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孩子習慣的培養,大多都是靠着父母的示範和引導

孩子上課愛講話,通常都是幼稚園升國小初期容易出現的問題,其實家裡的小孩上學後,在課堂上随意說話,這是一種正常的現象。很多家長一聽到老師反映孩子在課堂上小毛病不斷,就非常着急,且易給孩子發火,甚至是責罰孩子等。家長的這些做法,很容易傷害與孩子間的信任關系。建議家長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保持寬容之心。

孩子習慣的培養,大多都是靠着父母的示範和引導

作為家長先要搞清楚孩子是什麼原因?如果孩子是氣質特點具有外向、活潑、好動。與老師約定好,孩子如果哪一堂課沒亂講話,老師給予表揚鼓勵,以正面強化孩子上課不亂說話的行為,回家後家長也應該給予表揚。

其次,一個缺少家庭關愛的孩子更需要同學們對他的關注,他不願意做一個被大家忽視的人。可能是每個老師都批評她,故意在課上不認真聽講,老愛說話以示抗議。如果是情感的缺失,家長們就要多花時間陪陪孩子了,每天都應該花一定的時間陪孩子聊聊天,這樣才能夠促進孩子和家長之間的感情。

對于孩子來講隻是要上國小了,需要遵守的規則變得多了,孩子可能會變得不适應,孩子入國小時間不長,他們對于一些規則及周圍環境的變化,并沒有明顯的概念,是以就會導緻老愛講話。但是也需要逐漸地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讓其知道,有些規則是必須要遵守的。學校有學校的紀律,在家裡不能一味地縱容和遷就孩子,因為學校和社會,是不會遷就孩子的,受到傷害的最終還是孩子。

中國古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中國人喜歡說:給孩子上規矩。其實我們更願意說,那叫給孩子“習慣養成”。從古至今,國内國外的教育大家們都說過類似的觀點:教育的核心不隻是傳授知識,而是學會做人。

孩子習慣的培養,大多都是靠着父母的示範和引導

葉聖陶說:教育是什麼?往簡單方面說,隻是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習慣是一個人存放在神經系統的資本,一個人養成好的習慣,一輩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養成一種壞習慣,一輩子都償還不清它的債務。

幼時是培養習慣的最佳時間。幼兒習慣的培養,大多都是靠着父母的示範和引導。孩子就是一塊天然的石頭,是否能雕塑成精美的作品,功夫還在每個家長。怎樣才能幫助孩子養成這些良好的習慣呢?家長可以從以下8個方面做起:

1. 有利的環境

提供固定、安靜、良好的學習環境,讓孩子一踏入這個環境就有氛圍全身心地投入學習。

2. 耐心地引導

告訴孩子原因,讓他們了解為什麼要培養這些習慣。當孩子在落實習慣培養的過程中遇到問題時,耐心地引導他們,不要期望一次成功,耐心多次才可以。

3. 及時地稱贊

當孩子做得好的時候,一定要及時地表揚他們,讓他們知道是哪個具體的行為做得好,值得表揚,增強孩子的自信,促進習慣養成。

4. 良好地示範

父母讓孩子養成的習慣,首先看看自己是否也做到了。身教永遠勝于言傳,有些道理說很多遍,不如自己做一遍。想讓孩子做事情專注一心一意,你就不要一邊看電視一邊做其他事;你想讓孩子遠離在家盡量不做分散孩子注意力、影響孩子學習的事。

孩子習慣的培養,大多都是靠着父母的示範和引導

5. 堅決的态度

培養習慣的過程中,當孩子不配合,或者效果不理想時,父母一定要堅決地表明自己的立場,給孩子界限,知道有些規矩是必須的!

6. 默契地合作

父母首先意見要統一,不要在孩子面前态度分歧,有不同意見私下交流讨論。否則當着孩子的面,會阻礙孩子良好習慣的養成。

7. 制定規則

将習慣落實成具體的規則和計劃去執行。比如放學後有一個明确的學習時間,不随意更改;學習的時候盡量不做其他事情等

8. 增添趣味性

順應孩子的天性,不妨給枯燥的計劃加點趣味性。比如父母和孩子一起比賽、做到可以換取獎勵,做不到就要換取懲罰等等。用遊戲的方式讓孩子更容易接受。

孩子習慣的培養,大多都是靠着父母的示範和引導

不要忽略生活的日常,點點滴滴都是在培養孩子習慣的好時機,多用一些耐心和愛,将幼小的樹苗澆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