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蔚來“不敢”漲價

蔚來“不敢”漲價

蔚來“不敢”漲價背後,是銷量掉隊、盈利問題高懸。

【獵雲網 北京】3月31日報道(文/黎曼)

近日,蔚來宣布不會就已有車型漲價。這在一衆新能源汽車的漲價潮中顯得特立獨行。

受上遊原材料持續大幅上漲的影響,從3月15日開始,至少有20家主流新能源汽車公司宣布不同程度的漲價,多數車企漲幅均超過3000元。它們包括特斯拉、小鵬、理想、哪吒、吉利、零跑、威馬、比亞迪等。

蔚來不漲價,或許隻是不敢漲,害怕客戶流失有損銷量。在其宣布不漲價的同時,蔚來表态說:“價格穩定對使用者利益、市場都有好處,是以短期内都沒有漲價的打算。”

在上周五蔚來披露的2021年度财報上,也從側面展露了蔚來的危險處境:一方面,由于去年一年僅有三款舊車型打天下,沒有爆款,沒有釋出新車,導緻其銷量掉隊。另一方面,其虧損嚴重,盈利問題高懸。

是以,在舊有産品本來就不夠能打的情況下,漲價隻會令其不樂觀的銷量更加雪上加霜。

不過,蔚來不漲價也不是硬扛。蔚來去年針對部分車型進行三元锂電池更換,降低了成本。而且,其不漲價政策也僅限于舊款車型,并不限于蔚來即将推出的改款車與新車。

3月26日,蔚來方面表示預計将于5月下旬釋出2022款ES8、ES6和EC6的改款車型,并漲價,而舊款車型将根據市場情況來看。由此可見,蔚來的不漲價也隻是權宜之計。

三款舊車打天下:銷量掉隊,高端車賣不動了

在過去一年多的時間裡,蔚來都沒有傳遞新車型了。

此前蔚來傳遞的車型包括ES8、ES6、EC6,分别于2018年6月、2019年6月、2020年9月傳遞。在快速疊代的造車浪潮裡,姑且可以将這三款車稱之為“舊車”。

是以去年一年蔚來都是靠這舊車打天下的。2021年,蔚來共傳遞了9.1萬輛車,ES8共傳遞2萬輛,ES6傳遞4.1萬輛,EC6傳遞2.9萬輛。總銷量比2020年翻了一倍多。

但這個成績在去年造車新勢力中僅排第二,這是蔚來頭一回被小鵬反超。重點在去年第四季度,蔚來傳遞車輛2.5萬輛,環比增長2.4%,創近7個季度最低。

蔚來“不敢”漲價

來源:獵雲網

如上圖所示,相較于2020年,蔚來去年一年的增速都在放緩。當然這和今年的“缺芯潮”也有關系。

更明顯的變化在今年1、2月份的銷量公布之際,曾經的“蔚小理”排名更是發生了大翻轉,已變成了“小理哪”。

根據乘聯會釋出的銷量資料顯示,蔚來的銷量為9652輛,而小鵬、理想、哪吒傳遞的數量分别為12922、12268、11019,都過萬了,蔚來排第四。2月,作為傳遞淡季,新勢力們銷量都沒有過萬,理想銷量爬至第一,8414輛,哪吒排第二為7117輛,小鵬、蔚來分别位居其後為6225和6131。

此外,蔚來沒有爆款車型,它的每一款車銷量都不高,甚至從去年底開始,蔚來在公布每個月傳遞量時,開始隻給一個總數字,不再給明細。加上去年11月和12月的傳遞量下降,可以說,蔚來已經連續五個月在“蔚小理”中墊底。

蔚來“不敢”漲價

其實自去年11月開始,蔚來的傳遞量就在不斷下滑,除了春節前後淡季因素的影響,蔚來的銷量确實差強人意,今年2月份的銷量甚至接近去年同期的傳遞量。

蔚來“不敢”漲價

這一切似乎都從側面表明,蔚來的車要賣不動了。要知道,2021年以前,蔚來在銷量、品牌上一直在中國造車新勢力中排第一。

造成這種局面的根本,還是在于蔚來沒有新産品銜接上。反觀小鵬理想,小鵬開始傳遞全球首款搭載雷射雷達的量産車型P5,改款的G3i也開始傳遞,這帶動小鵬的銷量持續增長。有“爆款”标簽的理想ONE在去年5月進行中期改款,也拉了一波銷量。但蔚來自始至終都還是舊款,都是基于蔚來第一代技術平台開發,不論是硬體還是軟體,現在都不具備優勢。

在這個境況下,面對來勢洶洶的漲價潮,蔚來不敢輕易談漲價。銷量不景氣,已經讓外界開始對蔚來打問号,一旦漲價隻會令其銷量更加難看。

是以,面對銷量掉隊的境況,蔚來急需推出有力産品挽尊。

最新消息在蔚來公布财報的隔一天,蔚來将于5月下旬釋出2022款ES8、ES6和EC6,也就是舊車的更新版。

蔚來稱該車型将對智能硬體進行更新,包括8155晶片、360環視攝像頭以及5G子產品等,性能将大幅提升。預期更新後的車型及電池價格将會上調。

此外,蔚來也在本次财報會議上透露,蔚來接下來的計劃将是兩手抓:一隻手繼續深化高端市場,另一隻手卻打算伸進大衆市場裡。

先說高端市場。除了此前的三款車型,蔚來将在今年密集推出新車型:ET7、ET5、ES7。

ET7早在2021年1月就釋出了,并已在今年3月開放試駕,3月28日将正式傳遞。

ET7是基于蔚來第二代技術平台NT2開發的首款車型,配備了四顆最新的英偉達Orin晶片,算力高達1016TOPS,是目前最強大的量産移動計算平台,還采用了固态電池,續航裡程最高可達到1000公裡。新車上市後将全面對标寶馬7系。其在配置參數等各方面都上了一個台階,補貼後售價為43.66-51.34萬元。

ET5是蔚來去年底推出的另一款新車,補貼後起售價為32.8萬元,預計将在今年9月開始傳遞。另外,蔚來表示還将在近期釋出新車型ES7,這是一款五座SUV,計劃于今年三季度開啟傳遞。

蔚來“不敢”漲價

來源:蔚來

關于大衆市場,蔚來早在去年年中就有所透露,将推出新品牌和車型,并表示,蔚來品牌與大衆市場新品牌的關系類似于奧迪與大衆、雷克薩斯與豐田的關系。其最新進展為:核心團隊已組建完成,戰略方向已明确,首批産品已進入關鍵研發階段。

進軍大衆市場,降低價格,擴大目标人群,屆時應該會對銷量有較大沖力。

虧損40億,盈利成蔚來棘手的問題

蔚來是“蔚小理”中最早公布要進入大衆市場的。急于擴大消費閱聽人群體,快速打開銷量實作盈利,已經成為蔚來迫在眉睫的問題。

不盈利,原本對于一衆造車新勢力甚至科技企業來說算不上什麼,因為對于這些企業來說,需要不斷地投入與研發,虧損是戰略性虧損,為了率先搶占市場甚至必須加大投入繼續虧損下去。但是對于此時的蔚來來說,是時候該為“虧損”焦慮了。

盈利問題之是以關鍵,是因為一紙對賭。

還記得2019年蔚來曾經進入“ICU”,因為拿不到融資而瀕臨破産,最後是獲得了合肥市政府70億戰投資金才逐漸走出困境。

不過,合肥市政府對蔚來也提出了對賭協定。

對賭協定顯示,2020年蔚來的營收要達到148億元,上市3款車型。2024年,蔚來營收要達到1200億元,上市6-8款車型,2020至2025年累計總營收需達到4200億元,總稅收78億元,并在2025年前在科創闆上市。否則,戰略投資人有權要求蔚來以8.5%的年利率回購股份。

如果按照該對賭協定的要求,蔚來2020年的任務已經完成了,公司當年營收162億,上市ES8、ES6、EC6三款車型。

但蔚來的挑戰是在2024年和2025年。在營收壓力上,1200億營收需要在2020年的基礎上增長6倍。可以看到蔚來2021年營收在2020年的基礎上已經翻了一倍。還有3年時間需要翻5倍,這并不容易。

而蔚來CEO兼董事長李斌也在此次财報電話會議中表示,預期蔚來将在2024年實作盈利。将盈利時間放在2024年,背後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在2025年之前科創闆上市。

此前,吉利、威馬、哪吒、零跑等紛紛碰壁科創闆,先後終止了科創闆上市程序。由此可見,科創闆對車企并不“友好”。有解釋稱,威馬汽車因為材料審查中被發現科技含量不足、研發投入占比不高及持續虧損等問題。

同理,解決虧損問題是蔚來接下來幾年面臨的最大挑戰。

初看蔚來2021年全年業績,其總體收入翻番,虧損收窄,盤面向好。2021年全年,蔚來汽車實作營收361.4億元,同比增長122.3%;淨虧損40.2億元,同比收窄24.3%。

2018年到2021年,蔚來分别虧損233億、114億、56億,40億,虧損呈收窄趨勢。2018年至今,蔚來累計虧損超過527億。

蔚來2021年的虧損實際是在加大。2021年的四個季度,蔚來分别淨虧損4.5億元、5.9億元、8.4億元、21.4億元。虧損呈逐漸拉大趨勢,第四季度淨虧損21.43億元,同比增54.4%,達到兩年來虧損幅度之最。

另外,李斌需要繼續投入的金額還在加大。為了研發新車以及推出新品牌,從去年第四季度開始,蔚來的研發投入就開始大幅增加。

财報顯示,去年第4季度,蔚來研發支出達到18.29億元,較上個季度增加53%,也是蔚來美股上市以來研發投入最多的一個季度。财報披露,投資方向,除了電池和智能駕駛外,産品開發是重點。

2021年全年,蔚來研發開支46億元,相比2020年近乎翻倍。2018年和2019年,蔚來每年的研發開支都在40億元以上。

根據計劃,2022年,蔚來的研發團隊将進一步擴大到9000人,這一資料,較2021年年末擴充了近1倍。同時在研發支出方面,今年投入的資金将是2021年的2倍。也就是說,今年蔚來将在研發領域投入将近100億元人民币。

到2025年,蔚來就将是一家成立十年的企業,這一年将決定蔚來是否能完成與合肥市政府的對賭。這一年,也将決定蔚來是否能真正站穩腳跟。

不漲價,蔚來還扛得住

銷量下滑,虧損加大,提出“不漲價”的口号,從表面來看,似乎會讓蔚來的盈利情況更加緊急。

但實際上,蔚來還扛得住。

“不漲價”對蔚來而言,最大的影響是會拉低毛利率。

但就毛利率來看,蔚來去年整體看來還不錯。車輛銷售毛利率在2021年的四個季度基本能維持在20%以上,而2020年這個資料的平均值不到10%,毛利率大幅提升。

但其第四季度下降為17.2%,與2020年第四季度為17.2%持平,低于2021年第三季度的20.3%。蔚來在财報中解釋,毛利率較2021年第三季度有所下降,主要由于2021年第三季度新能源汽車積分的銷售産生較高的毛利率所緻。

業内也普遍認為,能夠達到20%以上綜合毛利率,是行業判斷新勢力健康狀态的首要名額,也意味着企業擁有良好的自我造血能力。全年來看,蔚來勉強過關。但相比同行來看,特斯拉的車輛毛利率已經提升至30%,理想超過22%,都要優于蔚來。

這波漲價潮兇猛。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沒有一家企業能夠獨善其身。蔚來作為“逆行者”,其實也飽受漲價之苦。

“從去年第三、第四季度到今年,電池上遊原材料的成本确實增長非常多,我們整個産業鍊都要一起來分擔上漲的壓力。”李斌直言。

3月19日,理想汽車創始人李想曾在微網誌發文稱:“目前來看,和電池廠商已經合同确定了二季度電池漲價幅度的品牌,基本上都立刻宣布了漲價,還沒有漲價的,大部分是漲價幅度還沒有談妥的,談妥後也會普遍立刻漲價,二季度電池成本上漲的幅度非常離譜。”

蔚來“不敢”漲價

來源:微網誌截圖

李想這番話資訊量不小,一方面确定了二季度電池成本漲幅誇張,車企普遍承壓;另一方面也能看出,車企跟動力電池企業之間的采購價格已經縮短至“一季度一談”了,而後續如果上遊原材料價格繼續上漲,動力電池廠商價格繼續上漲,那麼車企終端售價很可能也會繼續上漲,是以現在的價格很可能并不是今年的最高價。

而李斌也已做好心理準備,蔚來今年的毛利率目标低于去年。李斌表示,目前,動力電池及大宗品上漲對毛利帶來負面影響。考慮到原材料漲價的因素,全年毛利目标仍然定在18%-20%。

之是以有勇氣提出不漲價,和此次原材料漲價原因相關。

李斌認為某些原材料的漲價不是真的因為産能不足,投機帶來的影響更大。他曾帶着團隊對上遊供應鍊進行調查,而後發現碳酸锂漲價很大程度就和廠商的投機有關,認為供應和需求之間并沒有那麼大差距。是以他也直呼:“上遊锂礦、锂鹽等廠商從長期利益出發,不要人為制造漲價,這對行業不是一件好事。”

此外,他也表示,相關部門也正在參與協調價格制定機制。就在剛剛落幕的“2022年第八屆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上,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明高表示,為了供應安全,要采取有力措施打擊囤積居奇,抑制鎳價格短期大幅波動,以免今年的新能源汽車銷售受到影響。

這就意味着,一旦相關部門介入厘清锂鎳钴等資源保障體系,投機行為或将消失,碳酸锂價格會回落。“随着碳酸锂供應能力的提升,預計兩三年後有可能恢複完全的供需平衡”歐陽明高認為。在上述論壇上,小鵬汽車CEO何小鵬也表态,預計電池供應緊張可能會在明年的第二、三季度有所緩解。

蔚來敢說不漲價,更是基于去年蔚來對部分車型進行三元锂電池更換,降低了成本,是以暫時也扛得住。“去年四季度開始使用三元鐵锂電池,由于成本優勢對汽車毛利提升有所幫助,另外銷量提升也起到分攤成本的作用。”李斌在年度财報會議上作了進一步解釋。

再者,蔚來也沒有把不漲價的話說死,假如扛不住了再漲價其實也并不遲。李斌表态道:“我們今年會有一些年度的産品提升的一些計劃,我們會到那時候根據市場的價格、原材料的價格,去判斷我們價格的政策和價格的政策。目前,我們的産品還沒有漲價的想法。”再加上蔚來即将漲價的改款車以及兩款新車馬上就要傳遞了,幾款銷量江河日下的舊車不漲價,總體來講或許并不太影響大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