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你對孩子的人生有什麼期望?

懵懂的童年隻有短短十幾載,但對人的一生卻極為重要。那麼,如何教出樂觀的孩子呢?閉上眼,想一想孩子的笑臉,然後問問自己:“我到底對孩子的人生有什麼期望?”不要假裝知道答案。

你對孩子的人生有什麼期望?

在做父母之前,必須回答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我們對孩子的期望是什麼?期望他拿獎狀,赢得榮譽?當上美國總統?成為有錢人,富貴無憂?找到真愛?或者,隻是希望他能生活得更幸福?

也許你會不假思索地回答:“我隻希望孩子能自己打掃房間,主動做作業,聽我的話就行了。”也許哪天你開始為孩子的學業操心時,會歎氣道:“我隻想孩子聯考能考出好成績,考上重點大學。”仔細思考這個問題,你的答案很有可能就是一個簡單的詞——幸福。大多數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永遠幸福、快樂。當然,我們也希望孩子長大以後能做個好人,為社會作貢獻,關心他人,有責任心。但是在内心深處,絕大多數父母都隻是希望自己的孩孩子能夠快樂成長。

若想讓你的孩子永遠幸福,必須找到一個可靠的途徑,而不是随便懲罰或獎勵孩子。不可否認,紀律、努力、分數、文明行為都很重要,但關鍵在于如何才能讓孩子快樂成長。孩子的快樂來自他們愛玩兒的天性和聯結感,而不是恐懼和負罪感。幸福人生,是一個多麼普遍、真誠的願望。也許你不能給“幸福”下一個明确的定義,但是想想你享受幸福時光的時候,是不是難以忘懷?

1、更深入地了解孩子

如今的父母都做得很好,千萬不要被負面的壓力擊垮;現在的孩子也非常了不起,他們有理想、有野心、明智、充滿希望,隻不過有點兒焦慮。什麼故事才能讓人容易記住?當然是負面消息!但與報紙、廣播和電視宣傳的資訊正好相反,現在的小孩比上一代人更健康、更快樂、更富有創造性。長輩通常會抱怨晚輩,因為他們都隻看到年輕人的陰暗面,我完全不這樣看。相反,在我看來,現在的孩子非常優秀,他們的父母應該感到開心和驕傲才對。

你對孩子的人生有什麼期望?

現在的孩子不僅追求成就,也比我們想象中更具有人文關懷精神。他們不像“嬰兒潮”時代的我們那樣激進。時代變遷,現在的孩子有他們自己的風格。我們那代人反對越戰,而如今生活在理想主義中的孩子更關心環境的平衡和政治的安全,尤其是“9·11”事件以後。

他們雖然沒有我們這一代人鋒芒畢露,但是也和我們一樣堅強。漫畫家常常諷刺現在的小孩是被寵壞的一代,他們自私、現實、拜金,可是又有誰不愛錢呢?不過,他們的生活選擇絕不像漫畫家諷刺的那樣。舉個例子,哈佛大學最熱門的專業之一是環境研究;每年全美的青年志願者數量都在增加,而不是減少。大多數孩子都希望擁有一份高薪的工作,可是誰不想呢?但據調查統計,和工作的薪酬相比,現在的年輕人更看重工作背後的意義。

事實上,如今的孩子在上大學之前比上一輩人更加努力。讀高中的學生和家長都能證明這一點,聯考的壓力從未減輕過。為什麼會這樣?這些被外界視為“愚蠢化”了的年輕人為什麼還能考到高分、進入名校呢?顯然,他們并不愚蠢。

在我看來,現在的學校給孩子太多的學業壓力,剝奪了他們玩耍的時間。焦慮的社會逼迫孩子抱有非考進名校不可的想法,許多父母錯誤地認為名校就是适合孩子的、最好的大學。但不管怎樣,許多禀賦優異的孩子考入了名校,哈佛大學的大一新生班完全可以塞滿優秀的高中畢業生。這種現象在前幾輩中是看不到的。

那麼,為什麼人們批判現在的年輕人膚淺、受溺愛、狂妄呢?唯一的解釋就是他們嫉妒。即使身處充滿焦慮、缺乏安全感的社會中,現在的孩子仍然極富創意、精力充沛,并且心地善良。從整體來看,他們十分優秀。我們要從自身做起,在生活中竭盡所能去幫助所有需要幫助的人。先從教養自己的子女開始吧,給他們一個充滿快樂和愛的童年,我們就擁有了改變現狀的魔法。

2、們從孩子身上獲得什麼?

我們很少思考一個問題:父母從孩子身上可以獲得什麼?或者更廣義地講,社會從孩子身上可以獲得什麼?我們獲得的是孩子對我們的需要,我們要做的,就是愛自己的孩子。孩子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全新的體驗,我們能做的就是和孩子一起分享愛的感受,并相信愛的力量。

你對孩子的人生有什麼期望?

不管有沒有孩子,我們都相信孩子會使我們擁有全新的生命。孩子打斷你的節奏,讓你有機會出去玩;他們削弱你的自負,在你沒有心情的時候逗你開心;他們讓你知道世界上有比工作和睡覺更有意義的事;即使你不知所措,他們仍需要你的幫助;他們讓你即興創造,讓你在乏味的生活中找到樂趣,讓你運動、教你新單詞,幫助你擺脫無聊;有時他們也會取笑你,讓你洞察生活的意義。

我們還需要孩子問那些我們答不上來的問題。看看這段爸爸和女兒之間有趣的對話吧。“爸爸,天空為什麼是藍色的?”“寶貝,我也不知道啊。”“爸爸,光是怎麼來的?”“寶貝,我也不是很确定。”“爸爸,為什麼我不能記住學校裡學到的所有東西呢?”“我也不知道。”“爸爸,我問你這麼多問題你會不高興嗎?”“當然不會,寶貝,”爸爸答道,“我很高興你能問我問題,不然你怎麼能學到東西呢?”我們需要孩子的尊重,需要孩子的依賴,同時也需要孩子給我們一個更加努力的理由。

我可以毫不猶豫地說,我比我的父母更懂得教育孩子。這并不是說我比他們優秀,而是因為我們這一代人更了解孩子的需要,也更重視為人父母的職責。傳統的教育理念依然存在:苛刻的要求、體罰、羞辱、指令、溺愛,隻是有所減少,因為越來越多的父母覺得為人父母是人生最重要的職責。在過去50年裡,我們學到了很多關于大腦科學、學習障礙、兒童焦慮和抑郁、兒童醫學以及新的教育方法的知識。隻要我們運用這些知識了解孩子的需要,我們就可以成為更加優秀的父母,孩子也會生活得更健康。

我相信幸福人生的根源在于“有聯結的童年”。這對父母來說無疑是一個好消息,因為給孩子一個有聯結的童年完全在父母的能力範圍之内,它不是用錢能買到的。還有學校、教練、醫生、社群、鄰居等所有關心孩子成長的人都能為孩子創造一個有聯結的童年。然而,充滿聯結的童年隻是幸福的起點,接下來我會詳細介紹營造幸福人生的整個過程和步驟。

多年來,專家對童年的重要性要麼太忽略,要麼太強調。他們太強調指導家長該怎麼做,而忽略了家長的做法是否正确,是否使孩子達到滿足、富有創造性和愉悅的狀态。到底有沒有好消息呢?孩子本身就是我們的好消息。孩子是我們生命中最好的消息。

我是幸福孕孕,優質育兒領域創作者,家庭教育指導師,有愛有思想的育兒和教育達人。歡迎關注、點贊和評論,更多育兒知識和教育問題可以與我溝通交流,讓育兒更輕松,讓教育更有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