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長大後受歡迎的男孩,父母都有這7個共同點,你做到了幾個

長大後受歡迎的男孩,父母都有這7個共同點,你做到了幾個

我們對孩子的每一點用心,都會反映在他的成長中。

想養出一個優秀的男孩,父母要先做到這幾點哦。

作者 | 哎呀媽

最近去朋友家,不得不誇她把兒子教得特别好。

小男孩今年10歲,長得機靈幹淨,性格也開朗外向。

見到家裡來客人立馬走過來打招呼,還積極主動幫媽媽打下手,不停詢問有什麼需要幫忙的。

幾個來做客的小朋友,也都喜歡黏着他,鬧哄哄跟過去看他房間有什麼好玩的東西。

看到眼前這樣一個人緣好,又懂得跟大家打交道的“孩子王”,忍不住詢問朋友平時是怎麼教的。

交流時,發現朋友果真“教子有方”。

原來,培養出一個“小紳士”的秘訣,就藏在這7件小事裡,推薦家有男孩的父母好好看看:

長大後受歡迎的男孩,父母都有這7個共同點,你做到了幾個

允許男孩“哭”

教男孩正确釋放情緒

《超級育兒師》中有這樣一幕:

男孩強強正全神貫注玩着手裡的警車,這時姐姐湊過來,直接搶走了他的玩具。

突如其來的舉動,很快引爆了強強的情緒,氣得他滿地打滾,哭鬧不休。

可身邊的大人們都勸他:“夠啦,别哭啦。”

長大後受歡迎的男孩,父母都有這7個共同點,你做到了幾個

看似溫和的勸導,并未能讓強強安靜下來,反倒讓他更加崩潰。

太多男孩家庭都經曆過類似的事情。

看到孩子哭,父母第一反應就是:

“不許哭,給我憋回去!”

“你是男孩子,堅強點,不哭才是好孩子。”

“别哭啦,媽媽給你别的。”

阻止孩子哭,似乎是在教他堅強,但實際上,卻是忽略他真正的情感需求,堵住他宣洩情緒的出口。

長期以往,不僅不會讓男孩變得更好,反倒有可能讓他變得更糟。

是以,允許男孩哭,是在讓他學會正确的情緒表達。

唯有這樣,那些有機會被宣洩掉的負面情緒,才不會積攢起來,以更失控的方式波及别人。

而一個情緒被接納的男孩,往往也更懂得了解和體諒他人。

長大後受歡迎的男孩,父母都有這7個共同點,你做到了幾個

教會男孩分寸感

從言行上尊重别人

什麼樣的男孩最讨人厭,不受歡迎?

答案顯而易見:熊孩子。

鄰居家一個七八歲男孩,性子急,說話也很沖,更過分的是目中無人。

每次一起坐電梯,就他不安分,到處鑽來鑽去,亂按電梯,還喜歡随便摸别人的手機。

被拒絕的話,他立馬不開心,嘴裡罵罵咧咧的,各種粗口話。

鄰居向他媽媽反映,希望她管管兒子,這樣影響不好。

而他媽媽卻不以為然,覺得兒子還小,大人不應該和孩子計較。

結果整棟樓沒人願意和男孩玩,就連同班同學,見到他都趕緊躲。

有時候看他在小區樓下孤零零一人,說話滿是戾氣,真擔心他未來也是這樣的光景。

的确,男孩頭腦簡單、動作快,也不看場合,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越是這樣,父母越要提醒他:

“你這麼做,會讓XX感覺不舒服/難受/被冒犯。”

不要以“孩子還小”縱容或忽略他言行上的不妥當。

有些話,你不說,永遠也沒人告訴他。

一個有分寸感懂尊重的男孩,才能收獲他人的好感。

長大後受歡迎的男孩,父母都有這7個共同點,你做到了幾個
長大後受歡迎的男孩,父母都有這7個共同點,你做到了幾個

讓男孩做家務

培養他關愛家人的責任感

前段時間,一段“男孩穿圍裙幫父母做家務”的視訊迅速走紅。

長大後受歡迎的男孩,父母都有這7個共同點,你做到了幾個

在當地,不管男孩多大或多小,父母都不慣着寵着,家裡有什麼事都會讓男孩來做。

評論區裡,滿是點贊和誇獎:

“乖巧又懂事!”

“好男人從娃娃抓起。”

“暖男氣質,跟他在一起肯定很安心。”

大部分的男孩家庭,并不經常使喚兒子幹家務,畢竟在傳統認知中,那是女性的事,他們可做可不做。

但高層次的父母,更注重培養男孩的責任感和平等意識。

讓孩子親自下廚體驗做飯,他才知道父母付出的不易;

讓他扔垃圾、疊衣服、擺碗筷,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他才會慢慢覺得自己有能力獨當一面。

男孩的責任感,一定是從日常鍛煉裡學習而來的。

鼓勵他主動做家務,就是告訴他:家務從不是按照性别來劃分。

身為家裡的一份子,無論是誰,都有責任共同努力把家庭維護得更好。

這樣長大後才懂得為自己負責,為别人考慮,活出真正的紳士氣質。

長大後受歡迎的男孩,父母都有這7個共同點,你做到了幾個
長大後受歡迎的男孩,父母都有這7個共同點,你做到了幾個

引導男孩注重儀态

樹立良好的自我形象

電影《卡特教練》裡,卡特教練對隊員們有一個規定:

比賽當天要穿西裝打領帶。

長大後受歡迎的男孩,父母都有這7個共同點,你做到了幾個

規定引來了無數家長和隊員的不滿。

他們實在無法了解,打個球而已,為何要如此注重儀容儀表?

男孩的日常生活,誰不是想穿什麼就穿什麼,想怎麼打扮就怎麼打扮,哪有那麼多講究。

可卡特教練堅稱,隻有外表得體大方,把自己當做大人來看,才能赢得别人尊重。

這也是給男孩家庭的提醒。

沒有一個家長會樂意自己的孩子和邋裡邋遢、不修邊幅的孩子作伴。

雖說看人不能看外表,但孩子講不講究衛生,有沒有良好的儀容習慣,反映的是個人素質和教養。

三分長相,七分打扮。

引導男孩注重儀表,實則是在教導他秩序感。

在家給孩子定一些簡單的規定,比如勤洗手、洗澡,修剪指甲和毛發,及時更換髒衣服,整理房間;

出門在外,告訴孩子要保持身姿挺拔,保證衣服幹淨整潔。

彬彬有禮、有風度有教養的小紳士,人人喜歡。

長大後受歡迎的男孩,父母都有這7個共同點,你做到了幾個

鍛煉男孩嘴巴“甜”一點

引導他與人為善

李玫瑾教授曾在多場講座中表示:

“小嘴巴巴、聰明伶俐的孩子,可能學習一般,但很會交朋友,更受歡迎,到哪都有人幫他,長大後還是當上司的料。”

長大後受歡迎的男孩,父母都有這7個共同點,你做到了幾個

想起知乎一名網友的分享:

有次去朋友家,剛一進門對方的兒子就主動跑出來打招呼,還不停說“歡迎阿姨來我家玩。”

吃飯時,小男孩筷子不動,一個勁地勸她吃,說“阿姨多吃點,這是我媽媽精心準備的。”

一餐下來,網友實在佩服小男孩的能說會道。

心被哄得暖暖的,直誇小男孩嘴巴像抹了蜜一樣,很讨人喜歡。

哈佛大學校長查爾斯·威廉·艾利奧特說過:

“在對一個淑女或紳士的畢生教育中,我認為隻有一種智力開發是必要的,那就是精确而優雅地運用語言進行交流。”

會說話的孩子,開口的那一刻就赢了。

作為父母,千萬不要忽略言語的力量。

總要教男孩嘴巴“甜”一點,常把“請”和“謝謝”挂在嘴邊,好好說話。

不僅是培養他禮貌和教養,更重要是,這有助于他建立良好的社交關系,成就他的一生幸福。

長大後受歡迎的男孩,父母都有這7個共同點,你做到了幾個

狠心讓男孩體驗挫折

建立強大的逆商

遇到過這樣的場景嗎?

孩子受到挫折,或想要的東西得不到,就情緒失控。

要麼跟父母急,大吵大鬧,要麼過分沉浸在負面情緒中,誰都勸阻不了。

節目《最強大腦》上演過這樣一幕。

12歲的天才少年李雲龍誤以為自己輸掉比賽,一時情緒難以自控,在鏡頭面前崩潰大哭。

長大後受歡迎的男孩,父母都有這7個共同點,你做到了幾個

即便爸爸特地走到他身邊安慰,也無濟于事。

直到得知自己沒有輸,他才一改陰霾,破涕為笑。

反觀他的競争對手安德烈,同樣是12歲,不管輸赢,都沒有任何失控的情緒表達。

自始至終,特别平和,還不忘默默安慰李雲龍。

長大後受歡迎的男孩,父母都有這7個共同點,你做到了幾個

從身邊人對他們的評價不難看出,能不能扛事兒的男孩,高下立判。

遇到一點小挫折、小失敗就情緒爆發的孩子,輸不起,抗挫能力差。

就算他天分再好,能力再高,别人也不敢輕易接近他或信任他。

相反,一個面對打擊卻能迅速調整修複的孩子,沉穩、淡定,更易受身邊人的歡迎。

長大後受歡迎的男孩,父母都有這7個共同點,你做到了幾個

陪男孩一起運動

塑造他的自信、樂觀

河南洛陽一對夫婦,自兒子網課在家,萌生了陪兒子跑步的念頭。

一年多的時間裡,一家三口風雨無阻一起運動。

最初2公裡,最長10公裡。

甚至還拖着輪胎、阻力傘負重前行。

長大後受歡迎的男孩,父母都有這7個共同點,你做到了幾個

原本隻想拉着兒子強身健體,卻不料他在這一場場運動中,收獲頗豐。

過人的體能,不服輸的耐力,更重要的是,滿滿的自信和學習的動力。

科學研究表明,愛運動的男孩更健康、更自信、更有活力。

和不愛運動的孩子相比,他們的腦容量大30%左右,更能自我控制,有明确的規則意識。

當他活躍在運動場上揮灑汗水時,不僅能釋放掉負能量,還能在和他人的互動中習得如何融入群體、溝通協作。

父母的陪伴和帶動,更是一種示範。

讓他學會以更成熟的方式保持對生活的熱情,掌握接物待人的技巧。

是以,既然男孩有用不完的精力,不妨陪他打一打球、跑一跑步、遊一下泳。

男孩生性好動,能在父母的引導下認真對待運動,用健康的方式面對生活,這樣培養長大的男孩,長大後也能感染别人,不斷傳遞正能量。

長大後受歡迎的男孩,父母都有這7個共同點,你做到了幾個
長大後受歡迎的男孩,父母都有這7個共同點,你做到了幾個

養育男孩,考驗着父母的智慧。

想讓他被認可、受歡迎,歸根到底,就是要他保持溫暖的内心和快樂的天性。

是以,在給男孩充沛的物質條件之餘,父母還應該不斷塑造他的品質,引導他和世界良好相處。

點個「贊吧」,願每位家長,都能養出引以為傲的男子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