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超10萬人資料:人工甜味劑可能增加患癌風險

與糖不同,甜味劑作為一種“甜蜜”的隐形替代品,常常悄無聲息地潛伏在各類食品中,比如無糖食品、燒烤,甚至藥品。

雖然這種“特殊糖”能減少添加的糖含量,但它的安全性一直備受争議。近日,法國研究發現,一些人造甜味劑或增加緻癌風險。

超10萬人資料:人工甜味劑可能增加患癌風險

《生命時報》(微信内搜尋“LT0385”即可關注)采訪專家,解讀甜味劑背後的安全真相,并教你幾招科學健康吃“甜”。

受訪專家

解放軍總醫院第八醫學中心營養科主任 左小霞

美國普渡大學農業與生物工程系食品工程博士 雲無心

新研究:甜味劑或增緻癌風險

近日,發表于美國《公共科學圖書館·醫學(PLOS Medicine)》期刊的一項研究表明,某些人造甜味劑或與癌症風險增加有關。

超10萬人資料:人工甜味劑可能增加患癌風險

該研究由巴黎第十三大學完成,通過對102865名法國成年人資料分析,并從24小時飲食記錄中收集關于人造甜味劑攝入量的資料。根據平均7.7年随訪期間收集癌症診斷資訊後進行統計分析,以調查人造甜味劑攝入量與癌症風險之間的關聯。

研究調整了包括年齡、性别、教育、體育活動、吸煙、體重指數、身高、随訪期間的體重增加、糖尿病、癌症家族史,以及能量、酒精的基線攝入量、鈉、飽和脂肪酸、纖維、糖、全麥食品和乳制品等一系列變量。

資料顯示,與不食用人造甜味劑的人相比,攝入大量人造甜味劑,尤其是阿斯巴甜和安賽蜜的參與者整體癌症風險更高,風險比為1.13(風險增加13%),其中乳腺癌、與肥胖相關癌症的風險更高。

超10萬人資料:人工甜味劑可能增加患癌風險

與糖比,甜味劑有兩大優勢

嚴格來說,甜味劑并非某一種物質,而是任何能夠産生甜味而被準許用于食品的物質統稱。

甜味的産生是甜味物質的分子與舌頭上的甜味受體結合,産生神經信号,傳遞到大腦,經過大腦的解析,讓人們感覺甜味。甜味的強弱,與神經信号的強弱有關。

自然界有些分子與受體結合後産生的信号遠比糖強烈,是以被挖掘為甜味劑。隻要一點點,就可以産生足夠甜味。

超10萬人資料:人工甜味劑可能增加患癌風險

大陸多部門聯合釋出的《食品甜味劑科學共識》指出,與蔗糖、果葡糖漿等糖類相比,甜味劑具備以下特點:

甜度高

大多數甜味劑的甜度相當于蔗糖的數十至數千倍不等,是以隻需極少的量就能獲得适宜的甜度。

能量低

甜味劑通常不提供能量或隻提供較少的能量,人們在享受甜味的同時可明顯減少能量攝入。

由于它的血糖反應小,是以可供糖尿病患者及糖功能調節受損者食用。正因如此,甜味劑在食品中通常用量極少,熱量也可以忽略不計。

超10萬人資料:人工甜味劑可能增加患癌風險

細心的消費者可能會發現,食品包裝的配料表上經常會出現多種甜味劑。一些人可能會疑惑,多種甜味劑“疊加”是否會增加食品安全風險呢?

事實上,多種甜味劑搭配使用,主要是為了降低甜味劑的異味。漫長的演化中,人類已經把蔗糖産生的甜味作為純正的甜味,而各種甜味劑分子在與甜味受體結合的時候,産生的甜味與蔗糖不同,往往還會産生一些異味。

比如糖精的甜味不像蔗糖那樣持久,回味有一點金屬味,濃度高了還會有苦味。其他甜味劑,用量比較大時也都多少有一些異味。

安全吃甜的3個建議

比起産生甜味,人們似乎更關注甜味劑的安全性。其實,它并非新興事物,在全球100多個國家有超過百年運用的曆史。

目前全球廣泛使用的甜味劑有數十種,這些甜味劑的安全性,已得到國際衆多食品安全機構的肯定。

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以及歐盟、美國、澳洲、加拿大等國的權威機構均認為:按照相關法規标準使用獲批的甜味劑,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損害。

目前,大陸獲準使用的甜味劑有20種,如阿斯巴甜、安塞蜜、糖精、甜蜜素等。除獲準使用外,大陸還對甜味劑的使用範圍、使用劑量有着嚴格規定。

甜味劑部分替代糖的攝入已是全球範圍内的一種發展趨勢。作為消費者,健康攝入甜味劑的前提一定是選擇正規管道和适合的産品,并做到适度攝入。

無論是糖還是甜味劑,都不能“嗜甜”。要想兼顧口味和健康,建議做到以下幾點:

控制量

很多食物中天然含糖,而“添加糖”是指除了食物中天然帶有的糖分外,在加工過程中額外添加的糖。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控制添加糖的攝入量,每天不超過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内。

超10萬人資料:人工甜味劑可能增加患癌風險

看标簽

大陸法規要求,所有食品包裝上都标注營養成分表,标注能量、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鈉的含量,以及這些營養素占每日參考量的百分比。

一般營養成分表都以100克或者100毫升為機關,可以根據食用的總量輕松計算攝入的能量和含糖量。

小包裝

現在很多商家都推出了低糖的餅幹、汽水、巧克力,有的還推出了小包裝産品,這些是可以過過瘾的好選擇。▲

本期編輯:張宇

等等,右下角點個在看

超10萬人資料:人工甜味劑可能增加患癌風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