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追問與反思:一名護士的死亡

“哮喘患者隻要得到及時醫療處置,就不會因哮喘死亡。”

撰文 | 田棟梁

來源 | “醫學界”公衆号

“今後抗疫,維持生活正常化應該放到跟動态清零同樣重要的位置。”複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昨日(3月24日)淩晨在微網誌發表的長文中寫道。

“封控區内生活照顧不夠,封控時間過長,醫院反複封控造成正常看病困難”的情況。這些問題都存在,不應該回避,在今後的抗疫中我們要一一解決,要不然,抗疫成功的意義就會大打折扣。

但有些人能夠等到這些問題被解決,而有些人永遠等不到了。周盛妮就是等不到的人中的一個。

據東方醫院釋出的“情況說明”,周盛妮是東方醫院護士,3月23日,她在家中哮喘發作,用藥後無法緩解。19時許,家屬駕車送其就診,東方醫院南院急診部因疫情防控需要,正暫時關閉,進行環境采樣和消毒,家屬又将她送到仁濟醫院東院救治。23時許,周盛妮因搶救無效去世。

追問與反思:一名護士的死亡

簡短的“情況說明”,難以完全解答公衆對周護士之死的疑惑。周護士送醫時的情況如何?為何家屬駕車送醫,而不是叫救護車?醫院急診暫時關閉,醫院其它科室是否具備救治條件?轉院前,對周護士是否具備轉院條件有進行評估嗎?送到仁濟醫院東院時,周護士情況如何?經曆了怎樣的搶救過程……

哮喘作為一種常見慢性疾病,周護士又是一位醫務人員,本不應該發生這樣的悲劇。

著名呼吸病學家、《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總編劉又甯教授告訴“醫學界”,嚴重的哮喘發作會引起氣道廣泛閉塞、呼吸衰竭,類似于窒息,可導緻死亡。鄧麗君就可能死于這種情形。此時正常吸入藥物會起不到作用,如能及時氣管插管,哪怕有簡易人工通氣也不至于死亡。

“哮喘患者隻要得到及時醫療處置,如在救護車上插管氣囊通氣,就不會因哮喘死亡。”劉又甯教授說。

對于周護士之死,張強醫生集團創始人張強醫生發文稱:這位醫務同行不是被病毒害死,而是被某些僵化的、冷漠的、粗暴的“規定”殺死。

追問與反思:一名護士的死亡

随後張強又釋出了一則短視訊,他在視訊中說:“本來醫務人員在醫院救治别人,但自己生病了,卻到了無病可看的程度,非常令人痛心,在這個非常特殊的時期,無論是有什麼理由,但是這個事件本身是值得我們反思的。”

3月19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的新聞釋出會上,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焦雅輝局長就如何保障疫情發生地區群衆的就醫需求表示,“我們一再強調,醫療機構要嚴格落實首診負責制和急危重症搶救制度,不得以任何理由,特别是不得以有沒有核酸檢測的結果作為推诿拒絕、延誤治療的理由。”

什麼事情隻要一再強調,那就說明做得還不夠好。是以新冠疫情發生兩年多來,不時就能看到因疫情封控導緻無法正常就醫的狀況,平時不要命的病,這時候也變得要命了。

“新冠抗疫将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能抱着咱就是不過了也要把病毒弄死的心态,要既控制好疫情,又保障居民生活,保持就醫通道暢通,同時還保障民營小微企業的生存。”張文宏寫道,“抗疫尚未結束,但生活還要繼續。”

寫的真好。

來源:醫學界

責編:鄭華菊

校對:臧恒佳

制版:薛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