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小男孩對威震天豎中指,還用腳踢威震天,小小年紀的他為何如此頑劣?

看毅訊聊熱點,知身邊社會事。

近日,北京環球影城内一個小男孩火了,但是火的原因卻并不是好事。當時有三個小孩一同找“機器人”威震天拍合照,這個小男孩便是其中個子最高的一個。

調皮的小男孩對着威震天豎了一下中指,非常不雅!“機器人”威震天調侃說:“你那根手指還想不想要了?你終究會為你的行為付出代價!”

小男孩對威震天豎中指,還用腳踢威震天,小小年紀的他為何如此頑劣?

小男孩不服氣地又用拳頭向威震天比劃,威震天接着說:“你媽還在這呢!你丢的是你媽的臉!”說不過的小男孩,氣憤地踢了威震天一腳。威震天并沒有踢回去,而是說:“你一點哥哥的樣子都沒有啊~該操心的是你的家人而不是我。”

小男孩對威震天豎中指,還用腳踢威震天,小小年紀的他為何如此頑劣?

不得不說,這個“機器人”威震天的扮演者說話很有藝術,面對淘氣的“熊孩子”妙語連珠,句句話背後内含深意。

其實這樣的小孩在我們的生活當中也容易遇到,讓人深受其擾,比如在火車或者高鐵上,大家都在休息,“熊孩子”跑來跑去,大聲喧嘩嬉鬧;在地鐵上不注意文明舉止,“熊孩子”站在座椅上等等。

小男孩對威震天豎中指,還用腳踢威震天,小小年紀的他為何如此頑劣?
小男孩對威震天豎中指,還用腳踢威震天,小小年紀的他為何如此頑劣?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些肆無忌憚的“熊孩子呢”?

其實,最主要還是父母的問題。俗話說:養不教,父之過。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小孩子之是以變成“熊孩子”,父母占主要責任。

我們就拿在高鐵上來回奔跑,大吵大鬧的熊孩子舉例,來分析一下。

一般這時候,一種父母會及時制止,勸阻孩子的這種打擾他人的行為。并提醒孩子,要注意周圍的人在做什麼,你應該做什麼,教育孩子在公共場合要輕聲細語,不要大聲喧嘩,這樣才是好孩子。

另一種父母則毫不在意,縱容孩子的這種行為。這種父母也一般會存在兩種情況:

第一種,在認知方面,他們不覺得自己孩子的大吵大鬧,是一個需要制止或者更改的行為。可能他們自己在家的時候,沒事就會和孩子們追逐打鬧,大喊大叫。是以在公共場合,當孩子出現這種行為的時候,他們依然覺得很正常,不需要進行幹涉或管理。

第二種,覺得自己的孩子是天之驕子,你們都得讓着我的孩子。于是,日積月累,孩子“小霸王”的脾氣就養成了。

小男孩對威震天豎中指,還用腳踢威震天,小小年紀的他為何如此頑劣?

這兩種父母的心态都是不可取的。當孩子出現在公共場合大聲喧嘩,玩鬧嬉戲,打擾到他人時,父母要進行制止,甚至進行輕微的批評。同時,不要在日常生活中縱然孩子的無禮行為,不嬌慣孩子,多引導孩子進行文明的舉止,讓孩子從小就明白,什麼樣的行為才是正确的。

因為,正如威震天暗示的:你不教育自己的孩子,社會上總會有别人來替你教育他們。這時候付出的代價,可能還不小。

多少孩子被一句“我還是個孩子”給毀了!

這裡毅訊給大家講個小故事。

有一次,劉阿姨帶着自己的兒子去閨蜜杜阿姨家中做客,同行的還有李阿姨和張阿姨,以及她們的小孩。

午飯上,劉阿姨的兒子小明指着餐桌上的糖醋排骨說:“我要吃這個,這個好吃!”劉阿姨說:“不許這樣,太沒禮貌了!”杜阿姨聽了,說:“哎呀,孩子嘛,沒關系,想吃啥吃啥!”于是,小明埋怨說:“就是,我還是個孩子!”說完就不顧桌上其他人的感受,把盤子裡的糖醋排骨一個勁地往自己碗裡夾。

小男孩對威震天豎中指,還用腳踢威震天,小小年紀的他為何如此頑劣?

飯後休息,劉阿姨去上洗手間,恰好聽到杜阿姨在和李阿姨在小聲聊天,杜阿姨說:“哎呀,你看小明那個孩子啊,真沒出息,一點禮貌都不懂!真是笑死人了。”氣得劉阿姨連廁所都不想上了,拉着小明就回家了。

回到家,劉阿姨對兒子小明說:“你今天太不禮貌了!”“杜阿姨都說我是個孩子,沒關系啊~”小明辯解道。“那你知道杜阿姨背後怎麼評價你的嗎?”于是劉阿姨就把杜阿姨背後說的話,告訴了小明,并接着說:“你是孩子沒錯,但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孩子。中華民族最講究的就是禮儀!禮儀是一個人内在素質的展現,但是卻需要日常行為舉止來展示。你在餐桌上不尊重長輩,不在乎形象,眼裡隻有自己。丢的不僅僅是你自己的臉!我們中華民族的孩子,從小就要懂禮儀,你明白了嗎?”

于是,小明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誠懇地說:“媽媽,我知道了,是我今天錯了,我以後一定做個講禮儀的好孩子,不給我們民族丢臉,也不給您丢臉了。”從此之後,小明把這件事記在了心裡。長大後也成為了一個十分注意自己行為舉止,講禮儀的人。

小男孩對威震天豎中指,還用腳踢威震天,小小年紀的他為何如此頑劣?

是以,說到底,之是以會有熊孩子,還是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關。千萬不要認為孩子還小,就放任自流,疏于管教。到大了,會更難管。

俗話說:三歲看初,七歲看老。從小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是對孩子最好的助力。你在家裡對小孩嬌生慣養,到了社會,社會可不會慣着他/她,少不了要經曆社會的毒打。正如郭德綱說的:與其讓社會不知輕重地教育自己的孩子,還不如讓我來。我現在對他狠一點,今後他反而能少吃點苦。因為做父母的至少知道分寸,還能循循善誘,不至于讓孩子在社會上留下心理陰影,難以适應。話說,郭麒麟還算是比較優秀的。

小男孩對威震天豎中指,還用腳踢威震天,小小年紀的他為何如此頑劣?

大家對此怎麼看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關注毅訊聊熱點,看社會人生百态,品世間人情冷暖。每天更新熱點的深度訊息,供您查閱~

作者:毅訊,轉載請标明來源:轉自毅訊聊熱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