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時代的“杠精父母”怎麼一步步毀掉自己的孩子(值得深思)

新時代的“杠精父母”怎麼一步步毀掉自己的孩子(值得深思)

有個孩子給我分享了這樣一個生活瑣事,在一次逛花園的時候,小孩對媽媽說這個黃色的花真好看。他媽媽立刻回複說:我覺得藍色的好看,黃色的有點土裡土氣的。小孩反駁說你上周還買了一件黃色的衣服的時候。這個媽媽又說:我買那件衣服是因為款式好看,而不是顔色,如果換成其他顔色會更好看。

新時代的“杠精父母”怎麼一步步毀掉自己的孩子(值得深思)

網絡有一個熱詞是“杠精”,而上面的這位媽媽,我稱之為“杠精媽媽”,那你是不是“杠精父母”呢?自己先對号入座,因為這些父母有一個重要的标簽就是“正确且唯一”,他們看似在和周邊的人進行探讨,其實就是想要佐證自己是“正确且唯一”的。或許這些家長還在津津樂道的時候,卻不曾想自己在正确育兒的道路上越走越遠,螢幕前的你是不是這樣的呢?想要鑒别自己是否是“杠精父母”的還可以思考一下,自己是否在父母這個角色上總想着赢。如果是,那麼你就離“杠精父母”不遠了。

新時代的“杠精父母”怎麼一步步毀掉自己的孩子(值得深思)

而作為“杠精父母”的孩子是非常難受的,在長期被壓制的溝通中,思維會逐漸變得受限,做事謹小慎微,做任何事都需要看父母的臉色,導緻最後失去自我。這些孩子長大了,要麼沒有主見,要麼會變得和家長一樣,喜歡控制别人的人生。因為父母總想着赢,總是證明自己是“正确且唯一”,就不斷給孩子标榜着自己就是天花闆,孩子将永遠無法超越你,變得比你強。換句話說,這樣的模式就是你自己不斷地在欺負自己的孩子,将自己的孩子推進深淵。

我相信多數的父母都不願意這樣,那麼當要出現和孩子杠的時候,我們應該怎麼做呢?首先我們要了解孩子的認知水準和能力範圍,包括幼兒時期孩子的識别能力、語言能力,了解他們是否具備和你比較的能力。比如說很多父母讓3歲小孩隻能看5分鐘手機或者電視,但是各位父母,孩子的時間知覺是在6歲以後才會逐漸發展起來的能力。5分鐘對于三歲的孩子來說和半個小時一樣 一個小時沒有差別。其次我們在和孩子讨論的時候要先聽後說,等孩子發表完自己的看法後我們再說,争取隻做一輪發言。也就是我們就一個問題和孩子讨論的時候盡量做到自己隻發表一次自己的觀點,剩餘的機會都留給孩子。最後就是克制自己想赢的心,輸赢關系是最糟糕的親子關系,隻有通過合作成為彼此成就的關系才是最美的親子關系。

新時代的“杠精父母”怎麼一步步毀掉自己的孩子(值得深思)

我們在生活中不斷切換着角色,那麼父母的角色想要得到肯定,一定你看這個孩子培養得真好。是以,在不斷成就孩子的過程中,其實你才是最大的赢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