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養兒防老,女兒和兒子有什麼差別?

老一輩人年紀大了,都面臨着養老的問題,當年的他們和現在社會的我們不一樣,現在的孩子們,不管男孩還是女孩都一樣是父母的心頭肉,辛苦教養孩子,長大了孩子們估計也都能懂得禮儀孝廉,等我們年紀大了,估計也都能孝順我們,但是老一輩的養兒防老的觀念可大不相同。

養兒防老,女兒和兒子有什麼差別?

一、女兒是給别人家養的,兒子才是自己家的。

老家農村裡這種觀念比較深,兒子才是主心骨,許多老人從孩子們小的時候就這麼想,我們小的時候,聽到老人們最多的順口溜就是——黑小子白小子,都去我家吃餃子,黑妮子白妮子,一腳踢到屋脊子。

可見差别有多大,男孩就給好吃的,女孩就踢開,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有更甚者,還嘴裡經常叨咕着——女兒是賠錢貨——人心真的很可怕。

是以不管家裡有什麼好吃的,都緊着男孩吃,女孩隻能看着,反倒是幹活的時候,都指望着女孩。等長大成家了,出嫁的女兒就是商品,沒有足夠的彩禮錢,女婿休想擡轎走。家裡有什麼财産分紅的好事,順理成章沒有女兒女婿的份兒,但是到了配置設定養老任務的時候,卻總想要女兒女婿出一份力,不然兒子兒媳婦也不願意,真是奇葩。

好處沒一點,任務分一半。其實作在在很多農村,女兒比兒子負擔的更多的比比皆是。有的女兒總覺得出嫁在外,對父母照顧的少,一有機會就趕緊給老人做點什麼,但其實兒子兒媳做的也不多,有的人甚至避之而不及。

養兒防老,女兒和兒子有什麼差別?

二,不分财産的女兒拒絕贍養義務

有的女孩子讀書上學,走出了窮家破業,有了自己的事業和家庭,也會因為和兄弟以及他們的家人之間産生沖突,拒絕贍養雙親,她們從小的得不到正視,出息了,也不願意承擔義務,總覺得自己不是這個家裡的一員,走出去都是靠自己努力,既然父母把自己當成外人,索性自己也把自己當成外人,有義務的時候,更是不願意分擔。

養兒防老,女兒和兒子有什麼差別?

三、偏心的父母造就沖突的家庭

許多父母年輕的時候,根本不懂得照顧孩子們的心理,以至于總是把孩子們區分開,有的人在年輕的時候就把兒子當做傳傳遞後代的香火,對女兒格外不待見;也有一些人聽别人說或者看到别人家的兒子兒媳婦不聽話不懂事,不孝順,也會代入到自己的身上,對兒子和兒媳不好,反而對女兒很好,總是一碗水端不平。

總是好了這個壞了那個,重視那個輕視這個,對人不能夠一視同仁,導緻孩子們心裡也非常的不舒服,在遇到相關問題的時候,尤其是在年邁的父母的贍養問題的時候,一家人總是沖突重重沖突不斷,不能夠和氣解決,有的人擔心自己付出的多,花的錢多,有的人就覺得自己得到的少,就應該贍養的少,更别說對父母年外的身體進行無微不至的照顧了,甚至有些老人把自己的錢給了兒子兒媳卻告訴女兒說沒有,有的人則反過來把好處給了女兒和女婿,反過來對自己的兒子和兒媳沒有任何交代。

養兒防老,女兒和兒子有什麼差別?

其實為人父母,所有的孩子都是平等的,都應該被平等的對待,有的好吃的應該盡量的平均配置設定,有了好玩的應該所有人都參加。

不能把女兒當做兒子的儲錢罐,也不能把兒子當做女兒的擋箭牌。不能對孩子有差别心,不能對兒子過分溺愛,把女兒當做外人,也不能把兒子兒媳說得一無是處,反而,把什麼好處都給了女兒女婿。

養兒防老,女兒和兒子有什麼差別?

一家人應該和和睦睦,和氣生财,和睦生福,每個人都有變老的一天,如果你自己身處在那個位置,你才明白這些,已經晚了。

人應該在遇到事情的時候應該設身處地的為他人着想,孩子不管是女兒還是兒子,都應該去報答父母的生養之恩,父母也應該了解孩子的難處,不應該把所有的事情都推給一個人或者某一些人,而另外的人卻隻得了好處,不付出一點。

祝福每個老人晚年都能夠有一個非常幸福的生活,祝福每個家庭都能夠和和睦睦,福氣滿滿。

用真心感受美好,用文字書寫生活

作者:季諾寒

感謝您的閱讀與分享,祝您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