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如何正确對待患有自閉症的孩子?老師:要“三心二意”

如何正确對待患有自閉症的孩子?老師:要“三心二意”

自閉症,也稱#孤獨症;是一種發生在兒童早期的廣泛性發育障礙性疾病。主要表現在社會交往障礙、溝通障礙、愛好狹窄和刻闆重複的行為這三大類;在大陸目前自閉症發病率大約1%,其中12歲以下的兒童約有200多萬。而這些被疾病所縛的自閉症患者,也被稱作“星星的孩子”,形容他們像星辰般獨自于黑夜中閃耀。

在随着統計發病率逐漸增高,這一疾病也引起了人們的正視。2007年12月,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從2008年起,将每年4月2日定為“世界自閉症日”,以提高人們對自閉症的相關探讨與診斷以及自閉症患者的關注。

如何正确對待患有自閉症的孩子?老師:要“三心二意”

于是越來越多人留意到了這個存在于社會的孤獨群體,那麼我們怎麼去看待這樣一群來自“星星的孩子”呢?

天寶·葛蘭汀曾說過:自閉症是一種不同;是的,不同;因為社交和溝通障礙讓他們感受世界的能力和方式與大多數人不同;他們的表達能力與方式也與大多數人不同;他們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他們不了解字以外的意思,甚至無法直視你的眼睛;但是這僅僅隻是與常人不同而已,并不是低人一等;而這份不同需要我們去尊重、去了解、去發現、去包容。

如何正确對待患有自閉症的孩子?老師:要“三心二意”

上帝為你關上了一扇門,就一定會為你打開一扇窗;誰也不會知道你身邊的自閉症患者會不會成為下一個“牛頓”、下一個“達芬奇”!

而孩童時期的孩子接觸最多的莫過于老師了,老師作為孩子的引路人,在孩子成長時期最為重要;那作為老師該怎樣去對待這樣一群“特别”的孩子呢?

我覺得作為老師對待孩子應該“三心二意”;所謂三心,指的是:愛心、耐心、責任心;

1、愛心

高爾基說過“要夫妻,才能教育人”;愛,是師生之間最有力、最自然的連接配接點;用愛融化孤獨,點亮孩子們的星空。

2、耐心

耐心是一個老師的修養,對待自閉症學生需要更多的耐心;耐心與孩子溝通、交流;與自閉症孩子溝通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他們比較能适應長期規律的交往;在不熟悉之前他們是不會跟你開口說話;老師需要每天去陪伴一下自閉症孩子,哪怕隻是坐在旁邊刷刷存在感也是挺好的,熟悉後再耐心地與孩子交流溝通,慢慢走進他們的世界。

3、責任心

每個人都是自己的責任心,老師的責任心在于孩子的成長與進步;“不放棄每一個學生”應該成為老師的準則,你的一舉一動都影響着孩子的未來。

二意指的是:意義、滿意。

1、意義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存在的意思,老師不光要找到自己存在的意思也要幫助孩子找到意義所在;每個人都有他擅長和不擅長的方面,作為老師應該引導孩子,特别是引導自閉症的孩子去發現、挖掘自己的閃光點,同時也要讓自閉症孩子了解到:自己并不是“異類”,我的存在是有意義的。

2、滿意

這裡的滿意是指家長的滿意,每個孩子都是家長的“心頭肉”;而對于自閉症孩子的家長來說更為敏感;當孩子在校時應該及時跟家長回報孩子的情況,與家長溝通、協調怎麼去改善孩子的自閉症行為;讓家長了解到你的态度,給予家長信心;家長與老師通力配合才能最大可能性幫助孩子走出孤獨。

今天是世界自閉症日,小支在這裡也呼籲大家關愛自閉症患者!讓星星的孩子有愛不孤單。

“圖檔來源于網絡,侵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