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堅毅是影響青少年發展最重要的品質,如何培養?方法全在這本書裡

文 / 魔斯媽媽育兒實錄

堅毅是影響青少年發展最重要的品質,如何培養?方法全在這本書裡

國際著名心理學家Angela Lee Duckworth通過對青少年的品格,包括自制力、堅毅力、溝通能力、反思能力進行多年的研究發現,“堅毅”是影響青少年發展最重要的品質。

在賓夕法尼亞大學,較高的堅毅測試得分可以讓入學成績較差的學生在GPA考試中獲得高分。西點軍校對1200名一年級新生進行入學“野獸訓練營”選拔。最後發現入學分數、情商、智商都與選拔結果沒有太大相關性。最精确的标準,是“堅毅”……大量的案例告訴我們,比起智力、學習成績或者長相,堅毅是最為可靠的預示成功的名額。

堅毅是影響青少年發展最重要的品質,如何培養?方法全在這本書裡

和中國一樣,美國也有很多人認為,要想獲得成功,最重要的是知識儲備和技能儲備。 是以,父母和老師常常把大量精力放在幫助孩子學習知識,訓練技能,獲得學曆上。如今,這一研究大大颠覆了很多父母和教育工作者的認知。

那麼,父母該如何培養孩子堅毅的品質呢?給大家推薦一本書,美國心理治療專家艾麗莎.尼博森寫的《給孩子的毅力培養手冊》。

堅毅是影響青少年發展最重要的品質,如何培養?方法全在這本書裡

在兒童意志力培養這一領域,這本書堪稱經典之作。3點原因,讓我覺得它勝出了市面上99%的同類書籍。

(1)颠覆了很多父母培養孩子毅力的認知

培養孩子堅毅的品質,并不是一味地要孩子堅強。現在的孩子學業要求越來越高,還有各種各樣的校外興趣班,壓力已經不小了。再去給孩子施加壓力,很可能會适得其反。

明明知道要堅持、要努力,但内心卻還是想要放棄;在别人看來易如反掌的事情,到了自己這裡卻變成不可完成的任務……作者艾麗莎告訴我們,這些都是因為認知出了問題。

“消極的心态并不是由真正的困境造成的,而是源于我們内心對于某一件事情的認知方式。當我們換個思維方式,感受和行為就會發生改變。”

是以,培養孩子的毅力,最關鍵的是要先改變孩子的思維方式。

(2)一套系統、完整的毅力訓練實操方案

這本書的作者艾麗莎是一位心理治療專家,她曾幫助一大批有焦慮、抑郁傾向,還有低自尊、容易自我懷疑的孩子走出成長的困局。是以,《給孩子的毅力培養手冊》這本書有大量的實操訓練方案。這些訓練方案都是來自艾麗莎在一線多年實踐,并驗證有效的認知行為治療方法。

可以說,關于孩子的毅力培養,你想要的方法,這裡都有。總有一種适合你。

堅毅是影響青少年發展最重要的品質,如何培養?方法全在這本書裡

(3)圖文表并茂,生動有趣,特别适合親子共讀

可能是艾麗莎長年在一線接觸大量孩子的原因,你會發現她的書大量使用與孩子交流的口吻,引用的例子全部都是孩子身邊非常常見的小故事,孩子讀起來很有代入感。她還将很多專業知識解讀得通俗易懂,又生動有趣。在娓娓道來、循循善誘中,引導孩子覺察自我、改變自我。

是以,這種風格的書非常适合父母和孩子一起共讀。既能增進親子感情,又能更好地使用這些方法和技巧。

堅毅是影響青少年發展最重要的品質,如何培養?方法全在這本書裡

分享幾個我覺得艾麗莎把專業概念和方法诠釋得特别風趣幽默的點:

1、我們的大腦為什麼常常會不受控制?

我們談毅力,一定就離不開自控力的話題。一個堅毅的人,一定有良好的自我控制力。

自控力怎麼來?那就要說說控制人行為的大腦。研究人的大腦,是一個非常專業且高深的領域。單就從專業術語的解讀上,就會把一衆人說暈。什麼額葉、枕葉、頂葉、杏仁核、海馬體、突觸……可是在這本書中,艾麗莎用非常生動、有趣的例子,一下子就讓孩子能夠明白了,為什麼我們會緊張、激動、氣餒、逃避。

“我們的大腦裡有兩個區域直接和毅力有關,一個叫杏仁核,一個叫前額葉皮層。你可以把它想象成兩個小動物。”

堅毅是影響青少年發展最重要的品質,如何培養?方法全在這本書裡

杏仁核像一隻小狗,它很乖,總會為你着想,保護你的安全。但是他不懂得思考,有時候會分不清真正的危險和暫時的壓力。是以在面對外界環境的幹擾和壓力時,很容易啟動全面防禦的模式。

小狗很容易犯錯。不過,從錯誤中學習、成長,也可以幫助大腦變得更強大。

而前額葉皮層呢,更像是一隻聰明的貓頭鷹。很善于思考、解決問題、理智地做決定。他能幫助我們迎接更大的挑戰,也是我們培養毅力的真正引擎。

為了鍛煉毅力,我們必須要讓小狗安靜下來。那如何才能讓小狗安靜下來呢?艾麗莎給我們分享了“盒式呼吸法”。深長而緩慢地呼吸,心跳放緩、血壓降低,整個人都會放松下來。這個時候,理智的貓頭鷹才能弄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冷靜、理智地幫我們渡過難關。

堅毅是影響青少年發展最重要的品質,如何培養?方法全在這本書裡

2、當心喔,你很可能會被自己的想法蒙騙了

人的情緒和想法,是心理學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課題。認知行為理論告訴我們,人的情緒、行為以及生理反應與他們對事件的看法或想法息息相關。

積極的想法,自然會産生積極的行為。然而,我們并不能做到時刻積極。我們常常會被消極的情緒籠罩。當你感覺到特别沮喪的時候,你會覺得所有的事情都不順利。但事實呢,可能并不是這樣,你當下的想法也未必就是你内心真實的想法。你很可能被自己蒙騙了。

比如,你參加演講比賽,精心準備了稿子,做了充分的預演,最後因為在台上太過緊張,失利了。你大叫:”我以後再也不參加任何演講比賽了!”這會是你的真實想法嗎?并不是。但為什麼會這麼想呢?

艾麗莎告訴我們,杏仁核在犯錯,情緒在攪混水。這個時候如果我們想跳出認知誤區,讓自己變得積極起來,那就要學會:

(1)描述你的情緒,并表達出來

心理學家認為,适當的情緒表達,會讓自己感覺到放松,甚至會獲得一種幸福感。這會帶給你正向、積極的能量,提高抗壓能力。

當孩子意識到負面情緒正在心中蔓延時,教會他們傾訴,或者用畫畫、音樂、寫作的方式表達出來,這會讓更快地走出負面情緒和消極的想法。

(2)厘清什麼是事實,什麼是想法

考試成績公布後,同桌非常得意地說,”我全對了,一個都沒錯。”而我沒有考好。這個時候你會想:

”他在笑話我!“

”他真是個混蛋!就是想讓我難堪!“

”他這樣得意,我的壓力更大了。“

上面這3句話,哪些是客觀事實,哪些隻是個人内心的想法呢?

堅毅是影響青少年發展最重要的品質,如何培養?方法全在這本書裡

是的,隻有第3句是客觀事實。

很多時候,我們往往會被個人想法蒙騙,是以更加放大負面的情緒。當我們給情緒按個“暫停鍵”,你會發現,大多數時候,那隻是你的個人想法,并非事實。

隻有認清哪些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哪些是主觀的想法,才會讓孩子通過層層剖析,看到問題的本質,進而解決問題。

(3)學會對自己說認可的話

認可自己,其實并不容易。尤其是當孩子正處于煩躁、失望、郁悶的狀态中。

艾麗莎告訴我們一些更有效的方法。比如,你可以嘗試把自己想象成一個教練。教練會怎樣鼓勵人呢?是不是說一些更實際、更有用的話才好呢?再比如,想想最近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對此你會怎樣表揚自己,給自己鼓勁呢?

好了,現在試着把這些話對自己說出來吧。最好在說的時候,提到自己的名字。心理學家研究表明,這種心理暗示的效果會更好喔!

堅毅是影響青少年發展最重要的品質,如何培養?方法全在這本書裡

3、避坑:“哭泣鳄魚”式思維和“彩虹獨角獸”式思維

心理學上有個專有名詞,叫成長型思維。成長型思維的孩子更加樂觀,是以抗挫能力更強。與之相對應的是消極的、悲觀的思維方式。

對此,艾麗莎在書中用了一個很形象的比喻——“哭泣鳄魚”式思維。這種思維很可怕,他會讓一切看起來比實際情況更糟糕。那麼,如何教孩子意識到這種消極思維方式呢?

書中引用了心理學家馬丁.塞利格曼提出的“3P陷阱”,告訴我們“哭泣鳄魚”式思維有3個特點。

(1)長久性(permanent),你覺得一切都不會改變了,情況不可能變好了。我永遠都會是這樣,這就是長久性思維;

(2)蔓延性(pervasive),一個事情上産生的壞情緒,蔓延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好像一切都變得不好了;

(3)個人性(personal),看待問題,有着太多的個人猜測。

我們要改變這些消極的思維方式。那是不是思維方式越正向、越積極就越好呢?也不是。

小心,還有“彩虹獨角獸”式思維的陷阱。

在書中,作者把太過正面的思維方式比喻成“彩虹獨角獸”式思維。這是很多父母在孩子遇到困難時,通常會灌輸的思維方式。

孩子的學習成績不太好,父母常常會拿很多學霸刻苦學習,努力拼搏的故事激勵孩子。一如中國古代的頭懸梁、錐刺股,聞雞起舞、鑿壁偷光。可這樣的正向激勵太脫離現實了,很難讓孩子信服,自然産生不了多大的激勵作用。

堅毅是影響青少年發展最重要的品質,如何培養?方法全在這本書裡

寫在最後

一篇書評無以表達一本書的全部精髓。《給孩子的毅力培養手冊》這本書還用大量的研究案例向我們表明,運動、飲食、睡眠、玩耍,都和培養毅力息息相關。我們可以嘗試用“沉浸式冥想”、“五感紮根訓練”來幫助自己舒緩壓力,也可以試着把自己當作一個演員,去換位思考他人的視角,打開一個新的認知世界……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那就帶孩子一起來讀讀這本書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