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如何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

什麼是安全感

對孩子而言,安全感是一種信任感,包括孩子對他人和自己的信任。具體來說安全感包括3個方面:

他人:在我的世界裡,隻要我需要,就會有人來保護我。

自己:我可以掌控自己(包括身體、頭腦和精神),我有能力照顧自己。

環境:這個世界是安全的,我可以自信并且沒有後顧之憂地進行探索。

HUASHANKIDS

如何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
如何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

這3個方面是遞進的關系,第一個方面“他人”是後面兩個方面的基礎,而對孩子而言,所謂的“他人”就是自己周圍最親密的人,即自己的父母。

當孩子還沒有形成對父母的信任,無法确定“父母是否會永遠在那兒,是否會一直保護我“時,他自然就無法放心地去探索這個全新的世界。而這時,如果父母一味地将孩子向外推,還宣稱要“鍛煉孩子的獨立性”,孩子就會越來越不敢“獨立”。是以,要培養獨立、自信的孩子,正确的順序是先給予孩子足夠的安全感,再适時放手,千萬不要在孩子的安全感還沒建立之前就放手,那對孩子而言不是“鍛煉”,而是傷害。

如何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

3歲以下的孩子表達能力很有限,當他們沒有從父母那裡得到足夠的安全感時,自然就會用最直接、最本能的方式來表達,即黏人、哭,或到了新的環境中不想離開媽媽。孩子的安全感就像一張銀行存折,不能等到孩子表現的過于黏人、不夠獨立時,父母才去存款,那時就已經“透支”了,是以應該從平時的點滴做起,在孩子的安全感賬戶上存在足夠的“存款”。

如何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

HUASHANKIDS

怎麼做能給足孩子安全感

高品質陪伴

父母在陪伴孩子時,很多時候是“人在曹營心在漢”,沒有真正在陪伴孩子,孩子的心異常敏感,他們最能感覺大人是不是在真心的陪伴他們。那些“假裝的陪伴”其實比缺席更嚴重,因為我們在用自己的行為告訴孩子,即使我們在一起,你也太無關緊要了,以至于我可以分心去考慮其他事情。

如何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

積極回應孩子的需求

孩子從出生起就在嘗試和大人溝通,一開始他們是通過哭聲、表情和動作來表達,後來又通過語言來溝通。合格父母第一課就是要讀懂孩子這些不同形式的溝通資訊。

“積極回應”不等于“立即滿足”,也不等于“毫無原則”。“積極回應”是指當孩子有需求時,父母總能第一時間用語言或動作回應孩子,讓他知道“我已經聽到你的需求了”。

父母需要讓孩子明白,他的意見是被聆聽的,但是有些規則他還是需要遵守的。

家長在進行積極回應時,還有一個關鍵點是回應事實本身,而不去評價孩子,避免給孩子“貼标簽”,這麼做也會妨礙孩子安全感的建立。

如何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

HUASHANKIDS

如何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

溫暖的肢體接觸

在孩子比較小的時候,父母往往跟孩子之間會有較多的肢體接觸。但随着孩子慢慢長大,很多父母,特别是父親就不會再有意識地跟孩子進行肢體接觸了。但其實,不管孩子還小,還是長大了,都需要和父母保持親密的肢體接觸,以保證他們和父母之間建立起親密感,讓他們感受到源源不斷的愛意,而愛正是安全感的核心。

很多時候,親子之間再多的話都比不上一個擁抱或者一個親吻更直接,更能讓孩子知道:盡管你已經慢慢長大,很多事情需要獨立完成,但父母會永遠愛你、永遠支援你。

如何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
如何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

上面這幾點說起來可能大家都知道,但要真正做到,并且持之以恒地去做,卻并非易事。我們不妨換個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父母做出一些簡單的舉動,就能夠讓孩子獲得足夠的安全感、形成獨立的人格,那麼犧牲一些看手機、刷朋友圈的時間又何妨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