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文史英華】蘇東坡:載酒時作淩雲遊‖周德平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

【文史英華】蘇東坡:載酒時作淩雲遊‖周德平
【文史英華】蘇東坡:載酒時作淩雲遊‖周德平

蘇東坡:載酒時作淩雲遊

周德平

蘇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東坡居士。

《嘉定府志》載:“蘇轼,眉山人。嘉祐二年(1057),試禮部,歐陽修得其文,驚喜,語梅聖俞曰:‘願避此人出一頭地。’調福昌簿,修薦應制科,複對制策,入三等。自宋初以來,制策入三等,惟吳育與轼而已。除大理評事,判鳳翔府。英宗朝,除直史館。熙甯(1068—1077)中,言新法,忤王安石,通判杭州,徙密、徐、湖諸州,複坐謗,赴台獄,谪黃州團練副使。神宗朝,手劄移汝州。哲宗立,召為禮部侍郎,尋除翰林學士,兼侍讀。四年,請外,得杭州。六年,召還,轉翰林承旨。請外,知颍州。累轉禮部尚書、端明殿侍讀學士。複請外,知定州。紹聖初,以禦史奏,落職,累貶瓊州别駕。徽宗立,量移近州。還,提舉玉局觀,複朝奉郎。建中靖國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孝宗追谥文忠。”

少年不願萬戶侯,亦不願識韓荊州。

頗願身為漢嘉守,載酒時作淩雲遊。

虛名無用今白首,夢中卻到龍泓口。

……

笑談萬事真何有,一時付與東岩酒。

歸來還受一大錢,好意莫違黃發叟。

蘇轼是中國曆史上幾百年才出一個的大才子,留傳後世的有詩2700餘首、詞300餘首,還有大量散文書畫。他對樂山一往情深,集中展現于這首《送張嘉州》。今天的樂山人自然以此為傲,尤其是1997年眉山地區分設後很長一段時間,仍有意無意地把他視作同鄉,珍視、愛戴、傳揚。

【文史英華】蘇東坡:載酒時作淩雲遊‖周德平

淩雲山東坡樓(周德平 攝)

【文史英華】蘇東坡:載酒時作淩雲遊‖周德平

蘇轼《送張嘉州》詩(周德平 攝)

翻揀史料,蘇轼一生到樂山3次。一是1057年父子三人赴京趕考,乘船路過。二是1059年母親丁憂結束,蘇轼和父親、兄弟循水路出川途徑嘉州,曾登岸遊覽。三是1066年蘇洵去世,兄弟倆扶柩回鄉。丁憂期滿,蘇轼攜再婚新人王閏之遊峨眉,之後取道陸路傳回開封。前兩次,父子三人同行同題賦詩,風格旨趣各異,對照而讀,别有味道。比如,三人都有《初發嘉州》同題詩,蘇洵的:

托家舟航千裡速,心期京國十年還。

烏牛山下水如箭,忽失峨眉枕席間。

蘇轼的:

初發鼓阗阗,西風獵畫旃。

故鄉飄已遠,往意浩無邊。

錦水細不見,蠻江清更鮮。

奔騰過佛腳,曠蕩造平川。

野市有禅客,釣台尋暮煙。

相期定先到,久立水潺潺。

蘇轍的很長,36句:

放舟沫江濱,往意念荊楚。

擊鼓樹兩旗,勢如遠征戍。

紛紛上船人,橹急不容語。

餘生雖江陽,未省至嘉樹。

……

雲有古郭生,此地苦箋注。

區區辨蟲魚,爾雅細分縷。

洗硯去殘墨,遍水如黑霧。

至今江上魚,頂有遺墨處。

……

誰能居深山,永與禽獸伍。

此事誰是非,行行重回顧。

相比之下,父親蘇洵求取功名的壓力甚大、心思沉重,大哥蘇轼則營造出一幅曠蕩悠然的美妙意境,小弟蘇轍呢?滔滔不絕,使勁“吊書袋”,展現學識才華,唯恐被人小視……

登峨眉山的那年(1068)冬天,蘇氏兄弟取道陸路傳回開封,從此再也沒有回來過。但“峨眉山”和故鄉的山水雲月卻一直活躍在蘇轼詩詞中,作為鄉思的代言,作為失意情緒傾吐的角落,作為快意人生的情感承載,随着他人生境遇變化或高昂或低沉或歡快或憂郁,最終成為百轉千回的精神家園,一生相依相随。

1069年春末,蘇轼回到京城。此時政治氣候已發生變化。王安石開始嶄露頭角,推行新政。大批朝廷元老因反對新法,被移離京城。1071年,蘇轼不識時務地上書指斥新法弊端,被貶為杭州通判。路過颍川,拜會老師歐陽修,在其石屏風上題詩一首,傾吐心中蕩激難平之氣:

何人遺公石屏風,上有水墨希微蹤。

不畫長林與巨植,

獨畫峨眉山西雪嶺上萬壽不老之孤松。

崖崩澗裂可望不可到,孤煙落日相溟蒙。

……

古來畫師非俗士,摹寫物象略與詩人同。

願公作詩慰不遇,無使二子含憤泣幽宮。

大約從此始,1071年冬,他拜訪杭州本覺寺住持、老鄉文長老和尚:

萬裡家山一夢中,吳音漸已變兒童。

每逢蜀叟談終日,便覺峨眉翠掃空。

師已忘言真有道,我除搜句百無功。

明年采藥天台去,更欲題詩滿浙東。

峨眉山,又被他賦予了解脫人生之苦的新内涵。

1072年秋,閏之夫人從老家捎來了當年的春茶“峨眉白芽”:

……

我今貧病常苦饑,分無玉碗捧峨眉。

且學公家作茗飲,磚爐石铫行相随。

不用撐腸拄腹文字五千卷,

但願一瓯常及睡足日高時。

雖無名貴茶具,但隻要有一盞“鄉茶”,便會文思飛揚。峨眉山,又成為他的靈感之源。

1073年春,蘇轼到杭州法惠寺遊覽:

……

春來故國歸無期,人言悲秋春更悲。

已泛平湖思濯錦,更看橫翠憶峨眉。

雕欄能得幾時好,不獨憑欄人欲老。

百年興廢更堪哀,懸知草莽化池台。

遊人尋我舊遊處,但覓吳山橫處來。

這份鄉思,像高聳入雲的峨眉山那樣堅實深沉,充滿滄桑感,擡眼“便見”。

1074年春,蘇轼調任山東密州知州。心境已平和許多,有首小詩作于1075年:

長安自不遠,蜀客苦思歸。

莫教名障日,喚作小峨眉。

眼前的障日峰啊,請允許我喚你一聲小峨眉吧,以慰我這遊子的漂泊之苦。

1076年,王安石退休,蘇轼心情好了許多,興奮地寫下一詩寄給眉州知州黎錞:

膠西高處望西川,應在孤雲落照邊。

瓦屋寒堆春後雪,峨眉翠掃雨餘天。

治經方笑春秋學,好士今無六一賢。

且待淵明賦歸去,共将詩酒趁流年。

他邀約黎錞,哪天不當官了,咱哥倆一定要在故鄉要在詩酒中共度流年。黎錞,四川渠江人,著有《春秋經解》。

1079年3月,蘇轼接到調任湖州的指令,想到雖然王安石已離任,但朝廷仍是“新進”小人當道,自己仍是落拓江湖,難免有些憤懑不平,無處發洩,就和杭州法惠寺那座白色假山較起勁來:

君不見峨眉山西雪千裡,

北望成都如井底。

春風百日吹不消,五月行人如凍蟻。

紛紛市人争奪中,誰信言公似贊公。

人間熱鬧無處洗,故向西齋作雪峰。

我夢扁舟入吳越,長廊靜院燈如月。

開門不見人與牛,惟見空庭滿山雪。

那座白雪般的假山算什麼,我家鄉銀裝素裹的峨眉山那才是值得誇耀的,那才是佛經所說能消除一切煩惱的清涼世界。諸如此類的情緒宣洩牢騷,不僅進了詩,而且寫進了奏章,最終惹惱了那些“新貴”,釀成了“烏台詩案”:1079年7月28日,蘇轼以“诋毀朝廷,诽謗聖人”之名被捕,直到12月29日才被赦免,期間牽連39人,包括司馬光、蘇轍等。禦史台監獄出來後,蘇轼貶谪黃州勞動改造。1084年3月,調任河南汝州團練副使,仍“不得簽書公事”。即将啟程,寫下一首詞:

歸去來兮,吾歸何處?萬裡家在岷峨。百年強半,來日苦無多。坐見黃州再閏,兒童盡,楚語吳歌。山中友,雞豚社酒,相勸老東坡。雲何當此去?人生底事,來往如梭,待閑看秋風,洛水清波。好在堂前細柳,應念我,莫剪柔柯。仍傳語,江南父老,時與曬漁蓑。

詞起筆便是無奈漂泊的苦澀凄楚,但峨眉山仍為他撐起一片爽朗豪放的天空。

1085年,年幼的宋哲宗即位,高太後垂簾聽政,恢複舊法,蘇轼似乎是熬出了頭,1087年以翰林學士知制诰兼侍讀。但跻身朝廷中樞後,面對複雜的人事關系、官場的勾心鬥角,蘇轼才懂了這一切“其實非我所願”,心緒愁煩,渴求外放。這段時間,隻幾首送别詩裡有峨眉意象。1089年,在高太後的關照下,蘇轼得償所願,以龍圖閣大學士兼任杭州太守,疏浚西湖,構築“蘇堤”,赈濟災民,辦了許多實事,百姓交口稱贊,他自我感覺不錯,詩作也豪放而舒暢,那首著名的《送張嘉州》即作于此時。“頗願身為漢嘉守,載酒時作淩雲遊”,蘇轼心目中的快意人生也需要通過“漢嘉山水”來承載啊!

1091年,蘇轼被召回朝。不久後因為政見不合,先後調任颍州、揚州知州。1092年8月,蘇轼以兵部尚書召還,其部分政見被高太後采納施行,心情輕松愉悅,寫下7首《送運判朱朝奉入蜀》:

霭霭青城雲,娟娟峨眉月。

随我西北來,照我光不滅。

我在塵土中,白雲呼我還。

我遊江湖上,明月濕我衣。

岷峨天一方,雲月在我側。

謂是山中人,相望了不隔。

……

全詩節奏輕快,故鄉的山水雲月反複出現,形成密集的鄉思鼓點,連綿切切,動人肺腑。

1093年秋,高太後病故,新黨卷土重來。蘇轼的厄運再次降臨,出知定州,又貶居惠州。前往惠州,過江西南康,作《南康望湖亭》:

八月渡長湖,蕭條萬象疏。

秋風片帆急,暮霭一山孤。

許國心猶在,康時術已虛。

岷峨家萬裡,投老得歸無?

報國之志、匡時之術,皆無從施展。年屆六旬,還遠谪異鄉,不知到何時才能重返峨眉山下的家園?“峨眉”再度支撐着他一路走下去。

1097年,已經62歲的蘇轼再貶為瓊州别駕,安置在海南儋縣:

我少即多難,邅回一生中。

百年不易滿,寸寸彎強弓。

……

還鄉日何有?暫假壺公龍。

峨眉向我笑,錦水為君容。

……

蘇轼認為自己盡了最大努力,但人生還是沉淪到如此地步,讓人實在想不通。還是故鄉好啊!但歸期在何時?!

1100年正月,宋哲宗病逝,宋徽宗即位。4月,朝廷頒行大赦,蘇轼複任朝奉郎。1101年7月,蘇轼北歸途中病逝于常州,終年66歲。1102年春,遵照蘇轼生前遺願,家人将其遺體遷葬于河南郏城的峨眉山上。“峨眉山”就這樣伴随一代大文豪走完了一生。

【文史英華】蘇東坡:載酒時作淩雲遊‖周德平

清音亭(周德平 攝)

【文史英華】蘇東坡:載酒時作淩雲遊‖周德平

淩雲山蘇東坡題字(周德平 攝)

樂山的蘇轼遺迹主要集中在淩雲山上。

一是清音亭,在大佛頭部左側臨崖處,下瞰大江,遠眺三峨,景象萬千。據南宋邵博《清音亭記》載,蘇轼曾手書亭額,後被一官員改為“橫山堂”,足見當時黨争之厲害,也可見蘇轼被後人廣泛認同是經曆了一個比較、積澱過程的。今清音亭題額是丙寅年(1986)重刻的東坡手書。

二是東坡樓,坐落在大佛頭部後的栖鸾峰上。始建于宋,原名“載酒堂”,明代天啟年間曾作為魏忠賢生祠,後改今名并塑蘇東坡父子三人像于樓上。樓正面“東坡樓”三字,是集黃庭堅手書而成。樓兩側牆壁上,有清代道光年間所刻蘇東坡畫的梅菊4幅以及蘇東坡戴笠著屐的畫像。東坡樓是曆代文人墨客最喜一遊的地方,詩文題刻極多,楹聯如“江上此台高,問坡颍而還,千載讀書人幾個;蜀中遊迹遍,信嘉峨特秀,扁舟載酒我重來”,“嬉笑怒罵皆文章,問當年所讀何書,筆底江山助磅礴;城郭人民幾代謝,勝地此清遊載酒,樓前風月自春秋”。詩歌如“戊戌六君子”之一的劉光第《淩雲山東坡讀書樓懷古》:“挽不住大江東複東,銅琶鐵闆何英雄。喚不醒讀書萬卷之坡公,青山依舊夕陽紅。山勢淩雲天半鎮,危樓四角雲飛峻。樓中當日讀何書,志淩青雲高隐居……東坡先生今再逢,我亦追随侍幾杖。”

三是洗墨池,在東坡樓前,池欄上刻有蘇東坡說故事連環浮雕圖。相傳為蘇轼洗硯處,洗墨水流進江中,被一種鯉魚吃了,變得顔色深濃,後成為樂山特産“東坡墨魚”。另外,“淩雲山後有釣魚台,東坡釣遊處也”。1807年夏,有人在此處修建一墳墓,淩雲寺僧人于是告到樂山縣衙,知縣袁鳳孫立即指令遷墳。當年冬,邑人有感于此,立碑紀之,并說“夫東坡以一代大儒,此台宜為山靈阿護”。

【文史英華】蘇東坡:載酒時作淩雲遊‖周德平

淩雲山題刻“蘇東坡載酒時遊處”“仰蘇”(周德平 攝)

【文史英華】蘇東坡:載酒時作淩雲遊‖周德平

淩雲山蘇園(周德平 攝)

(本文選自《名人與樂山》)

來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

文/圖:周德平(中共樂山市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四級調研員、地志科科長)

供稿:中共樂山市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方志四川部分圖檔、音視訊來自網際網路,僅為傳播更多資訊。文章所含圖檔、音視訊版權歸原作者或媒體所有。

【文史英華】蘇東坡:載酒時作淩雲遊‖周德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