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如何幫助孩子化解同侪間發生的的沖突

如何幫助孩子化解同侪間發生的的沖突

相信很多父母都有過這樣的經曆,那就是孩子高高興興地去上學,回到家之後卻一副受氣包的樣子。

父母仔細詢問才發現原來是孩子和别人發生了沖突。

當孩子與其他同學爆發沖突時,父母應該怎麼做?應該用什麼樣的方式去應對這種沖突,是無條件支援孩子,還是先讓孩子道歉?

父母不同的價值取向會決定孩子的發展方向,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他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朋友家大寶自從上了幼稚園之後,就和别人起了一些沖突。

後來在和老師交流了解之後發現原來是孩子因為玩具才和别人進行沖突,而老師也勸我這些事情讓孩子自己解決,父母不要太過幹預,那麼孩子為什麼會爆發沖突?

01

孩子之間爆發沖突的原因

原因1、孩子發育不成熟

要知道孩子的行為是由他們的大腦控制的。

如果孩子大腦年齡比較小,那麼負責控制情緒行為的“杏仁核”并沒有發育成熟,就有可能導緻孩子做出一些出乎意料的行為。

例如,如果孩子在和别人因為某些事情爆發了沖突時,孩子在面對對方散發出的危險氣息的情況下,他們會本能地發出情緒反應,做出“攻擊性”行為。

而且這些行為并沒有經過孩子的思考,是一種下意識的反應,這也是孩子大腦發育不成熟的表現,根據研究表明孩子控制行為的前額葉要到25歲才能夠徹底的發育完全。

原因2、孩子性格不同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都有着屬于自己獨特的性格,因為每個孩子的性格和生活環境都不同,是以他們對一些事情的看法和認知也不相同;這就會導緻孩子經常因為一些小事情而發生沖突。

原因3、孩子不去考慮别人的感受

孩子年齡比較小的時候自我認知能力還不全面,在做事情時隻會考慮自己的感受,而不去考慮别人的感受。

兩個看起來玩不得錯的孩子,下一秒就可能會因為一件玩具而産生沖突,這是孩子的自我中心意識在作祟,也是導緻孩子爆發沖突的主要原因。

02

父母處理孩子沖突時可能出現的誤區

誤區1、父母強行讓孩子道歉

當孩子們和同齡人一起玩耍時,他們或多或少的總是會産生一些沖突,因為他們都從自己的角度看待事情。

如果不能達成一緻,很容易發生沖突和沖突,但是有些父母礙于面子總是喜歡讓自己的孩子道歉,這種強迫孩子們道歉的行為,實際上會對孩子産生非常大的影響。

從長遠來看,孩子們會慢慢地拉開與父母的關系,也不再去和同齡人玩耍,性格也會變得内向。

從表面上看,孩子好像變得更聽父母的話,而實際上則是選擇把自己封閉起來。

誤區2、家長偏袒孩子

如果父母總是喜歡偏護自己的孩子,那麼必定會有另一個孩子承受不公平的待遇,一定有一個孩子會被冤枉,這對孩子的心理健康非常不利。

讓孩子們相處得非常不友好,甚至會讓自己的孩子受到其他人的排擠,不願意和自己的孩子做朋友。

有偏見的一方會因為受到“保護”而故意“制造麻煩”,沒有偏見的孩子會慢慢地把自己關起來,把自己關在自己的世界裡,而不是向他人解釋和與他人交流。

03

父母應該怎樣對待爆發沖突的孩子

第1、不要立即幹涉,要學會觀察

孩子們之間會有沖突,但大多數時候,這些沖突隻是暫時的,明明上一秒還在争吵的孩子下一秒就和好如初,這是非常常見的現象。

如何幫助孩子化解同侪間發生的的沖突

因為在沖突中,孩子們會互相了解。

隻要孩子做出一點讓步,就能讓這場沖突平息下來。

是以不要在意孩子之間的小沖突。

給他們時間,給他們一些機會,讓他們自己解決問題,這是最合适的方式。

通過這種方式,他們可以積累自己解決問題的經驗,進而避免步入社會之後與别人發生沖突。

第2、引導孩子們看到積極的一面

當兒童發生沖突時,許多孩子會為了自己的利益歪曲事實或逃避懲罰。

在這個時候,父母不要立即對孩子進行批評責罵。

相反,要應該分析事情的原因以及孩子的立場,對于逃避責任、歪曲事實的孩子,父母要學會對孩子進行批評。

讓孩子們知道是不好的行為。

隻要父母正确引導,即使孩子表現不佳,他們也會在父母的指引下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第3、讓孩子自己處理

當孩子與他人發生争執時,如果雙方都不願意承認自己的錯誤,并且認為自己是合理的,父母可以引導他們以和平的方式解決。

例如,讓他們冷靜下來,分别表達自己的觀點,最終以雙方都能接受的方式解決問題。

父母應該學會放手,鼓勵孩子自己解決問題,相信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事實上,往往是他們自己能解決的小問題導緻了孩子之間的争端。

在生活中,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與别人産生沖突,生活不會随着孩子的成長而發展,不可能一切都按照孩子的意願改變,也不可能每個人都以孩子為中心。

作為父母,我們需要做的是教會孩子正确面對和處理“糾紛”,并在“糾紛”的過程中慢慢調整和完善自己。

|箴言22:6|

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