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3種家長不太受老師歡迎,老師不會明說,家長要心裡有數

孩子上學後,我們免不了要和老師打交道,從幼稚園到中學,班主任老師,生活老師,任課老師,我們都可能因為孩子的學習生活情況,和對方有溝通和交流。

表妹是一名國小老師,有一次聊天中,我問她“有沒有哪些家長,是你們不太喜歡的。”表妹沉思了一會兒說“有的,在我們的工作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家長,雖然我們知道要對家長一視同仁,但是實話實話,有的家長的确讓老師受不了。”

其實家長和老師之間肯定會存在着理念的偏差,這很正常,但是以下這幾種家長,卻是最難溝通,也最讓老師學校頭疼。如果您不巧也在其中,一定要注意調整和老師的溝通方式。

這3種家長不太受老師歡迎,老師不會明說,家長要心裡有數

指手畫腳型

這類家長,是老師最害怕的。因為這類家長不僅幹涉自己的孩子,還願意幹涉日常教學活動,對老師的教學造成了很大的困擾。

曾經在網上看過一個奇葩的聊天記錄截圖,媽媽不但要求老師給孩子的飯裡面按時按量放芝麻,還要求老師将孩子吃飯的全過程錄視訊。

這3種家長不太受老師歡迎,老師不會明說,家長要心裡有數

我曾有一個朋友做幼稚園老師,有一次她拍了幾張孩子的課間照片放群裡,結果,馬上被幾位家長言語激烈地興師問罪為啥沒自家孩子。從那以後,朋友再也不給孩子們拍照片了。

這類家長很容易将老師和保姆挂等号,要求老師無微不至地照顧自家娃,稍微有一點照顧不到,那就是老師太不負責任,不是言語激烈地斥責就是投訴。

這3種家長不太受老師歡迎,老師不會明說,家長要心裡有數

其次,這類家長還很喜歡在老師的日常教學中指手畫腳。

為什麼講課進度比别的班慢?

為什麼今天沒有國文課?

為什麼今天沒有提問我家孩子?

為什麼作業這麼多?

為什麼今天要做數學題?

總之,老師做的一切在他們眼裡都是不滿意的。

這類家長行為極端,言語激烈,老師們都恨不得繞着走。

這3種家長不太受老師歡迎,老師不會明說,家長要心裡有數

偏袒護短型

表妹班上曾經有個“小霸王”,這孩子很聰明,但是行為上卻有很多的問題,喜歡欺負同學,随便拿别人的東西,動不動就揮拳頭。

有一次,因為和同學發生争執,表妹叫了雙方的家長。沒想到孩子媽媽進辦公室的第一句話就是“肯定不是我家孩子的錯!就是對方孩子不懂事兒”

結果弄得對方家長很生氣,兩家人在辦公室就吵起來了。

表妹無奈地說:“偏袒護短型的家長,每次溝通,全都是學校的問題、老師的問題,别人的問題,就是自己家娃沒問題。”

其實,孩子是非常會察言觀色的,一旦他發現不管自己怎麼做,都會得到父母的偏袒和保護後,他們就會變得肆無忌憚起來。

這3種家長不太受老師歡迎,老師不會明說,家長要心裡有數

這樣的孩子是非常難管理的,不管怎麼說都不聽,怎麼聊都沒有用,油鹽不進。因為在他們眼裡,父母能給我搞定一切。

我們承認這類父母非常愛孩子,但是這種無尺度的溺愛進入到校園中,其實是會毀掉孩子的,孩子将家裡的橫行霸道帶入校園,會影響到孩子的正常社交,影響孩子和老師之間的關系,甚至影響到日常學習上。

這3種家長不太受老師歡迎,老師不會明說,家長要心裡有數

撒手不管型

“我家孩子以後就交給您了”,作為老師,其實非常不願意聽到這句話。因為喜歡說這句話的家長,往往就是“甩手掌櫃”。

在這類家長眼裡,孩子進了學校,他的成長和教育就和自己沒關系了!孩子學習不好,找老師;孩子品質出現問題,找老師,總之,所有的問題找老師就對了。

表妹說,這類家長就像被施了“隐身術”,從孩子上學那一天開始,他就消失不見了。不是在開會,就是在出差,永遠都沒有時間。

然而一旦聯系上他們,家長的态度還特别好,就是不管你說啥,他最後都是一句“那老師您就多費費心”。

這3種家長不太受老師歡迎,老師不會明說,家長要心裡有數

基礎教育品質監測中心副主任胡平平說:“國際上和我們都做過學生分數的檢測,影響它的因素第一個是學生家庭和本人,我們把它們統稱為個體差異,占60%到65%的份額,這是左右分數最大的因素。第二個是區域生态和氛圍,以及區域給教育提供的支援,占20%到25%左右;第三個才是學校,影響隻占10%到15%。”

看到沒,即使孩子進入學校,在他們成長中,最重要的依舊是家庭,是父母,而不是老師!

喜歡當“甩手掌櫃”的家長,其實是喜歡逃避責任的人,他們将孩子推給老師,孩子未來成不成器就都和我無關,都是老師的問題了。

這3種家長不太受老師歡迎,老師不會明說,家長要心裡有數

教育部部長陳寶生說過:家庭教育不到位,學校教育做得再好也無濟于事。

孩子上學後,家長要學會兩件事

一、相信老師、相信孩子

父母越晚放手,孩子越難獨立。我們要相信孩子在學校能和同學和諧相處,能聽從老師的指揮,要相信孩子能處理好自己的事情。

老師的教學經驗比家長豐富,他們知道應該如何調動孩子的學習興趣,如何安排學習任務,家長要對老師有基本的信任,老師才能更順利地安排孩子的學習和成長。

這3種家長不太受老師歡迎,老師不會明說,家長要心裡有數

二、積極配合

作為家長,我們既不能幹涉老師的教學安排,也不能甩手不管,而要有尺度,有底線地做好家庭的配合。

比如培養孩子的習慣,盯好孩子的家庭作業和複習,即使根據老師的建議做好适當的調整和安排等等。

這3種家長不太受老師歡迎,老師不會明說,家長要心裡有數

優秀的孩子,背後離不開家庭和老師的互相配合,雙方積極的溝通交流才能幫孩子找到成長的最佳途徑,是以,家長們,我們不能隻要求孩子優秀,我們同樣也要做一個優秀的家長,才能在孩子的成長助上一臂之力。

這3種家長不太受老師歡迎,老師不會明說,家長要心裡有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