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孩子最反感父母的行為是什麼?

孩子最反感父母的行為是什麼?

我看到了這樣一則故事,讓我有寫下文章的沖動。

一個10歲的男孩子離家出走,留下了一張紙條寫着:媽媽,我離家出走了,我去了一個你永遠找不到的地方。媽媽看到這張紙條吓壞了,趕緊報警,萬幸的是,孩子在河邊被民警及時找到了,一問才知道,孩子離家出走的原因是小男孩英語考試考了90分,放學回家後,媽媽不滿意成績,一直在責怪他,孩子本來就因為考得不好心情抑郁,又被媽媽一通唠叨是以就離家出走了,更讓人歎息的是,被找回來的孩子看到媽媽說的第一句話竟然是:媽媽你别怪我。此時的孩子依舊是在害怕媽媽責怪他沒有考好,由此可見這樣的責怪并不是一次兩次發生在他身上了。

孩子最反感父母的行為是什麼?

很多父母看到這裡會感到不解,不就是唠叨幾句嗎?至于離家出走嗎?事實上并不是隻有打才會傷害孩子。很多唠叨的話在大人看來隻是随口一說,殊不知早在孩子的心裡插上了很多把刀子,壓死駱駝的從來都不是最後一根稻草。而是每一根稻草,網絡上有一個調查,問題是你在什麼時候最反感自己的父母?呼聲最高的居然是父母唠叨的時候。

看到這裡很多父母可能會感覺到傷心,會覺得我的唠叨也是為了孩子好,但是我們必須接受的現實就是這樣,無效的溝通并不能夠解決問題。反而會激化沖突,很多人問:怎麼做才對呢?我有三個建議給到那些愛唠叨的父母。

首先,我們要自己克制焦慮。情緒是會傳染的,父母的焦慮也會直接影響到孩子。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長規律和節奏,父母對孩子的舉動過于幹預的時候,隻會妨礙孩子的成長。

孩子最反感父母的行為是什麼?

其次,我們需要讓孩子發揮自主權,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作為父母不要急于沖鋒陷陣,急于幫孩子掃清障礙,而是應該給予孩子更多的信任,嘗試讓孩子自己做決定。比如讓孩子自行決定寫作業的時間,在家庭事務上也可以多征求孩子的意見,讓孩子明白自己也是家庭的一員,他的意見和觀點也會得到尊重。

第三就是放大孩子的優點,這個也是至關重要的,父母一定要學會用放大鏡去看孩子的優點,并且給孩子正面的回報,沒有完美的孩子,隻有苛責孩子不夠完美的父母,其實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閃光點,我們不要把眼光放在孩子沒有做到的事情上,而是要去鼓勵孩子多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懂得欣賞孩子的優點。認可他的努力和進步。

作為父母我們都是發自内心地希望孩子變得更好,我們一切舉動的出發點都是充滿愛的關心,但是這樣的關心如果不小心越線了,那就會變成赤裸裸的傷害,我們給孩子最大的愛就是不要以唠叨之名剝奪他們自己成長的機會。溫柔且堅定的引導,耐心不苛責地溝通都是我們父母的必修課。我們也都是第一次扮演父母的角色,所有也需要不斷地學習,因為養育孩子是我們一生的功課。

關注我,智慧育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