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你家孩子偷同學東西”,面對老師的指責,這位媽媽的做法真進階

當孩子偷拿了别人的東西,家長應該怎麼辦?

很多家長都會覺得這是原則問題,絕對不可以讓步,會狠狠的教育孩子一通,如果孩子還是不聽話的話,那麼打孩子一頓也在所不惜。

“你家孩子偷同學東西”,面對老師的指責,這位媽媽的做法真進階

當然家長想要通過打罵的方式來對孩子起到震懾作用,并不是不可以。但是顯然另外一位媽媽溫和的做法,更能夠讓孩子接受,也更能夠最大限度的保護孩子的自尊。

前段時間在網絡上看到一個媽媽教育孩子的一個小故事,這個4歲的寶寶是幼稚園中班的一個小朋友。有一天幼稚園老師突然給這個媽媽打電話,讓這位媽媽立刻到幼稚園來一趟,媽媽到了幼稚園之後。

幼稚園老師非常尴尬的跟這位媽媽說:“你家的孩子偷了同學的東西。”

這位媽媽當時就愣住了,他不認為自己的孩子會偷别人東西,是以就問老師,這其中是不是有什麼誤會?

老師告訴這位媽媽,他們班上有一個小朋友,從家裡拿來了一本書,這本書裡面有很多漂亮的插畫。很多小朋友都非常喜歡,包括這位媽媽的孩子,中午吃完飯以後,這個從家裡帶書來的小朋友,說書不見了。

然後老師調取了班裡的監控,發現正是這位媽媽家的孩子把書拿走了。

聽到這裡這位媽媽大緻的了解了事情的經過,他讓自己的孩子向老師和那位丢書的小朋友道歉,因為畢竟是自己的“不小心”給老師帶來了額外的工作量,也讓那個小朋友不開心。

“你家孩子偷同學東西”,面對老師的指責,這位媽媽的做法真進階

但是在整個過程中,這位媽媽都沒有提到孩子偷書的事情。回到家以後,這位媽媽問孩子為什麼沒有經過别人的同意,就把别人的書拿走?

孩子說:“這本書裡面有非常漂亮的圖畫,他想帶回來給媽媽看一下。”

聽完孩子的解釋,媽媽覺得特别感動,這位媽媽告訴孩子,在拿别人的東西之前,一定要經過别人的同意。

在整個教育的過程中,媽媽并沒有給孩子的行為貼上“偷東西”的标簽,這樣的教育方式不知道比打孩子一頓進階多少倍。

丹尼爾J.西格爾在《去情緒化管教》一書中說過,“管教”的前提是了解和共情,隻有了解了孩子行為背後的心理原因,才能對症下藥進行理性的引導。

對于一個不滿8歲的孩子來說,他的意識終并沒有“偷”這個概念,當他對一件事物感興趣的時候,他隻是想要去觀賞,或者想要把玩,他連物權意識都沒有建立,又何談把什麼東西占為己有呢?

是以當孩子出現錯拿别人東西的情況,家長應該根據不同的情境,采取不同的方式去對待。

沒有物品的所屬權意識

瑞士著名心理學家皮亞傑曾說:

3~6歲甚至9歲的孩子是以自我為中心的時期,這個階段的孩子常認為世界是圍繞着他旋轉的。

孩子經常會分不清楚哪件東西是完全屬于自己的,哪件東西是不屬于自己的。在他們的世界裡全世界的東西隻分為兩類,一類是我喜歡的,另一類是我不喜歡的。

是以這就需要我們平時在生活中,對孩子的物權意識進行鍛煉和提高。

在《媽媽是超人》中,霍思燕就給衆位媽媽們做了一個很好的示範。在節目中有一個環節是需要孩子把自己的東西拿去義賣,當嗯哼表現出不願意的時候,霍思燕并沒有強迫兒子,反而告訴兒子:你的東西你有自己決定的權利。

“你家孩子偷同學東西”,面對老師的指責,這位媽媽的做法真進階

1.想要讓孩子有物權意識

家長首先要尊重孩子對自己物品的處理方式,這樣孩子才能夠明白,自己的物品和他人的物品的差別就是自己有沒有權利去處理。

2.控制不住想要得到某一件物品

當孩子稍微大一點了以後,物權意識比較完善了,但是仍然出現偷拿别人東西的行為,那家長就要考慮到是不是孩子的心理問題在作祟。

很多孩子如果心理上得不到滿足,就會通過通或者拿的方式去填補自己内心的空缺。

如果孩子是這一種情況的話,家長就要反思在自己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是不是對孩子的某些行為過于嚴苛?

或者讓孩子長期處于一種物質匮乏的狀态裡,家長要知道孩子有一些正常的物質需求是很自然的。隻要孩子提出的是正當的要求,家長有選擇的進行滿足,會讓孩子獲得更大的幸福感。

孩子小的時候有一些不好的行為,家長不要急于給孩子貼上标簽,這樣隻會讓孩子朝着标簽的方向發展,家長應該對孩子進行耐心的引導,并且幫助孩子去克服某種心理上的障礙,這樣才能夠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