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情感劇《親愛的小孩》中,被任素汐這一段新手媽媽的戲給整破防了。
有人說,對比丈夫的心大。妻子的表現,太敏感,太緊張了。
可是隻有結了婚,當了媽媽的人才明白。為何在照看孩子這件事情上,妻子永遠比丈夫更敏感。

挑剔月嫂業餘
剛生完孩子的新手媽媽,往往同時面臨着兩個難題:照顧孩子,恢複自己。
這個時候,如果沒有人幫忙。那日子過的,簡直就是兵荒馬亂。
這個時候,家裡有條件的。請一個專業的月嫂,往往就成了最好的選擇。
然而,家裡花了大幾千。請來的月嫂,剛開始方一諾還是滿意的。緊接着,問題就出來了。
嫌棄月嫂沒眼力勁,本職工作沒做好。結果才來的第一天晚上,孩子還沒哄好,自己就先睡着了。
不滿月嫂沒有按照自己的要求,随時一條一條事無巨細地記錄寶寶的吃喝拉撒。
當親媽的提醒生效,懷疑的種子在心中發芽後。又處處監控月嫂的言行,懷疑對方偷偷給寶寶兌奶粉喝。
直到孩子黃疸嚴重,對月嫂所有的不滿,集中爆發。方一諾終于親手趕走了,自己招來的月嫂。
嫌棄丈夫心大
自從生産完之後,方一諾對老公是不滿意的。
總覺得他心太大,不夠關心自己跟寶寶。
生産的時候,不見老公人。生完孩子,不第一時間出現在老婆面前,而是跑去給婆婆送胎盤。
半夜起來給孩子喂奶,渴得不行了,想要老公幫忙倒一杯水,半天喊不起來。這個時候,還是月嫂端過來了一杯溫水。
此情此景,女主委屈加感動,一下子就哭了出來,涕泗橫流。
關于生兒育女這件事情,女人付出的代價,永遠要比男人多。
女人需要經曆漫長,從腹中到懷中的飼養過程,而男人隻需要貢獻一顆細胞。但兩個人最後收獲的果實,卻是同樣的。孩子需要媽媽,也一樣需要爸爸。
事實上,媽媽跟爸爸照顧孩子的方式與态度,确實不一樣。
有句老話,爸爸帶娃,活着就好。或者幹脆可以說,很多在爸爸手中活下來的寶寶,都是無敵的幸運兒。
無論從人類的生理結構,還是幾千年延續下來的約定俗成。都把生兒育女這件事,視作了女性的曆史使命。
畢竟,父親的生理結構,不具備哺育生命的天然優勢與成熟條件。
一家三口,爸爸媽媽與寶寶。既然有人在家繁衍生息,那就得有人出去覓食果腹。
家裡已經有兩張嗷嗷待哺的櫻桃小口了,那總要有一個人,去外面打拼賺錢。
是以家庭分工就變成了,肖路把大量的時間與精力,用在外面工作賺錢。小部分的時間,用于安撫妻子以及哄逗女兒。
假如沒有人,幫忙帶孩子做家務。那麼方一諾的大量時間,就得花在孩子跟家務上。很少有時間留給自己休養生息,也就更留不出時間,用于夫妻之間卻話巴山夜雨時。
可是,如果有婆婆或月嫂幫忙,負擔全部家務,照顧一半孩子。那麼一諾,就可以用一半的時間精力休養生息,一半的時間精力照顧孩子,及維系與另一半的親密關系。
可是,即便在老公,月嫂,婆婆,親媽輪番上陣的情況下,也避免不了一諾生活的雞飛狗跳。
不滿意老公,不滿意月嫂,不滿意婆婆,都能夠了解。也許,這些人都不是最懂女主的人。
可是如果,連親媽都不能夠讓一諾滿意。就是因為,親媽每天給女主收拾提包裡的東西,忘了給她裝擠奶器。
這個時候,作為女主,是不是應該審視一下,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新手媽媽敏感過度
作為一枚新手媽媽,一諾确實有些過分緊張了。
孩子因為黃疸住進了醫院的保溫箱,不能時時陪伴,不能随意探視。
一諾焦慮到不行,時常半夜一腳把老公踹醒。對着第二天還要上班的老公,訴說心中的擔心。
擔心月嫂偷偷給孩子喂奶粉,便把老公趕到客房。讓月嫂跟自己一起睡覺,友善半夜照顧孩子。
而現實是,月嫂睡到鼾聲大作。而她,卻因為無休止的焦慮,而翻來覆去睡不着覺。
給孩子打個疫苗,爸爸媽媽加外婆一起出動,最後還是弄到手忙腳亂。
孩子身上的一些紮針留下的一點淤青,一諾都能聯想到可能影響孩子一生的幸福。
所有媽媽,都是從新手媽媽過來的,凡事都有第一次。
作為一個當媽的人,生兒育女這件事情,參與感太強。看着自己吃盡苦頭,在鬼門關走了一遭,才有了這麼個軟糯的小人人。不敏感,不緊張,才怪。
就好像張三捐了一個銅闆,就得到了半個獎牌。
而李四捐了一個四進院的宅子,又上刀山,下火海,閻羅殿走了一遭,才得到半個獎牌。
張三跟李四将獎牌合到一起,由李四統一保管。
那麼,誰會更緊張這個獎牌,你猜。
從一地雞毛,到身經百戰。從大寶照書養,到二寶照豬養,像不像一諾跟她婆婆,兩種不同的為人母親的真實經曆。
一諾作為新手媽媽,确實太敏感了,她自己需要時常調整心态。
旁人,也不必過分責備她,面對生命中視若珍寶的東西,誰會不緊張呢。
而作為家人,就是做她最堅實的後盾,陪着她,一起把這段最艱難的日子,熬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