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什麼媽媽在家寶寶反而不聽話?

為什麼媽媽在家寶寶反而不聽話?

孩子反差大的情況,很多媽媽都親身體會過。

平時上班不在家,跟着爺爺奶奶,可乖巧了,隻要媽媽下班一回家,孩子就180度轉變了。

有段時間,小恩家的球球也出現了這樣的狀況,一度導緻,婆婆對小恩意見很大。

因為小恩工作原因,經常出差,每次出差回來後下班回家一開門,都能看到球球驚喜的小眼神:“哇!媽媽回來了!”

然後立馬膩過來各種要求我陪玩,經常玩到9點了,他還不想去洗澡睡覺。

一到周末休息的時候,球球更是吃飯一定要坐在媽媽的腿上,不肯自己吃!

小事情不順他的心,就開始一哭、二鬧、三倒地、四蹬腿!

玩遊戲、看電視,指定媽媽專人服務,其他人不得靠近!

但是當小恩出差,晚上不放心打電話回家的時候,婆婆的彙報卻是:“你不在家球球特别乖,很早就洗澡睡覺了,比你在家的時候乖多了!”

是以,每次小恩在家,球球玩到很晚也不想上床睡覺的時候,婆婆就對小恩氣不打一出來。

後來,婆婆實在是受不了了,對小恩吐槽說:“你出差幾天,孩子跟我幾天,不哭不鬧,乖乖上床睡覺,怎麼你一回來,孩子就成這樣了?”

有一次,孩子鬧得厲害,不肯去睡覺,婆婆見狀對小恩說:“你下班後晚點兒回來,等孩子睡了之後再回家……”

what?我才是孩子的親媽啊?怎麼搞的我跟後媽似的!小恩也很無奈啊。

很多媽媽都有這樣的疑問:媽媽在家,為什麼孩子反而表現不好呢,難道是媽媽陪伴中哪裡出了錯?小恩曾在背景接到過不少類似的留言。

為什麼媽媽在家寶寶反而不聽話?

孩子黏媽媽已經都成了當媽的罪名了,還引發了不少家庭沖突。那些平時聽話好帶的孩子,到底是怎麼了?

後來,真正點醒我的還是球球。

有一次出差,回來的時候正好是一個周末。一回到家,球球就纏着小恩玩,晚上睡覺的時候更是比以往難哄。

當時怎麼哄都不睡,頓時氣就不打一處來:“怎麼别人哄你就睡,媽媽哄你就不睡!要不你自己睡,媽媽不陪你了。”

球球被我批評,癟着小嘴,委屈地說:“因為我想媽媽!”

一下子,我的鼻子酸了。

我突然明白,孩子所有的小惡魔行徑,都是他在用種種别扭的方式,在呼喚媽媽的關注,在表達對媽媽的需要和愛啊!

其實,如果你仔細觀察,不難發現,孩子在有媽媽的場合表現得不聽話,大部分是因為這些原因。

媽媽的陪伴品質不夠高

就用小恩來說。小恩确信,自己給了球球充分的愛,但是小恩的出差打亂了母子之間形成的良性連結,球球會擔心、會害怕、會反複用各種方式來試探和确認媽媽的愛沒有變。

為什麼媽媽在家寶寶反而不聽話?

被孩子粘着的媽媽應該慶幸,因為經常不能給孩子高品質陪伴的媽媽,她們和孩子之間的連結已經徹底斷掉了,孩子反而會對媽媽表現得比較平靜、無所謂。

是以,孩子吵鬧黏人的時候,媽媽千萬不要漠視孩子發出的信号,應該立刻給予積極耐心的回應。

孩子特别累,特别煩躁的時候

孩子在特别累、特别困、特别煩的時候,往往很容易黏人吵鬧。

因為生理上的疲憊、心理上的混亂讓他沒有足夠的意志來控制自己的行為了。

正因為媽媽是能讓孩子感覺最安全最放松的人,是以他才會在媽媽面前,不懂事、不乖。

孩子在分離焦慮期

著名心理學家瑪格麗特 馬勒(Mahler)認為:6個月到36個月大的孩子處于分離期,這是一個微妙複雜而又多變的心理過程。

孩子在探索世界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困難和挑戰,也常常會感覺到焦慮、沖突、挫敗、無助。

在分離期的他,怕黑、怕一個人呆着、怕跟陌生人打招呼,甚至初學走路時的熱情也沒有了,非要讓人抱着走。

為什麼媽媽在家寶寶反而不聽話?

注意觀察下,分離期的孩子,往往會格外黏媽媽,甚至會跟媽媽起沖突、鬧情緒。

這恰恰說明,媽媽才是孩子最信任的人。

孩子在别人面前無法釋放的情緒,在媽媽這裡可以釋放;他在别人面前沒有勇氣去做的事,在媽媽這裡可以得到力量。

當孩子特别黏媽媽的時候,媽媽應該怎麼做呢?

排除家人的幹擾與評判

首先要做的,就是排除其他家人的評判和幹擾。告訴家人,這很正常,無論是媽媽還是孩子,都不需要被指責、被批判。

然後,不要跟孩子講什麼你要懂事、要體諒媽媽之類的大道理。

不妨緊緊地抱着他,告訴他:我知道你是累了/困了/心情不好/想媽媽,媽媽陪着你,媽媽愛你。

隻要我們能多給予孩子一些關注、擁抱、了解和包容,讓他的情緒有個釋放的出口,和穩妥的寄放之處。

相信孩子一定會在這樣的愛中慢慢強大起來,成長為一個獨立而又能量充沛的人。

盡量多些時間陪寶寶

既然“粘”媽媽是寶寶這一階段的心理特征,那麼媽媽首先應該使其欲望得到滿足,相當于在情感上先把寶寶“喂飽”,随着寶寶的成長,這種粘度會自然降低。

每次出門當面跟他道别

給寶寶擁抱和安慰,明确告訴他你何時回來,并依照承諾按時回家。你一次又一次信守承諾的行為,是寶寶信任你的堅實基礎。

為什麼媽媽在家寶寶反而不聽話?

慢慢地他會明白:媽媽離開了,還是會回來的。更重要的是,你會赢得寶寶的信任,這種信任,會深深紮根于他的潛意識中,對他的成長至關重要。

請爸爸參與其中

在日常的護理中,請爸爸參與。

比如:給寶寶換尿布、洗澡、喂奶等。讓他抱着寶寶到處轉轉,跟寶寶一塊玩玩。不過一開始,你最好待在寶寶聽不到也聞不到你的地方,這樣他就不會到處找你了。如果可能,你最好和你丈夫分工協作照顧寶寶,或者每晚輪流哄他睡覺。

當寶寶在與爸爸的交往中獲得了樂趣,增強了自信時,就不會粘着媽媽不放了。

搞清楚了這些,就不難了解為什麼别人帶寶寶時寶寶是小天使,而媽媽在家時寶寶就不乖了。各位寶媽們,你家的小寶寶粘媽媽嗎?你們是怎麼應對的?歡迎下方留言和小恩一起讨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