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被逼”的孩子,未來一定不會太差!

好的友誼,始于好感、敬于才華、忠于人品

身處低谷,除了自渡,他人愛莫能助!

這樣逼孩子,難道我不心疼?可是,相比于心疼,孩子的未來更重要。因為從小“被逼”和“沒被逼”的孩子,在20年後,過的是截然不同的人生。如果我因為一時心軟,而放縱兒子,那麼他未來将失去的,可不止一手好字。

“被逼”的孩子,未來一定不會太差!

“被逼”的孩子,未來一定不會太差。前段時間,那個射落奧運首金的00後“清華學霸”楊倩頻上熱搜。“清華學霸”、“奧運冠軍”,随便一個頭銜都足以讓無數人敬仰。如今楊倩集二者于一身,簡直可以原地封神。可觀衆隻看到了她成功後的萬丈光芒,卻看不到她背後無數次地咬牙堅持。

“被逼”的孩子,未來一定不會太差!

“讀書,任何時候都不會錯。”從小被父母逼着練書法、彈鋼琴的孩子,也許童年會更忙碌、更辛苦,但20年後,等待他們的會是比别人更多的機會。而這些機會,都源于堅持過程中鍛煉出來的毅力。

“被逼”的孩子,未來一定不會太差!

“沒被逼”的孩子,一生都為曾經的“不努力”埋單。如果問:那些“沒被逼”的孩子長大後會感謝父母的仁慈嗎?絕大多數人都會連連搖頭,然後一聲歎息。《清華學霸教子經》裡說:“父母要明白,孩子小時候缺乏自制力,對學習等艱苦的事情,不主動是常态,主動是非常态。”當孩子“不主動”的時候,如果父母一時心軟,同意孩子就此放棄,那這樣換來的不一定是孩子的感恩,反而有可能是埋怨。

“被逼”的孩子,未來一定不會太差!

因為從小“沒被逼”的孩子,雖然得到了一個輕松快樂的童年,可餘生等待他們的将會是碌碌無為的人生,和午夜夢回時的悔不當初。他們會無數次責備自己當初為何輕易放棄,如果被逼着堅持下去,如今的人生是否會有所不同?

“被逼”的孩子,未來一定不會太差!

父母是孩子的擺渡人,該狠心時别心軟。網上說:“教育路上不要指望孩子自覺。”深以為然。李玫瑾老師曾說過:“孩子的成長是分階段的,12 歲是孩子性格養成的關鍵期,孩子能不能成才,關鍵就看 12 歲前各個階段有沒有‘管教’到位。”而所謂的“管教”,一定包含了“逼迫”的成分。孩子還小時,價值觀未形成,自控力也未穩定。

“被逼”的孩子,未來一定不會太差!

如果父母秉持“快樂教育”的理念,放養孩子,順從孩子的意願,那這樣的孩子的未來,注定會是平庸。唯有适當地“逼迫”,讓孩子在恰當的年齡做恰當的事情,在該堅持下去的時候不輕易放棄,這樣的孩子成年後才能真正把握住自己的人生,過上理想的生活。

“被逼”的孩子,未來一定不會太差!

與孩子暢想堅持後的美好未來;很多時候,孩子不想堅持,是因為隻看到了眼前的苦,而遺忘了未來的甜。而父母與孩子一起暢想未來,則會幫助孩子找到繼續堅持下去的動力 。有句話這樣說:父母的了解,是治愈孩子的良藥。當孩子想放棄時,父母不該用強硬手段去逼孩子,而該關切詢問原因,然後站在孩子的角度了解他們。當感受到自己的需求被尊重和了解時,孩子才會繼續聽從父母的建議,把該做的事堅持下去。

“被逼”的孩子,未來一定不會太差!

父母的用心陪伴,是孩子堅持下去的動力;如果問“什麼才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我會毫不猶豫地回答:“陪伴”。尤其在“逼迫”孩子讀書或練習技藝時,父母的用心陪伴,會成為孩子堅持下去的動力。很多父母在陪伴孩子的時候,習慣時不時看手機,有的甚至是全程都在看手機。這樣的陪伴,不僅會幹擾到孩子的注意力,可能還會讓孩子産生你不重視他的感受。

“被逼”的孩子,未來一定不會太差!

在陪伴孩子時,要盡可能放下手機,全身心地投入,認真觀看孩子寫的每一個字、畫的每一張畫、彈的每一首曲,這樣才會讓孩子感受到你的關心和在意,他才能更願意堅持下去。做好情緒管理,不斥責。

“被逼”的孩子,未來一定不會太差!

學習過程中,孩子難免會有做得不夠好的時候。可如果這時,父母因孩子的犯錯而情緒失控地大聲斥責孩子,那麼孩子在受到驚吓的同時,還可能會對學習本身産生厭惡。是以不管發生什麼,父母都應該做好情緒管理,換種溫柔的方式與孩子溝通,而非粗暴斥責。給予孩子及時回報。

“被逼”的孩子,未來一定不會太差!

父母的陪伴,可不僅是為了不讓孩子感到孤單,更重要的是在孩子的練習過程中給予他們回報。《刻意練習》中就提到:“不論你在努力做什麼事情,都需要回報來準确辨識你在哪些方面還有不足,以及怎麼會存在這些不足。”除了孩子自己,父母也是做出回報的重要人選。這遍彈奏哪裡聽起來沒那麼流暢?這句古詩哪個字背錯了?這個毛筆字哪個部位臨摹得不是那麼像?這些隻要父母用心,都能給出一些回報。而這些回報會讓孩子找到問題,并不斷進步。

“被逼”的孩子,未來一定不會太差!

美國著名作家安娜·昆德蘭曾經說:“有些路很遠,走下去會很累,可是,不走,又會後悔。”相比一時的累,餘生的悔更難以承受。是以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就該“逼”孩子一把,别讓他們在該辛苦的年紀過早選擇了安逸,否則等待他們的将會是深深的懊悔。隻有從小“被逼”着長大的孩子,才會鍛煉出強于常人的毅力和克服困難的勇氣。這樣的孩子在成年後,才會擁有更多的選擇,才能過上向往的人生。教育很美好,道路很艱難,今天的父母一定更要有更強大的内心,為孩子堅持正确的教育。

所有重大災難,都是一面照妖鏡

尊重别人,容得下别人的錯

版權說明:轉載文章及使用配圖旨在學習交流,均不用于任何商業用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部分轉發文章及圖檔來自網絡,作者不詳。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感恩閱讀與點贊,以示鼓勵!無論您有多忙,請幫忙分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