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王傳福斬斷燃油車,比亞迪“緊咬”特斯拉

王傳福斬斷燃油車,比亞迪“緊咬”特斯拉

王傳福這次來真的了。

4月6日,比亞迪汽車宣布,今年3月開始,停止燃油汽車的整車生産,并稱未來将專注于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業務。

這也意味着,比亞迪成為全球首個全面停産燃油汽車的傳統車企。不得不說,論改革的魄力和決心,老王在大佬圈那真是數一數二。

為何比亞迪能有這樣的勇氣?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的增長趨勢能一直保持下去嗎?

不久前,王傳福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演講說道:“新能源汽車對燃油車的替代,隻會快,不會慢。我們都經曆過公交電動化曆程,越是到最後,變革的速度越是超出想象,私家車也是一樣。”

看來,王傳福想抓住這波變革。但比亞迪雖然在銷量上目前有趕上特斯拉的勢頭,但在智能化和高端化上依然與之存在較大差距。

01

全面電動化

比亞迪宣布停産燃油車,其實并不讓人意外。老王這兩年已經多次在公開場合,呼籲國家禁止燃油車。

并且去年6月也曾傳出比亞迪要停售燃油車的消息,但也許是時機不成熟。比亞迪當時回應稱,“目前沒有此計劃,市場及消費者有需求,合作夥伴、經銷商有需求。”

在新能源汽車技術尚未發展完全,燃油車仍占據汽車市場主流的情況下,如此果斷地停産燃油車,比亞迪的行為似乎透出一股壯士斷腕的悲壯。

但回顧比亞迪過去幾年的銷售情況,我們就會發現,比亞迪這波操作其實是一個打魚不成,轉而做起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的故事。

如今很多人對于比亞迪的印象是新能源汽車的大戶、銷量冠軍,但其實在2017年時,比亞迪新能源車銷量占比大約隻有16%。

比亞迪當年最暢銷的車型也和新能源沒半點關系,當時賣得最好的是初代車型燃油車F3,那一年賣出了11.1萬輛。

雖然單車資料不差,但當年比亞迪的總銷量大概在34萬輛左右。這個數字和吉利的120多萬輛、長安的100多萬輛比起來,完全不在一個量級。哪怕和當年的上汽、廣汽做對比,也有10多萬輛的差距。

2017年的比亞迪銷量普普通通,遠沒有現在銷量冠軍的風光,而且是以燃油車為主力。

之後的3年,比亞迪在燃油賽道繼續推進,陸續釋出了多款燃油車。2018年,比亞迪連推唐二代燃油版和秦燃油版兩款新車,但銷量都很慘淡。

2019年7月,比亞迪又推出燃油車宋Pro。這款車上市後月銷量一度破萬,2020年銷量超過10萬輛,被視為比亞迪燃油車崛起的代表。

由于宋pro銷量的優秀表現,在這一年,比亞迪新能源車銷量的占比從2019年的44%倒退到了39%。

賣得好,當然要乘勝追擊。2020年6月,比亞迪又釋出了宋plus燃油版,隻不過這次市場反應平淡,銷量平平。而這,也是比亞迪推出的最後一台燃油車。

顯然,馬上要全面停産燃油車的比亞迪,僅僅在兩年之前還在以燃油車作為主力,甚至不惜壓縮新能源汽車的銷售空間。

2021年,拐點突然到來。

這年1月,比亞迪推出了創造性的DM-i超級混動平台,将大功率高效電機用作驅動的主動力。這意味着,電量充足時,DM-i混動是一台純電動車;電量不足時,DM-i超級混動則是一台低油耗的混合動力車。

正是這個全新的系列将比亞迪汽車年銷量推升到了73萬輛,同時把新能源車的銷量占比直接拉到了超過80%。比亞迪内部的新能源造車之勢,徹底爆發。

2021年比亞迪汽車燃油車銷量僅為13.6萬輛。今年1月和2月汽車銷量共計18.56萬輛,其中燃油車5049輛,算是徹底式微了。

這種發展形勢下,比亞迪選擇放棄燃油車生産,似乎也是明智之舉。畢竟想要在傳統車企中脫穎而出,超越長城、吉利等傳統車企,ALL IN新能源汽車是彎道超車的最好機會。

02

比肩特斯拉?

比亞迪3月産銷快報顯示,公司3月汽車總産量為10.67萬輛,同比增長170.06%;銷量為10.49萬輛,同比增長179.78%,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為10.49萬輛。

2022年一季度,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28.63萬輛,同比增長422.97%。比亞迪3月燃油車産銷量均為零,這意味着公開資料中第一季度,燃油車累計銷量依然是5049輛。

在單車銷量上,今年一季度,特斯拉全球共計傳遞超31萬輛,比亞迪與之差距不到3萬輛。

馬斯克此前在财報電話會議上表示,2022年特斯拉銷量要增長50%。按照去年93.6萬輛的銷量計算,2022年特斯拉的銷售目标是140萬輛。

比亞迪2022年150萬輛的銷售目标定得比特斯拉高,但憑借如今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近4倍的增長速度,比亞迪在銷售規模上超越特斯拉的可能性也是比較大的。

然而,這并不代表比亞迪就能趕上特斯拉了。比亞迪目前雖然汽車銷量以及營收都在快速增長,但毛利率依然處于較低水準。同時比亞迪目前仍未能實作品牌的高端化,雖然電動化技術較強,但在智能化、自動駕駛等領域依然和特斯拉存在一定差距。

2020年比亞迪汽車的單車均價僅為13.52萬元左右,2021年也不過能達到15.17萬元左右。低價對應的是低毛利率。

2021年比亞迪汽車、汽車相關産品及其他産品的毛利率隻有17.39%,同比下降了7.81%。而特斯拉2021年汽車業務毛利率達到29.3%,同比還增長了3.7個百分點。

比亞迪毛利率下降的一個很大原因,是原材料及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上漲。這是目前汽車行業普遍面臨的問題。

成本上漲,毛利率下降,也讓比亞迪出現了增收不增利的現象。2021全年,比亞迪實作營收2161.42億元,同比增長38.02%;但淨利潤卻隻有30.45億元,同比下滑28.08%。

另一方面,低毛利率也是比亞迪自己的選擇。比亞迪一直奉行“先規模,後利潤”的戰略思路,通過低價快速搶占市場規模。

随着比亞迪銷量已經占據一定的市場規模,比亞迪也開始在謀求高端化布局。

2022年1月21日,比亞迪官方釋出消息稱,“因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以及新能源購車補貼退坡等影響”,比亞迪王朝網和海洋網相關車型的售價将于2月1日上調1000元-7000元。

比亞迪今年也透露,将于2022年上半年推出定價在50萬-100萬元左右的高端産品。

但能否成功實作高端化,像特斯拉一樣提升毛利率,還有待考驗。

在智能化上,比亞迪和大多數傳統車企一樣,發展較為落後。比亞迪2021年年度報告網上說明會上,投資者提問王傳福“比亞迪的自動駕駛何時能追上或者超越特斯拉?”

王傳福回應,“公司将持續加大汽車智能化的開拓力度,從感覺、決策、執行三方面,積極探索與國際間不同專業領域夥伴進行合作”。

也就在前不久,比亞迪選擇百度為其智能駕駛供應商,雙方在智能駕駛等領域展開合作。

種種舉措,我們可以看到王傳福全面進軍新能源的決心。然而未來,道阻且長。

作者 | 廖弘陽

編輯 | 可兒

來源 | 車圈能見度(CarVisibility)

EDN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