲滿足,讓孩子足夠的珍惜。

第一點:學會放手。教育孩子的重要過程其實就是一個分離的過程。

孩子在母體裡,跟母親是合二為一的,孩子逐漸長大就是逐漸遠離,父母要做的事就是逐漸放手的過程。但是,現在焦慮的父母是反過來的,0到6歲都不太管,放的很遠,有好多都交給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帶,但是越到國小讀書階段,越到國中和高中階段管的卻越來越嚴、越來越放不了手。

是以,今天的孩子生存能力是非常弱的,大家在報紙上網絡上經常可以看到很多孩子上了大學還不會洗衣服,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等等,這看似是個非常笑話的行為,其實是很多父母非常焦慮帶來的結果。

有一本書寫了一個故事,說的是一個南韓的母親,被醫院檢查出得了胃癌晚期,得知自己大概還有半年的時間,這個媽媽非常的痛苦。

回家看到她五歲的孩子,就在想:我離開了,我的孩子怎麼辦?如果他的爸爸給他找了個後媽,這個孩子是不是就非常的悲慘?那一刻,她想明白一個事:我已經不能再給我的孩子幫助了,我必須要培養我孩子的獨立能力,因為我的時間隻有半年,我必須在半年時間内放手,讓孩子學會照顧自己。

半年之後,當這個媽媽到醫院裡複查的時候發現沒有什麼事,原來是一場誤診。

這件事情讓這個媽媽産生了豐富的思考,她發現孩子真正的優秀其實是從離開母親開始的,當母親放手的那刻,才是孩子真正獨立和成長的那一刻!

今天很多父母說:我的孩子對我已經形成了嚴重的依賴,該怎麼辦?

是以,她從以前的天天管孩子,甚至替代的模式,變成了一定要讓孩子學會!因為這種思維模式的轉變,他的孩子在半年時間内就學會了洗衣服、做飯等,具有了很強的生活能力,變得獨立自主,變得更加自信!

各位父母,請你思考一下,你教孩子,是讓孩子形成依賴?還是讓孩子學會?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培養思路。

打個比方,比如說師傅要教會徒弟一件事情,大概要經過幾個步驟:

第一步:師傅自己做一遍給徒弟看;

第二步:把這個做的動作進行拆解和分解,詳細的講述每一步的動作;

第三步:讓徒弟親自操作,動作不會或者不熟練,師傅手把手的教;

第四步:徒弟自己來做,師傅在旁邊給予指點,讓徒弟不斷修正,直到能獨立操作為止。

大概需要經過這四個步驟。

比如說媽媽要教會孩子洗衣服,這四個步驟裡面:

第一步:媽媽先洗給孩子看;

第二步:媽媽要把洗衣服的動作分解給孩子看,并給孩子講解每個動作;

第三步:讓孩子去洗,這期間孩子會犯很多的錯誤;

第四步:媽媽給孩子指點錯誤,總結經驗,讓孩子提升技能,獨立操作。

各位父母思考一下,你的孩子為什麼不會洗衣服?為什麼不能獨立?比如說:

第一步:你有耐心洗給孩子看嗎?

第二步:你會把每個動作拆解開,給孩子講一遍嗎?

第三步:你有耐心看着孩子犯錯誤,并且忍受他犯錯誤的過程嗎?

第四步:你還會再次指點孩子嗎?

我想對一個情緒非常急躁、焦慮的母親,這四個步驟基本上是做不到的!這些父母的處理方式基本上就是自己做更簡單、更爽快,一步步教會孩子反而更麻煩。

是以,在這個世界上,自己會做和培養别人會做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事情,而大部分能力越強的人,他越加培養不出優秀的人才,就是因為培養人是需要耐心的,而自己做隻要發揮自己的能力就行了。

中國古代講“強将手下無弱兵”,其實我現在看到的現象卻是“強将手下全是弱兵”!因為一個能力很強的人,是無法容忍别人從0到1,從不斷犯錯誤到會的過程中所經曆的漫長等待,是以他基本上不會培養出自信而獨立的孩子。

一個孩子對父母形成依賴,也是因為父母從小到大替代或幹涉孩子的事情太多,而不是學會放手,而今天的父母必須學會放手!

在父母的幫助下,你的孩子考試考90分,這是代表父母的水準,而你孩子的實際水準是40分!在你放手之後,他肯定要變回40分,這40分才是你孩子的真實水準。你想讓孩子獨立完成,你就必須要放手,放手之後,你就要忍受你的孩子跌成40分,他有可能會處于癱瘓的狀态。

這時候父母很着急,一看孩子成績下滑了,選擇的方式有兩種:

一種:又把孩子扶起來了,然後又繼續以前的替代模式;

真正有水準的方式是靜下心來,等待孩子從40分到41分、42分,逐漸成長成90分。盡管這90分和前面的90分,得分是一樣的,但一個是依賴父母的90分,一個是靠孩子自己努力得到的90分,這兩個是天壤之别的!

第二點就是要延遲滿足,讓孩子足夠的珍惜!

猶太人講财富的秘訣,其實就是延遲滿足!

因為這些有錢的人當年其實都是普通人,普通人和窮人都得了1萬塊錢,普通人就是想辦法把1萬塊趕快花掉,然後去吃、去喝、去買一堆禮物,享受生活等等,但是優秀的人就是先學會讓錢生錢的本事,把1萬塊變成100萬,延遲一年、兩年之後,最後再去消費100萬裡面的1萬塊,最後他就變成了富人。

是以,窮和富之間最本質的差別是富人懂得延遲滿足,而窮人等不及。

孩子非常有忍耐力和非常急切的想得到,就決定了他在未來社會上層次的差别。

比如說同樣是爬黃山:

一種方式是坐纜車;

孩子被送到了山頂,因為坐纜車很容易得到,是以當他到達山頂之後,并沒有很強烈的感覺,隻是說:哎呀,黃山果然很高這樣的感慨。

但另一個孩子是從山腳下,自己一步一步爬了三個小時,最後才爬到了黃山的頂峰;到達黃山頂峰的時候,他的感慨是:果然是“會當淩絕頂、一覽衆山小”,或者是“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的感慨。

為什麼同樣是站在山頂,感受卻不一樣呢?因為一種得到太容易,一種得到不容易。

今天很多孩子對一切失去了敬畏,就是因為他得到太容易了。

我身邊有個政府上司的高官,有一次聽完我的課之後,就連拍大腿說:這是真的,我原來一直不知道我的孩子為什麼沒有動力,聽了你的課,我才了解。

原來孩子的親舅舅是省委的一個高官。為了讓孩子将來有所依靠,他經常帶着孩子去見舅舅,并跟孩子講:你看舅舅這麼有能力,你将來可以靠舅舅等等。因為給了孩子太多的安全感,是以這個孩子在學習上一點鬥志都沒有,更嚴重的事是他舅舅是省級的上司,有一次這孩子見了一個市級的上司,竟然是蠻不在乎的表情,心裡想說:我舅舅是省級高官,你一個市級的算什麼?

各位父母必須要清楚,當有一天你退出這個世界的舞台的時候,你所有的權利、關系和地位,都無法傳承給你的孩子。如果你的孩子是靠自己努力而得到,他的内心中就會充滿敬畏,這樣才會懂得珍惜,才會靠自己的态度去擷取更多的關系和資源,而這樣的關系和資源才是你孩子真正能用的着的!是以,幫孩子的最好方式不是無限的滿足,而是要學會延遲他的滿足!

我自己有一個三歲多的孩子,有一次我給他買了個機器人,規定:小紅星達到十顆,機器人才能給他。結果這孩子總是8顆、6顆,因為經常犯錯誤,小紅星又被扣掉,整個過程持續了快兩個月的時間。

我媽都非常着急,說:你就給他嘛,你看把孩子給想的!但是,我心中堅持一個原則,就是;得到太容易就不會珍惜!是以,我就一直堅守這個原則。

有一次我在外地講課,孩子發視訊過來說:爸爸,我終于得到10顆小紅星了。看樣子特别開心,那一刻他就特别想把這個機器人拆開。我跟他說:恭喜你終于等得到這一刻,你可以打開機器人,但是如果你現在不打開,爸爸從外地回來就再給你帶一個禮物。孩子說:我要打開,我要打開。我說:是的,你可以打開,但是如果你選擇不打開,回來爸爸就可以再送你一個禮物,你可以得到兩個禮物。我明顯感覺到孩子很想得到另外一個禮物,最後他隻好勉強答應了,說:那好吧。

第二天,我到家已經很晚了。第三天一大早,這個孩子就沖到我的床前,大聲喊着:爸爸,爸爸,快幫我打開禮物。那天早上,我給孩子拆開禮物,又送他一個小禮物,孩子内心無比的喜悅,豎起食指和中指,比劃出“耶”的姿勢。這個孩子的興奮和喜悅來自于他得到不容易。

我不希望我的孩子成為普通人,我希望他成為優秀的人,是以我必須要學會延遲他的滿足,讓他足夠的珍惜。

人之是以普通,是因為他的人性的劣根性得到充分的發揮;而人之是以優秀,是因為他懂得避開他人性的劣根,讓自己的優良品質變得越來越強!

教育真正的本質就是在改變人性的劣根性的一面。

我們當下的進步和改變,就會換來與衆不同的孩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