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如何正确对待患有自闭症的孩子?老师:要“三心二意”

如何正确对待患有自闭症的孩子?老师:要“三心二意”

自闭症,也称#孤独症;是一种发生在儿童早期的广泛性发育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在社会交往障碍、沟通障碍、爱好狭窄和刻板重复的行为这三大类;在大陆目前自闭症发病率大约1%,其中12岁以下的儿童约有200多万。而这些被疾病所缚的自闭症患者,也被称作“星星的孩子”,形容他们像星辰般独自于黑夜中闪耀。

在随着统计发病率逐渐增高,这一疾病也引起了人们的正视。2007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从2008年起,将每年4月2日定为“世界自闭症日”,以提高人们对自闭症的相关探讨与诊断以及自闭症患者的关注。

如何正确对待患有自闭症的孩子?老师:要“三心二意”

于是越来越多人留意到了这个存在于社会的孤独群体,那么我们怎么去看待这样一群来自“星星的孩子”呢?

天宝·葛兰汀曾说过:自闭症是一种不同;是的,不同;因为社交和沟通障碍让他们感受世界的能力和方式与大多数人不同;他们的表达能力与方式也与大多数人不同;他们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他们不理解字以外的意思,甚至无法直视你的眼睛;但是这仅仅只是与常人不同而已,并不是低人一等;而这份不同需要我们去尊重、去理解、去发现、去包容。

如何正确对待患有自闭症的孩子?老师:要“三心二意”

上帝为你关上了一扇门,就一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谁也不会知道你身边的自闭症患者会不会成为下一个“牛顿”、下一个“达芬奇”!

而孩童时期的孩子接触最多的莫过于老师了,老师作为孩子的引路人,在孩子成长时期最为重要;那作为老师该怎样去对待这样一群“特别”的孩子呢?

我觉得作为老师对待孩子应该“三心二意”;所谓三心,指的是:爱心、耐心、责任心;

1、爱心

高尔基说过“要爱人,才能教育人”;爱,是师生之间最有力、最自然的连接点;用爱融化孤独,点亮孩子们的星空。

2、耐心

耐心是一个老师的修养,对待自闭症学生需要更多的耐心;耐心与孩子沟通、交流;与自闭症孩子沟通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他们比较能适应长期规律的交往;在不熟悉之前他们是不会跟你开口说话;老师需要每天去陪伴一下自闭症孩子,哪怕只是坐在旁边刷刷存在感也是挺好的,熟悉后再耐心地与孩子交流沟通,慢慢走进他们的世界。

3、责任心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责任心,老师的责任心在于孩子的成长与进步;“不放弃每一个学生”应该成为老师的准则,你的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孩子的未来。

二意指的是:意义、满意。

1、意义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存在的意思,老师不光要找到自己存在的意思也要帮助孩子找到意义所在;每个人都有他擅长和不擅长的方面,作为老师应该引导孩子,特别是引导自闭症的孩子去发现、挖掘自己的闪光点,同时也要让自闭症孩子了解到:自己并不是“异类”,我的存在是有意义的。

2、满意

这里的满意是指家长的满意,每个孩子都是家长的“心头肉”;而对于自闭症孩子的家长来说更为敏感;当孩子在校时应该及时跟家长反馈孩子的情况,与家长沟通、协调怎么去改善孩子的自闭症行为;让家长了解到你的态度,给予家长信心;家长与老师通力配合才能最大可能性帮助孩子走出孤独。

今天是世界自闭症日,小支在这里也呼吁大家关爱自闭症患者!让星星的孩子有爱不孤单。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