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42歲媽媽獨自生三胎,生完孩子悄悄離開,全身上下隻有200元

文|家有小甜椒兒(原創不易,請勿抄襲,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圖|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有能力生二胎,沒有能力就不要生二胎,如果養活一個孩子都覺得困難,為什麼要生二胎呢?

可站在不同的角度,就會得出不同的結論。中産家庭不想要二胎,想要給孩子提供好的教育好的資源,希望能夠精養一個孩子,是以我們看看不懂那些明明已經很困難了,卻還要硬着頭皮生孩子的父母到底在想什麼。

如果換個角度,站在那些底層人民的角度來看,可能就能夠稍微了解她們了。

42歲媽媽獨自生三胎,生完孩子悄悄離開,全身上下隻有200元

42歲媽媽獨自生二胎,孩子出生以後悄悄離開

上午剛看了一個對我觸動很大的案例,也是近期發生的事情。

故事發生地點是杭州蕭山,一個42歲的産婦搭乘網約車到醫院生孩子,這個時候的她已經是臨盆狀态,孩子馬上就要出生了。

醫生給她開設了綠色通道,進入産房半小時,生下一名健康的男嬰,但是産婦空手來的,什麼都沒準備。

這個媽媽跟護士說自己來得及,什麼都沒準備,說是要外出買點東西,護士同意了,這位二胎媽媽獨自離開,沒有回來。

42歲媽媽獨自生三胎,生完孩子悄悄離開,全身上下隻有200元

産婦一個人到醫院待産,沒有家人陪伴,精神恍惚,醫院的醫生護士對此都表示擔心,她們直接求助了當地的警方。

在警方的幫助下,找到了這位剛剛生完孩子就離開醫院的女士,并了解了前因後果。

他們找到沈女士住的出租屋的時候,敲了很久的門,也沒有動靜,後來他們給房東打電話,讓房東幫忙打開了門。

這位剛生完孩子的沈女士一個人躺在床上,精神不太好,桌子上放着泡面。

原來她生孩子之前還在打零工,感覺自己要生了,才打車去了醫院,交完費用之後,全身隻剩下200元,她沒有辦法,隻能離開,因為她沒有錢住院。

當地警方把她帶回派出所了解情況,給她準備了一大碗面條還有一瓶牛奶,吃過食物之後,這位媽媽的精神狀況好轉了,臉上也有了笑容。

42歲媽媽獨自生三胎,生完孩子悄悄離開,全身上下隻有200元

十多年前孤身來杭打工,賺錢養家

沈女士十多年前就一個人到了杭州蕭山打工,每個月能賺到五六千,除去生活費900元和租房子600元,其餘全部寄回老家遼甯,家裡有婆婆和老公照顧兩個孩子。

隻是在今年4月份,婆婆離世了,家裡就剩下患病的老公和兩個孩子。是以家人無法趕來,她隻能是一個人硬挺着,把孩子生下來。她想馬上工作,身上隻剩下200元,必須馬上打工才能有收入。

沈女士的事迹傳開以後,當地的慈善會和街道分别捐助了3000元,當地的一所醫院捐助了嬰兒用品和1000元現金,幫着她度過了難關。

42歲媽媽獨自生三胎,生完孩子悄悄離開,全身上下隻有200元

母子平安出院,帶兒子回老家

在當地人的幫助下,沈女士重新回到了醫院,最後母子平安出院。

她選擇帶着孩子暫時回到老家。

“如果有愛心企業幫忙,或者有合适的機會,我希望長期在這裡生存下去。”

這是在結尾時看到的一句話,又被觸動到。

比較偏遠的山村或者是一些落後的農村,有多少人賬戶存款不到四位數?應該很多吧,給不了孩子基本的教育,隻能保證孩子有飯吃,不能給孩子提供任何多餘的物質條件或者是精神條件。

這些人要怎麼樣度過艱難的時光呢?他們活着養大孩子,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到孩子這一代生活能夠有所改變。

别說偏遠的山村,就是生活在大城市的打勞工,就有很多身不由己的農民工。

他們不能靠知識改變命運,就隻能試圖讓孩子通過知識改變命運,希望孩子們能夠有不一樣的生活,前提是他們能夠養活孩子,能夠給孩子提供最基本的教育。

這些人沒有那麼好的運氣,身上沒有足夠打動人的故事,沒有人會伸出援助之手,隻能靠着一把子力氣維持生活。

42歲媽媽獨自生三胎,生完孩子悄悄離開,全身上下隻有200元

不要孩子,狀況會不會好很多

對于上述案例中的這個媽媽,如果沒有要三胎,她的狀況會不會好很多?

答案是肯定的。可是她們為什麼一定要生這麼多孩子呢?

越是在農村,越是會覺得家裡沒有人是不行的,這跟環境有關系,在農村,家裡沒有兩三個孩子,隻有一個獨生子,再或者是獨生女,生活中會有方方面面的困難。

城裡人可能永遠也不懂生活在農村的人的想法,其實我們不能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去說他們沒有責任、沒有腦子,這隻是一個取舍的問題。

42歲媽媽獨自生三胎,生完孩子悄悄離開,全身上下隻有200元

農村的生活是帶有“家族性”的,在村子裡,人丁興旺才有話語權,隻要農村的環境和道德标準不改變,人們争着要二胎、三胎的現象就不會改變。

孩子小時候,對家庭來說,是累贅,孩子成年之後,對家庭來說是人力,這是農村人更看重的一點。

随着社會的進步和發展,農村逐漸城鎮化,很多老的觀念都會被慢慢取締,關于“孩子”也一樣,隻是從目前看來,很多地方是很難“一刀切”的,觀念深入人心難以改變。

也期待着農村人的觀念進步,關于養育孩子的理念要适當更新一下,不要因為固執的傳統觀念,讓自己和家庭陷入更大的不幸當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