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都在說技術進步,國産卡車要成為世界一流,還有多遠的路要走?

前段時間我寫了篇文章《被歐美放棄,俄羅斯卡車市場的困境,是中國卡車企業的機會嗎?》,提到中國卡車要攻取俄羅斯市場需要解決的一些問題。因為篇幅有限僅就俄羅斯的情況提了一些看法,其實有個更深層次的問題值得探讨——“中國卡車要成為世界一流還有多遠的路要走?”

都在說技術進步,國産卡車要成為世界一流,還有多遠的路要走?

在探讨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需要明确一個問題“何謂一流”?在我看來,中國卡車要成為世界一流,核心名額就一個:中國卡車能否像歐卡、美卡、日卡那樣被認可為一個“流派”。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雜糅全球各家流派的中國卡車,工具屬性遠勝品牌屬性。說難聽一點,國外買中國卡車的使用者“圖便宜”勝過“圖口碑”。這是個很尴尬的現實,抛開起步晚這一客觀原因,阻礙中國卡車成為世界一流的原因還有很多,就此,我大緻歸納為以下三點:

都在說技術進步,國産卡車要成為世界一流,還有多遠的路要走?

品質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其實,單看配置參數,中國卡車與歐卡等知名品系相比差距并不大。但一到穩定性、可靠性、耐久性這些方面,中國卡車就漏了怯。這其中造車态度是個很大的問題,比如線束包紮不到位、螺絲栓的不夠緊等等。由此造成的後果就是中國卡車小毛病多,這點國内養車的朋友應該會深有體會。

都在說技術進步,國産卡車要成為世界一流,還有多遠的路要走?

另一方面我們也不能脫離國内整體工業實力相對落後這個大環境,在加工工藝和材料方面中國卡車确實“技不如人”。而這個問題隻能通過發展,依靠時間來解決。相較而言改變造車态度會更容易。

都在說技術進步,國産卡車要成為世界一流,還有多遠的路要走?

國際化經驗不足。

歐美日國家的廠商普遍都有幾十年的國際化經驗,而中國卡車真正批量出口走向世界也就是最近十幾年的事情。中國卡車廠商不單是國際化經驗匮乏,相關人才儲備也不足。這裡有個案例很能說明問題:

都在說技術進步,國産卡車要成為世界一流,還有多遠的路要走?

國内某卡車企業,十幾年前出口過一批重卡到中東A國(以下簡稱A國),前期靠着極高的成本效益出口量一度達到了四位數。不過第二年口碑就崩盤了,因為那一批的重卡刹車大面積出問題。為什麼同樣性能的重卡在國内就沒有出問題,在A國就出問題了?原來A國的沙漠氣候既幹又熱,加上當地的司機開車很“野”,适合國内的刹車系統在A國根本扛不住。

都在說技術進步,國産卡車要成為世界一流,還有多遠的路要走?

難道那家卡車企業沒有去A國做過調研嗎?人家還真做過,但是去調研的人很少,很多資料都是A國當地經銷商給的,加上交貨期趕得緊。在資料不準、調研不充分的情況下,該廠家就匆匆将重卡出口到A國,最終遭遇重大挫折,連帶重創了中國卡車的聲譽。相比之下歐洲卡車企業無論是在适應性開發,還是車型驗證、市場調研方面都做的極為嚴謹紮實。

都在說技術進步,國産卡車要成為世界一流,還有多遠的路要走?

現在回頭來看當時那家卡車企業但凡有個專業人士來指導或者學習一下歐洲卡車企業的經驗,也不會犯這種錯誤。可惜沒有如果,有些“學費”得交,隻是交多交少的問題。

行事風格有問題。

大陸經濟經過40多年的高速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同時也形成了一股“浮誇風”。什麼都追求規模,什麼都求快。于是我們就能看到很多中國卡車廠商在出海之後,慣用“低價”這一殺手锏去迅速攻占市場擴大規模,但售後服務往往又跟不上,早些年經常出現“管賣不管修”的情況。給國外的經銷商和客戶帶來了很大的損失,有些國家的使用者直接評價中國卡車壞了就是一堆廢鐵。話雖難聽,說的卻是實情。這幾年售後服務開始為中國卡車廠商所重視,情況在逐漸改善,不過仍舊有很長的路要走。

都在說技術進步,國産卡車要成為世界一流,還有多遠的路要走?

在很多國家中國卡車已經将日韓卡車幹挺了(現階段海外我們的直接競争對手是日韓卡車),卻往往陷入中國品牌互相傾軋的亂局當中。低價、簡配、惡意中傷這些低劣的手段都用到了自家人身上。這點真的特别痛心,一群不團結的中國卡車廠商,怎麼可能維護的好中國卡車的形象。并不是所有中國卡車廠商都有資格去做出口業務,這也是我一直呼籲國家建立卡車出口白名單的原因。對那些刀口向内的廠家,真的要好好進行整治。

都在說技術進步,國産卡車要成為世界一流,還有多遠的路要走?

某些中國卡車廠商的短視和“小聰明”危害同樣很大,這裡也有一個非常經典的案例:某東南亞B國(以下簡稱B國)法律法規不夠健全,國内某卡車廠商出口到B國的卡車大打政策擦邊球。給卡車預留了很大的“改裝餘量”,并且在銷售的時候明裡暗裡的宣傳自家産品的“超載能力”,将國内這種不良之風帶到了國外。結果該品牌的卡車因為超載出交通事故、壓垮橋梁,頻頻登上B國的電視新聞,被惡評為“道路殺手”。不僅影響自家品牌形象,也讓B國媒體攻擊中國卡車有了口實。這種隻注重短期銷量,不注重長期品牌形象建設的行為,時至今日在中國卡車出海的過程中仍然很常見。

都在說技術進步,國産卡車要成為世界一流,還有多遠的路要走?

差的也許隻是态度

我在開頭提到的那篇文章中說過,以今時今日中國卡車的技術實力和品質,本不應該在世界範圍内享有如此低的評價。但現實是中國卡車的“風評”确實不高,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為過去犯的錯誤在買單。建立好形象很難,要毀掉卻很容易。

都在說技術進步,國産卡車要成為世界一流,還有多遠的路要走?

我一直想不明白,南韓卡車性能和配置都不如中國卡車,卻能比中國卡車賣的貴(普遍貴30-50%),不就是因為南韓卡車的售後好一點,穩定性和耐久性好一點嗎。這對如今的中國卡車而言,要追上去真的不難,要的不過是态度和決心。眼下國内卡車市場内卷如此嚴重,出口成了中國卡車廠商的必由之路,是時候好好考慮形象的問題了。

文/堅持向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