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兒童心理咨詢:孩子活得很壓抑,家長該如何幫助?

兒童心理咨詢:孩子活得很壓抑,家長該如何幫助?

在成人的觀念裡,孩子是最天真快樂的,不需要像大人那樣承擔生活壓力、情感糾葛。

然而,在大人看起來很小的事情,卻成為孩子心中的大石,讓孩子不堪重負。

兒童心理咨詢:孩子活得很壓抑,家長該如何幫助?

最近,嘉嘉的媽媽很困惑,也很擔心,孩子才7歲,總是莫名奇妙的喊着不想活了,想死。

而且,孩子不是第一次這樣說了,隻是最近喊得比較頻繁,問他,他隻是哭,說是害怕作業太多。但媽媽覺得作業這麼小的事情,孩子也不至于為了這事就想死。

據了解,嘉嘉今年上二年級,屬于聰明但不努力的那類孩子,平時做作業總是拖拉,能從下午4點一直做到晚上九點多,甚至有時候更晚。媽媽很着急,卻也沒辦法,隻好總是盯着他做,有時看他發呆也會訓斥幾句,督促他快點。

這孩子在其他方面也比較慢,拖拖拉拉,早上起床、刷牙、吃飯都很慢,總得媽媽在後面催。有時,媽媽太焦急,會忍不住罵他幾句,說他沒用。可孩子現在經常有不想活了的想法,讓媽媽擔心不已。

其實,七八歲的孩子确實開始思考關于“生與死”的事情,這時他已經不再像在幼稚園那樣相信人死了會在另一個地方存在,他們開始知道人死了就是從這個世界消失。

他們也開始思考自己為什麼要活着,生命的意義是什麼。如果一個孩子覺得活着是辛苦的,是壓抑的,未來是困難重重的,常常會感到壓抑、無助,有時也會想以死來獲得解脫。

認識到孩子生活中存在壓力,耐心地和他們一起分析解決這些問題,這對每位父母來說都是必要的。

當然,即是你是個成年人,你也不可能解決孩子們生活中的所有問題。但你可以為孩子提供情感的支援,提供處理問題的建議,幫他們成長為快樂的、有着良好适應能力的人。

兒童心理咨詢:孩子活得很壓抑,家長該如何幫助?

當孩子感到壓力時,他們不一定會想死,也可能出現以下7種表現:

做噩夢

當孩子感覺焦慮、恐懼、無助,而又無法用語言表達自己内心的情感,夢便成了釋放情緒的一個比較安全的途徑。

在想象力豐富的學齡兒童腦子裡,壁櫥可能是妖魔鬼怪的藏身之所。如果說你的孩子出現反複做惡夢,早晨不願意起床,整天無精打采,還會常常無故亂發脾氣,那一定是有什麼事情在困擾着他們。

好哭

孩子試着将所有見到的一切裝進心裡,試着了解這個世界,這對他來講有點不堪重負。哭泣是一種自然愈合機制,當孩子受到太強的刺激,不知如何放松時,他們就垮了下來,然後大聲啼哭。

随着兒童年齡的增長,眼淚仍然是他們在情緒激動時釋放壓力的一種方式。是以不應該阻止孩子哭泣,也不要忽視他們的哭泣,應該充滿愛意,心平氣和地對待。

當孩子哭泣時,不要指責他,可以擁抱他來使其恢複平靜,耐心傾聽,相信他的感覺。先處理孩子的情緒,再針對具體事件進行處理。

過度憂慮

孩子看到新聞中災難的報道而害怕是情理之中的事。同樣,學生害怕臨近的考試也是正常的。

幫助孩子減輕恐懼和憂慮的方法就是正視他們。說“沒什麼好怕的”是毫無用處的,相反,應該讓孩子集中精力應付他們控制範圍内的事。

兒童心理咨詢:孩子活得很壓抑,家長該如何幫助?

反複生病

如果你的孩子叫嚷肚子疼或頭疼,但又沒有任何外在的症狀,那麼他可能就是精神緊張。

曾經有個孩子害怕去學校,每到早上就發燒,反反複複,但隻要父母同意他不去學校,他就像個沒事的孩子一樣。

作為父母,即使你懷疑孩子在裝病,也應該帶他去看醫生。一旦診斷出疾病,應首先治療兒童的情緒和心理,而不是身體。

需要提醒的是,父母需要關心的是孩子,不僅僅是他的胃或頭疼。當孩子出現身體不适,父母最好給孩子多一些陪伴,和他一起度過這段時光,讓他感到你是值得信賴的,因為你可以解決那些給他的生活帶來壓力的難題。

拒絕吃飯

很多專家提醒家長注意孩子的飲食。如果出現厭食或其它表示不滿的肢體語言,家長應認真對待。如果對此忽視,就有可能發展成飲食紊亂症。

一些挑食的孩子胃口小,沒有食欲。另一些明确表示不喜歡某些飯菜,但最終他們會吃掉喜歡的飯菜;而對于可能患有飲食紊亂的孩子,他們就幹脆不去想自己餓不餓。

談到飲食,簡單地把食物分成“好的”和“壞的”或過量運動以“燃燒脂肪”,可能意味着你的孩子正在試圖通過一種不健康的方法控制自己的身體,進而達到控制壓力的目的。

當孩子不願意吃飯時,不要強迫你的孩子吃飯,而是應該經常改變飯菜的種類;鼓勵孩子幫你做飯,幫你準備他們愛吃的飯菜。

如果他在吃飯時的不良傾向持續很長時間或體重減輕很多,最好找兒童心理咨詢尋求幫助。

攻擊性行為

語言能力有限的兒童減輕壓力的唯一方式就是咬、激怒或欺負他的玩伴。

造成這種行為的原因雖然可能和成長環境、家庭教育有關,但孩子的憤怒更可能源于心情壓抑。

作為父母,有時需要減少對孩子的控制,應該盡量少地告訴他做什麼以及如何做,否則隻能增加他的壓力。孩子需要無憂無慮地玩耍,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說謊和欺騙

四五歲的學齡前兒童有時會撒謊,但他們通常并不知道他們行為的後果。他們隻是在區分什麼是真實的,什麼是虛假的。

大一點的孩子在已經能夠厘清真假的情況下也會撒謊,這大多數是因為他們受到很多的壓力。

8歲左右的孩子更關注自己在學校的一切。

10歲的時候他們會有諸如“别人喜歡我嗎?”

這樣的社交考慮,歸根結底,他們是想取悅于父母,擔心會辜負他們的期望。如果承認自己辜負了父母的期望,他們會感到羞愧。

是以,他們就編造一些父母喜歡聽的話,或讓他們高興,或喜歡講故事時自己受到關注和贊賞。

如果你發現孩子在說謊或欺騙你,請記住他們更多是為了取悅父母或免于父母生氣。若說謊已經成了他的一種習慣,最好帶他看兒童心理咨詢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