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車麻煩,賣車難。

頭圖來源 | 視覺中國
“太可惜了”,得知寶沃汽車申請破産清算的消息後,這是寶沃車主劉華的第一反應。
4月8日,北汽福田釋出公告稱,由于北京寶沃财務枯竭,确實無力清償到期債務,并且資産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北京寶沃于2022年4月8日召開臨時股東大會,決議依法申請破産清算。這意味着,這個曾号稱跻身德系“BBBA”之列的“傳奇品牌”,還是走向了隕落的結局。
早在申請破産之前,受困于債務問題,寶沃不僅停産,其在全國範圍内的銷售網點也陸續撤店不再銷售。曾經在北京地區的多家寶沃4S店,早已人去樓空,個别線下店也已變為其他品牌的售後服務中心。
北京寶沃4S店已經人去樓空 來源:未來汽車日報
事實上,從2019年到2021年,在資本的助推下,一路高歌猛進的汽車業成就了王者,也有人曆經洗牌落得敗局。從傳統汽車品牌衆泰、東風裕隆、華晨汽車,到新造車玩家博郡、前途。
當車企站在破産邊緣,或是已經倒下,這也意味着“終身質保”、“免費保養”的官方承諾全都蕩然無存,由此帶來的影響除了售後體系外,還會波及到整個二手車市場。
對于萬千“無辜”車主來說,自此也陷入了修車難,賣車更難的兩難困境。
被割韭菜的人
劉華還記得2017年長達5個多月的選車過程。幾乎每個周末,自己和家人都會出現在各個品牌的4S店,“上至漢蘭達,下至捷達,中間區間的萬騰、途觀、CR-V我全都試駕過,太糾結了。”
經過全家人的層層篩選,漢蘭達與途觀兩款車型最終進入了“決賽圈”。不過在11月參加廣州車展時,劉華見到了自己一直饒有興趣的寶沃BX7,之前苦于當地沒有4S店,他隻能“雲試駕”。
一番比較過後,寶沃憑借親民的價格勝出,劉華以20萬元出頭的價格就地提車,“過程很寒酸,連提車儀式都沒有。”
劉華的寶沃BX7 來源:受訪者供圖
如今雖然由于油耗高、故障頻發、保值率低,納智捷被戲稱為二手車商看到都要顫抖的品牌。但早在2013年,因為配備了中控大螢幕、座椅自動調節、全車7個攝像頭、倒車輔助等功能,在家人的極力推薦下,李哲還是購入了納智捷大7。
他還記得,彼時納智捷在當地的第一家4S店開業不久,吸引了不少消費者前來試駕、下單。“我跟父親逛了下店門口的小車展就下單了,全款24萬直接提車。”
時至今日,那輛納智捷大7仍然停在李哲家樓下,“我就是網上所說的被割韭菜的人吧”,李哲如此自嘲道。即便家中多了一輛Smart作為代步,但由于新疆冬天下雪較多,“小車沒有雪地胎,還是得留一輛SUV冬天開。”
李哲表示,自己并非沒有動過賣車的念頭,但是除了在市區開起來油耗比較高(每百公裡13L)的缺點外,車輛也沒有太大的問題,是以最終還是決定留下來,和另一輛代步車換着開。
用車至今五年時間,劉華發現,自己的寶沃BX7除了後輪傳感器進行更換、發動機加裝品質塊以外,并無大問題。這也成為他對寶沃的結局感到可惜的原因,“品質過得去、價格親民,但這樣被水軍擊敗,還輸得如此狼狽,實在可惜。”
而在另一位自稱“韭菜頭子”的寶沃車主王宇看來,寶沃倒下的原因并不是因為産品本身,“車輛三大件還是比較紮實的,是以(倒閉原因)就是當年過度宣傳的負回報”。
2017年,他以落地25萬的價格購入BX7四驅旗艦版,如今除了一些小剮蹭,王宇的愛車還沒有真正大修過。
為修車,車主另辟蹊徑
車企倒閉,4S店紛紛關門撤店,影響傳導至使用者,首當其沖的是車輛維修保養問題,但這些車主們似乎并無預期中的焦慮與擔心。
事實上,早在4S店關閉之前,以李哲、王宇為代表的一批車主就已經抛棄了官方提供的售後服務。
用車兩年多後,李哲的納智捷大7保險杠曾經在一次倒車中受到損壞,經過4S店評估後,維修費用高達2000元。他随即選擇自己維修,“淘寶買花費300,自己就能直接裝”。自此以後,李哲便很少再去官方4S店了。
而日常需要更換的零部件,當地個體維修店就能滿足。對于車輛需要的特殊零件,李哲表示4S店也需要從其他地區調貨,是以個體維修店也能通過下訂單調貨解決。“是以本質上在哪裡維修保養并無太大差別,甚至個體店還能比4S店便宜不少。”
與李哲早就脫離4S店不同,作為“省心派”,一直以來,劉華的車輛保養、零部件更換全都依靠官方4S店。是以剛聽聞寶沃撤店的風聲時,因為官方沒有進行任何告知,他為此感到一絲憤怒和擔心。
劉華還記得,當時車輛在外地發生了事故,觸發了自帶的SOS功能,根據指引他聯系到最近的一家4S店,但對方告知他,店裡已經不再提供任何售後服務,“他們讓我随便找個地方補胎就好,事後我才在社交平台确認了寶沃停産的消息。”
起初,對于自己後續的用車問題,劉華感到十分擔心。“核心配件要更換怎麼辦?雖然大部配置設定件可以用大衆車型的部件替代,但萬一沒有呢?”
之後,一位從事維修工作的朋友的回答緩解了劉華的焦慮,“他告訴我隻要不是嚴重實體性損壞,什麼問題都可以維修,汽修行業是完全市場化的,沒必要糾結是不是官方4S店。”
汽修店寶沃專屬售後人員宣傳活動 來源:受訪者供圖
在這些車主的經驗中,維修需要另辟蹊徑,但遠沒有到無路可走的地步。
以北京地區為例,不少連鎖汽車城、個體維修保養店都表示,目前停産車型中大部分零部件都有同質替代品,隻是根據零部件的不同,需要等待一周到一兩個月不等的調貨時間。
即便申請了破産,目前仍有寶沃售後保養門店營業。在位于北京東南五環汽車城内的一家汽修店,牆上仍赫然挂着寶沃汽車的品牌标志。
店内人員表示,雖然整個門店是負責各種品牌車型的維修保養工作,但也設定專門人員為寶沃車輛提供基礎保養修理工作,甚至還會不定期舉辦專屬寶沃車主的優惠活動。
修車麻煩,賣車更難
車企停産、破産清算所帶來的蝴蝶效應不僅會影響到車主,最終還會波及整個二手車市場。
在二手車市場中,因為承受不了虧本買賣,一些車商絕不經手停産車型。而那些有一定規模,以BBA、兩田等熱銷車型為主的車商們,并不完全拒絕停産車型,但也主要是散戶之間進行買賣。
對于大批量經手停産車型的車商來說,散戶隻能算九牛一毛,和當地經銷商、廠家對接,從轉銷其他同行車輛中獲得利潤才是關鍵所在。
廣東二手車商張遠屬于第二種。“沒有賣不出去的車,隻有賣不出去的價格”是他做二手車生意堅信的準則,原因有二:價格誘人、各有所需。
處理停産車型,張遠再熟悉不過了,“一定要低價收車,車主愛賣不賣。”在他看來,經手廉價國産車,隻要車主撐不住最終松口,等待自己的就是不錯的利潤。
張遠透露,他曾收過衆泰T500,永源飛碟等車型,利潤平均在7000-10000元左右。而BBA、兩田等車型,“雖然好賣,修起來費用可怕”,同時這類車型收車價更加透明,利潤太薄,積壓久一點就會擊穿成本價。
二手車行 來源:未來汽車日報
另一位二手車商吳中恒表示,通常一輛車的中轉周期為4-6個月,寶沃、納智捷這些品牌并不受停産的影響,反而因為議價能力不高更好賣,“按照收車價,稍微加1000-2000元就挂出去賣了,稍微多加點可能會變得難處理。”
雖然利潤不算高,但今年以來,吳中恒已經經手賣掉了4輛寶沃汽車。他透露收車時,車主要價略高一點,車商就會拒絕,“決心賣車的車主就算當時不願意,最終也還會找到我們。同行們都低價收,車主沒有其他選擇。”
但即便如此,吳中恒還是無法完全避免虧本買賣的出現,“這類車算冷門車型,大多數客戶都想撿便宜。”畢竟,像張遠一樣,能以不足萬元的價格收車的車商是極少數的。在頗具規模的二手車市場中,如吳中恒一樣做少盈多虧買賣的才是大多數。
盡量壓價收取停産品牌車型已經成為二手市場公開的秘密。在這樣的環境下,車主們隻能向車商妥協,在為數不多還願意收車的車商中做出選擇。
納智捷車主唐毅“有幸”得以将處理車輛的繁瑣過程交由他人完成。唐毅表示,2018年自己在換車購買雷克薩斯時,4S店銷售主動幫自己尋找途徑處理那輛納智捷U6,“最終銷售忙活了一個多月才找到願意收車的車商,為了我這一單也是夠辛苦的。”
而在多次遲疑過後,聽到二手車商如今能夠給出的報價,李哲和王宇則徹底放棄了賣車的想法。“有點後悔沒早賣掉,20多萬的車壓到5萬以下,我不能接受。”李哲表示。
“韭菜頭子”王宇似乎早已知道結局,車輛是否保值也不再是個問題,“等年檢完就去改裝ECU和排氣系統,刷個300匹,400牛米。”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劉華、李哲、王宇、唐毅、吳中恒、張遠均為化名。)
作者| 崔秋陽
編輯| 王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