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轉學”集中隔離收治點:網課、閱讀,甚至DIY機器人!

距離2022年中考已時日不多

3月20日,曉印(化名)

被診斷為新冠病毒無症狀感染者

15歲少年獨自住院

淡定得有些出人意料

“轉學”集中隔離收治點:網課、閱讀,甚至DIY機器人!

曉印在病房裡堅持上網課,迎戰中考

自從确診以來,曉印就住進了瑞金醫院北部院區,沒有了爸媽的陪伴。電話裡,他對海岸君說:“這裡的護士哥哥姐姐都對我很照顧,爸爸媽媽都很放心。”

網課學子得到特殊照顧

瑞金醫院北部院區,是本市最先投入使用的集中隔離收治點之一,以收治輕症和無症狀感染者為主。這是一個既像醫院病房又與普通病房不一樣的地方。

“轉學”集中隔離收治點:網課、閱讀,甚至DIY機器人!

在瑞金醫院北部院區,隔離觀察的學生貼上了“寶劍鋒從磨砺出”的小畫自勉

曉印生活在一個大房間裡,其餘4位都是成年人。“之前在集中隔離點的時候,媽媽就給我準備了一張折疊書桌,這次住院也就帶過來了,友善學習。”曉印說,盡管自己是一名陽性感染者,但一直看科普的他絲毫不恐懼,唯一擔心的是跟不上同學的學習進度。

不過,曉印的擔心很快就消除了。護士得知他是初三畢業班學生,不僅努力為他提供物資保障,還時常給他送去酸奶面包等食物“加餐”。在醫院上網課,免費流量看不了視訊,頻頻卡頓影響學習,護士們就把自己的手機開出“熱點”,讓曉印能夠看上流暢的視訊。由于缺乏學習材料和教輔書籍,護士們就向上級部門打報告,有的通過物資管道解決,還有一些則替他網上采購,經過消毒等一系列措施後再帶進來。

每晚視訊讓父母放心

曉印說,他每晚和父母視訊都讓他們放心,護士們隔三岔五來看他,自己在病房一切都好。而他也是個懂事的孩子,病房裡其他隔離人員喜歡聽音樂解悶,甚至大聲聊天,他也從不指出,就默默戴上耳機。後來,房間裡的人熟悉了之後,大家也盡量照顧他的需求,每次他一上課就把音量放低。曉印說,住在瑞金的病房很安心,對中考也很有信心,期待早日轉陰回家。

“管學習”和“叫早”

奧密克戎傳染性極強,這波陽性感染者中,有不少是孩子。病區護士長餘潔說,那天一批次來了7個女孩子,年齡相仿,都背着書包,拿着電腦。餘潔把她們安排在一個大房間裡。女孩子們迅速打成一片,白天,她們各自戴上耳機上網課、做作業,休息時幾個人一起聊聊天,經常可以聽到她們歡樂的笑聲。

“轉學”集中隔離收治點:網課、閱讀,甚至DIY機器人!

孩子們的隔離生活得到了較好的照顧

“孩子們非常單純,從不會對我們提什麼要求,每次去問她們有什麼需求,她們隻說,想吃零食。”餘潔說,護士們把一些小零食和點心分給她們,有時還作為上課表現好的“小獎勵”。由于孩子們都無症狀,不需要特别的治療,是以護士的主要責任是監督她們學習,每天早上到點了就像“宿管阿姨”一樣去叫她們起床,提醒她們吃好早飯做好課前準備。

樂觀的00後和10後

“盡管住在醫院,也希望她們盡量保持和在家上網課一樣的節奏。是以我們去采樣時盡量固定好時間,避開網課時段。”餘潔2020年曾援鄂,這次又主動報名進倉,心态已截然不同。

“這批人員都是輕症和無症狀感染者,治療上沒什麼困難,主要是一些心理疏導和生活需求的滿足。”她告訴海岸君,進來10來天,感受最深的就是,00後、10後的孩子們令她刮目相看,父母不在身邊,孩子們都能把自己照顧得井井有條,而他們的樂觀也感染着身邊的成年人。與一位愛書的孩子交流時,她的話讓餘潔印象最深:“書籍給予我力量和希望。與其着急,不如靜下心讀些書。”

了解孩子們的需求

房炜桓是瑞金北院的放射科醫生,醫院臨時改造後,房醫生并沒有“失業”,因為他化身為“藍小醫”的一員,第一時間就進入了隔離病區。“‘藍小醫’是瑞金醫院組建的一支志願者服務隊,我的任務就是到病區裡去了解隔離人員的實際困難和需求,盡可能地解決問題,同時做好心理幹預。”房炜桓說。

他所在的病區,學齡期的孩子有30多個。其中大多數都要上網課。房醫生像個輔導員一樣逐個談心,看孩子是獨自隔離還是有家屬陪同,并詢問他們有什麼困難。孩子們提到最多的就是醫院的網速問題。他也第一時間把情況報給醫院上司。醫院黨委聯系了資訊科,在確定安全的前提下,為需要上網課的孩子們臨時開放内網,登記後即可使用。

條件艱苦仍樂觀開朗

“我以為離開父母的孩子會哭鬧、不配合,沒想到他們的适應能力這麼強。”他還記得,病區内有的隔離人員,最初嫌住宿條件不好,護士響應不夠快;但也有孩子,甚至沒有電子裝置,無法和家人溝通,依舊笑呵呵的。

“轉學”集中隔離收治點:網課、閱讀,甚至DIY機器人!

樂觀開朗的小朋友用紙闆箱制作了一個機器人

還有一位國小高年級孩子令他印象深刻。他住在由補液中心改造的隔離間裡,條件相對病房稍顯艱苦,但他休息時自己動手用紙闆箱DIY了一個會動的機器人,玩得非常開心。

遇到困難就想辦法解決

“應該說,困難還是有的,但我們總在想辦法解決。尤其對那些獨自來隔離的孩子,大白就是他們的臨時父母。”房醫生說,由于防疫要求,外面的東西不能帶進倉内,他們就地取材,多方籌措,把醫生辦公室的折疊小桌子、工作椅搬到網課學生的房間;把自己的點心牛奶送給“吃不飽”的高中生……

其實,隔離收治點的生活還有很多面。房炜桓說,孩子們專心緻志的身影,讓其他人也感受到樂觀、堅強。“他們都是最美的面龐,在疫情面前,他們不退縮、不抱怨,有信心讓自己的未來更美好。”

金海岸工作室作 者 | 左妍圖 片 | 采訪對象供圖

編 輯 | 任天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