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學習成長路上需要孩子“會哭”,會哭的孩子成長進步更快

學習成長路上需要孩子“會哭”,會哭的孩子成長進步更快

育鄰夢

網友提問:老師上課少講,讓學生多練,多思考,你怎麼看?

回複:學習成長路上需要孩子“會哭”,會哭的孩子成長進步更快。因為,會哭代表孩子發現了自己成長過程中存在的缺失,而後才能有“天助自助者,自助者人恒助之”。但是,孩子年齡越小,他們的主動學習能力越差、能夠主動發覺自身成長問題的可能性越小。是以,引導孩子們積極主動學習不能一概而論好不好,需要根據孩子們的學習成長特性因時、因勢利導。

會哭的孩子有奶吃,比喻提出多次要求或者要求強烈的機關或下屬能得到更多的照顧。處世之中,以弱示人,能最大限度的激發别人的同情心,進而讓人對你格外恩惠。

生命,被賦予了繁殖能力+生長周期+小部分損傷自愈功能的自然物質組合形态。植物從自然物質中吸納可溶于水的微礦物質結合光合作用生産生命養料、動物直接或間接以植物為食、微生物寄宿在植物或動物體内......自然物質世界中,所有生命個體的綜合生存都必須降生之後被動适應、主動索取。

植物落地生根&發芽就能吸納到根系觸達範圍内的水源+微礦物、接受到枝葉伸展空域内的陽光,是具備完全生存自養能力的自然生命。動物是具備主動行為能力、但不具備完全獨立自主生存能力自然生命群體,所有動物生命都必須依賴植物生成的生命養料維持生存、所有動物生命都必須根據實際生活環境調整生存政策、所有動物生命都必須主動出擊尋找食物,并且所有動物生命都必須盡可能完整地将業已形成的綜合生存技能傳授給後代。

鳥類引導雛鳥飛行、羚羊+野兔等素食動物教後代躲避敵害、獅子+老虎+獵豹等肉食動物教幼崽捕獵......作為自然生命體系中智商最高、成長發育最慢、綜合成長可塑性最強的社群性&雜食性胎生哺乳動物,人類的綜合生存環境最複雜、也最繁榮。是以,相較于其它動物簡單引導後代成長,人類進化形成了系統完備的孩童成長輔助體制——教育。那麼,為什麼說學習成長路上需要孩子“會哭”呢?

學習成長路上需要孩子“會哭”,會哭的孩子成長進步更快

提出問題是積極主動成長的基礎

餓了找食物吃、渴了找水喝、困了着地兒睡、悶了找同伴唠嗑......作為自然生命體系中智商最高的社群性哺乳動物,食物+飲用水+歇息+融入群體是人類維持生命體征的基本生理需求。是以,每個人類孩子自出生的那一刻起,隻要感到饑餓、口渴、困倦、孤獨就會通過哭泣向外部尋求幫助。

《師說》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是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進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進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于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師者,傳道、受業、解惑。意思是說:老師,是用來傳授道、教授學業、解答疑難問題的人。傳授道、教授學業是老師根據自身掌握的人類社會文明生存智慧主動引導輔助孩子學習成長;解答疑難問題則是老師根據自身掌握的人類社會文明生存智慧解答學生在現實社會生活中所遇見的成長困惑。也就是說教育分兩部分,一部分有老師主導、按教學大綱教,學生聽講受教;另一部分學生占據主導地位,主動提出成長困惑、老師被動解答。

教學大綱、教材内容、課堂講授......老師可以按照國家教育規範組織教學。但是,沒有老師能夠準确把握每個孩子的個體成長差異,也沒有老師能夠同時對所教授的所有學生【通常情況下,一個老師同時授課的學生都在100人以上】實施精準“因材施教”。是以,真正善于學習的孩子都勤學好問,并且勤學好問會随着孩子學齡增長逐漸拉大同學之間的成長差距。

察覺問題才能提出問題、暴露問題才能更好地拆解問題、問題厘清之後才能妥善解決問題......不斷解決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種生存問題是人類社會文明進步的核心基礎,比如為了解決食物補給不穩定的問題,人類開始馴化播種植物+馴服圈養動物;為了克服風吹雨淋的問題,人類建造了住房;為了解決食物口味怪異問題,人類有了烹調;為了節省生産勞動體力,人類給生産勞動與生活輔助用具加裝上了附帶動力等等。同樣,學習成長過程中,如果連問題都提不出,那又如何知道該從何加強學習呢?

愛因斯坦在《實體學的進化》一書中講:“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為重要。因為,解決一個問題或許是一個 數學或實驗上的技巧問題,而提出的新問題、新的可能性、從新的角度看待舊問題,卻需要創造性的想象力, 而且标志着科學的真正進步。”同樣,在學習成長路上的孩子們,如果他們自己不知道哪裡沒有聽懂、哪裡還不會、哪裡還存在疑問......估計神仙也無法幫助他們成長。因為,天助自助者,自助者人恒助之。時常提出成長問題的孩子,他們和老師的日常關系必定更親密、他們的學業成長情況老師必定更加熟知、老師亦能夠更好地輔助他們學習。

感到饑餓的人主動尋找食物、感到口渴的人主動尋找水源、感到困倦的人主動找地方歇息、感到孤單的人主動找朋友......同樣,隻有能夠主動察覺成長不足的孩子才會主動探索學習、才會在學識上更上一層樓。是以,學習成長路上需要孩子“會哭”,會哭的孩子成長進步更快。

學習成長路上需要孩子“會哭”,會哭的孩子成長進步更快

育鄰人的使命: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陪練和顧問。

育鄰人願景:讓天下沒有難育的小、沒有難養的老。

孩子的成長如同百年大樹,需要經曆風雨。對于父母來說,需要您有足夠的耐心加以陪伴。陪伴孩子需要用心,陪伴不止是看護。在很多人為陪伴孩子而選擇回家時,我選擇來北京做一項陪伴更多孩子的事業——育鄰人:以鄰裡友善帶動社會和諧,推進社會德育教化,促進每個人健康快樂成長。探索一套以鄰裡互助方式化解“獨生子女症+隔代教育”難題的公益、普惠性教育事業,與家長一起“量身定制”孩子的成長計劃,為孩子們提供遊戲、合作、共享成長空間......即社群鄰裡教育服務生态圈。

學習成長路上需要孩子“會哭”,會哭的孩子成長進步更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