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起亞Bongo微卡的第三代産品 一款被刻意抹去的車型

如果說起亞的大型車輛來自日本三菱,那麼中小車型就來自馬自達。之前說的亞細亞AM825巴士來自馬自達泰坦巴士車型,而今天說的車型來自馬自達Bongo系列的微卡版。這輛2003款屬于該系列第三代車型,不過被官方刻意隐藏了,第四代反而叫起亞Bongo III,看完介紹可以一起讨論。

起亞Bongo微卡的第三代産品 一款被刻意抹去的車型

2003款起亞Bongo微卡

這款車型是1980年在南韓推出的,除了起亞Bongo之外還曾經被稱為起亞K系列或起亞Pregio,從名字就可以知道技術來自日本馬自達。其第一代車型與馬自達20世紀80年代的Bongo可以說是完全一樣,之後不停更新也有了一些自己的元素。

起亞Bongo微卡的第三代産品 一款被刻意抹去的車型

第一代起亞Bongo

起亞Bongo微卡在1980年推出後于1997年推出了第二代,此時車輛被稱為Bongo Frontier(邦戈邊境),第二代車型是起亞的第一款後驅卡車。今天介紹的屬于第三代車型,是2000年至2004年間生産的,而從2004年至今的屬于第四代車型。

起亞Bongo微卡的第三代産品 一款被刻意抹去的車型

1987版馬自達Bongo

車輛在歐洲和南美被稱為起亞K系列,在巴西巴士版被稱為起亞Best A,當地人更喜歡稱其為"Besta"。這款車的生産基地共有三個,分别為南韓光州工廠,專門生産右舵駕駛車型的印度尼西亞工廠和專門生産左舵駕駛車型的厄瓜多工廠。經過兩代發展,第三代車型已經基本與馬自達Bongo區分開了,但整體風格還是能看到馬自達的影子。

起亞Bongo微卡的第三代産品 一款被刻意抹去的車型

平頂單排駕駛室的傳統造型,車頭頂部兩角做了柔化處理。單塊前擋風玻璃隻能說相對寬大,但考慮車輛高度肯定夠用了。搭配的兩個底置大擺臂雨刮器是個驚喜,這款車的後視鏡均安裝在車頭,同時向兩側外擺,左側駕駛位靠後,右側副駕駛的向前探出。

起亞Bongo微卡的第三代産品 一款被刻意抹去的車型

斑駁的前臉中部是起亞車标,下方外橫紋内豎欄的進氣格栅比較有意思。格栅兩側車燈才是重點,覆寫拐角的傾斜燈罩搭配被遮擋上邊沿的圓形大燈,這小眼神絕了。還有下方黃色轉向燈的“眼袋”,設計師是個天才。最下方前凸的保險杠可以整體作為輔助登車踏闆,前方中部帶有镂空兩側配内嵌車燈。

起亞Bongo微卡的第三代産品 一款被刻意抹去的車型

車輛左側

駕駛室前臉帶有坡度呈子彈造型,側面下探的L型車窗馬自達風格濃厚。從車門上“4WD”的塗裝可以知道這是輛四輪驅動微卡,駕駛室與車身之間有空間,空濾系統靠近左側友善更換維護。

起亞Bongo微卡的第三代産品 一款被刻意抹去的車型

車身右側

備胎在空間靠右側位置友善取用,整體車身鏽迹斑斑并未得到保護。車架左側是電池,右側為金屬油箱。

起亞Bongo微卡的第三代産品 一款被刻意抹去的車型

打開駕駛艙車門,軟包的車門内側帶有音響和儲物槽。電動車窗的控制器被安裝在車門扶手上,A柱帶有輔助登車把手,内嵌的一級登車踏闆被車門保護。直接安裝在前輪上的單排座椅仍然帶有調節功能。

起亞Bongo微卡的第三代産品 一款被刻意抹去的車型

帶水杯槽的車門扶手

起亞Bongo微卡的第三代産品 一款被刻意抹去的車型

内飾整體為灰黑搭配,四輻式方向盤中間起亞logo非常明顯,前方為精巧布局的中控台。由于微卡駕駛室内空間不大,中控台并未做環抱式設計,但内凹的儀表盤還是有那麼點感覺。左側空調口右側多功能區的布局比較正常,1+1+2的三個圓形機械儀表盤有點意思。

起亞Bongo微卡的第三代産品 一款被刻意抹去的車型

儀表盤特寫

起亞Bongo微卡的第三代産品 一款被刻意抹去的車型

多功能區比較精簡

起亞Bongo微卡的第三代産品 一款被刻意抹去的車型

前排座椅下方是搭載的2957cc起亞4缸J系柴油發動機,最大功率為150馬力。車輛搭配帶分動器的5擋手動變速箱,最大總重量為3.085噸。

起亞Bongo微卡的第三代産品 一款被刻意抹去的車型

擋把和分動器

起亞Bongo微卡的第三代産品 一款被刻意抹去的車型

邊梁式車架采用了圓柱形橫梁,前輪為獨立式懸架後輪為多片鋼闆彈簧懸架,制動采用盤式刹車系統。

起亞Bongo微卡的第三代産品 一款被刻意抹去的車型

車尾帶有可以自動打開的後蓋闆,底部保險杠帶有拖車挂鈎,這輛車的尺寸為長4540mm、寬1750mm、高2040mm。看完你有什麼想說的,或者是想了解哪些品牌車型,歡迎留言蓋樓告訴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