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營收增長122%,蔚來卻壓力山大

營收增長122%,蔚來卻壓力山大

作者丨梅旭康

編輯丨郝秋慧

核心觀點

作為造車新勢力的排頭兵,蔚來在經曆了汽車月度銷量被小鵬、理想反超,以及遲來許久的赴港上市之後,交出了其2021年的答卷。

蔚來2021全年營收361.4億元,同比增長122.3%,盡管營收和毛利都在上升,但40.2億元的淨虧損依然如芒在背。

持續虧損、對賭協定日期的臨近、換電站無法避免的長期投入等,均是蔚來無法忽略的壓力,蔚來必須警鐘長鳴。

時間進入2022年,造車新勢力之間的競争進入了新階段。

2022年3月10日,繼美國上市4年後,蔚來又正式登陸港交所。

蔚小理三巨頭齊聚港股,再次開啟新一輪的角逐。隻是此時三者之間的關系,悄然之間,發生改變。

01淨虧損40.2億元,燒錢大戰何時休?

3月25日,蔚來釋出其2021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收益。

2021年,蔚來四季度營收99億元,同比增長49.1%;全年營收361.4億元,同比增長122.3%;淨虧損40.2億元,同比收窄24.3%。

營收增長122%,蔚來卻壓力山大

在毛利方面,2021年四季度蔚來整車毛利率達到20.9%。2021全年,蔚來整車毛利率達到20.1%,蔚來方面表示主要受益于單車銷售收入的提升以及75度三元鐵锂電池包帶來的成本優化。

盡管營收和毛利都在上升,但40.2億元的淨虧損依然如芒在背。

這并非蔚來一家的痛處,根據此前理想釋出的2021年财報資料,2021年,理想汽車淨虧損3.2億元,同比增加111.9%,理想方面表示淨虧損的增加主要由于飛速擴張導緻的成本和費用上漲,以及銷售、一般及管理費用和研發費用支出增加。

但值得關注的是,在2021年第四季度,理想實作了盈利,似乎轉正在即。蔚來的毛利率從2020年Q2開始轉正,2021年Q4毛利率提升至20.9%,不過距離其淨利潤扭虧為盈還有一段距離。

導緻蔚來、理想等新勢力車企虧損的部分原因,來自于研發費用的提升。

蔚來2021年研發支出45.9億元,同比增長84.6%;2021年的理想汽車的研發費用為32.9億元,同比增加198.8%;盡管小鵬還未釋出2021年财報資料,在去年二季度的财報會議上,小鵬明确2021年的研發支出将進一步加大,全年将達到40億人民币的規模。

目前來看,蔚來研發支出依然位居蔚小理3家之首。

燒錢大戰仍在繼續,與合肥政府的對賭協定,也成為蔚來不可逃避的一道難關。

2019年,蔚來公司股價持續走低,甚至一度跌至近1美元的“退市紅線”。蔚來陷入“至暗時刻”,李斌也成了“2019年最慘的人”。

此時,在李斌四處尋求融資時,合肥政府帶着70億元資金“雪中送炭”,将懸崖邊的蔚來拉了回來。如今,蔚來現金儲備554億元,此次蔚來選擇介紹上市的方式,即不發行新股、不募集資金,蔚來也不差錢。

但彼時合肥政府的這筆錢并不是好拿的。

根據蔚來與合肥政府簽訂的對賭協定,2020年蔚來要實作營收148億元并上市3款車型;2024年營收1200億元,上市6-8款車型;2020年至2025年總營收4200億元,總稅收達78億元;以及在2025年前于科創闆上市。

2020年和2021年,蔚來實作營收524億元,距離4200億元還存在3676億元的差距,根據蔚來現有的營銷資料表現,要想在2025年實作這一目标,殊為不易。

歸根到底,汽車銷量才是支撐蔚來實作目标的關鍵所在。

02二線新勢力追趕,蔚來新車壓力重重

2021年,蔚來全年傳遞新車91429台,同比增長109.1%,乍看之下,成績尚可。但與其他新勢力比較,難以凸顯優勢。

營收增長122%,蔚來卻壓力山大

小鵬在2021年全年銷量達98155輛,同比大增263%,一舉超過蔚來,成為造車新勢力銷量冠軍。理想全年傳遞90491輛,同比增長177.4%,憑借單車銷量,已逼近十萬大關。

銷量表現在某種程度上也反映了蔚小理三家格局的變化。

與此同時,二線造車新勢力步步緊逼。

2021年,哪吒汽車銷量達69674輛,同比增長362%;威馬汽車全年累計傳遞量為44157輛,接近過去三年總和,同比增長96.3%,其中第四季度累計傳遞達15114輛;2021年零跑累計傳遞4.3萬輛,較2020年的8000餘輛大幅增長443%。

進入2022年,蔚來1月份和2月份分别傳遞了9652輛和6131輛,同比分别增長34%和10%,并預計在2022年第一季度總共傳遞2.5萬至2.6萬輛汽車。

盡管蔚來銷量在同比增長,但連續兩個月都被哪吒超越,後方二線造車新勢力追趕态勢,更加明晰。

營收增長122%,蔚來卻壓力山大

常被市場調侃的是,蔚來在2020至2021年近兩年時間内未釋出一款新車,其舊款車型銷售已顯疲态。

蔚來此次香港上市的股票代碼“9866”,分别代表蔚來的四款産品EP9、ES8、ES6、EC6。

相比于其他造車新勢力,蔚來擁有比較完整的産品線,但問題在于這些車型已經是“老産品”。

雖然理想也隻靠理想ONE一款車型打天下,但畢竟蔚來沒有理想ONE這樣能獨木支撐企業的産品。

或許,蔚來也認識到了這方面的問題,加大了對新車的研發。

在2021年12月18日的NIO Day上,蔚來釋出了其中型智能電動轎跑ET5,預計在今年9月開啟傳遞。

2022年3月28日,蔚來第二代技術平台NT2的首款車型ET7将開啟傳遞。

财報會議上,李斌表示,2022年,蔚來計劃傳遞基于NT2的三款全新車型。ET7是第一款,目前量産進展順利,并将在近期釋出基于NT2的首款SUV車型ES7,定位于中大型高端五座SUV市場,計劃于今年的三季度開啟傳遞。

億歐汽車認為,ET7、ET5的具體表現要等到其傳遞之後才能看出,蔚來也亟需一款爆款産品,來鞏固和增強其市場地位,蔚來新車面臨的市場壓力屬實不小。

當然,蔚來在中國高端電動車市場話語權依然頗重,據蔚來方面資料,2021年,在上海的35萬人民币以上所有燃油和電動SUV中,蔚來的市場佔有率達到23%,整體銷量排名第一。

03失落的兩年,蔚來幹什麼去了

雖然蔚來此前較長時間沒有釋出新車,但這兩年,蔚來并非空度。

其一方面是着力打造其使用者生态,一方面是加速銷售以及補能網絡的建構。

随着造車新勢力的興起,傳統銷售模式被改變,汽車品牌跨界拓展的邊界也在不斷被打破。NIO Life,這家蔚來的“小超市”逐漸成為蔚來車主的生活部分,也開始影響非蔚來車主群體。

根據NIO Life2021年度報告,NIO Life2021年研發了594件新品,四年的時間累計開發1400件新品,累計銷量超過500萬件。

億歐汽車認為,NIO Life主要定位于城市精英群體,目的是引導城市精英的生活方式,建立高端使用者群體的活躍社群,圍繞蔚來自身品牌形象去建構使用者生态。

與此同時,在整體汽車市場從啞鈴型轉為紡錘形之時,中低端市場的重要性逐漸展現出來。

面對更加龐大的中低端使用者群體,蔚來也開始下探,财報會議中,李斌表示,面向大衆市場的新品牌的業務工作進展順利,核心團隊搭建完成,明确了戰略方向和發展計劃,首批産品已經進入到關鍵的研發階段。

此外,在智能手機産業“内卷”嚴重,市場趨向飽和的情況下,小米、華為等手機企業紛紛寄希望于在汽車産業來尋求第二增長曲線,蔚來卻反向操作,準備逆向沖擊手機市場。

2月下旬,有消息透露,蔚來正悄悄為進軍手機行業發力。原美圖手機總裁尹水軍已經加盟,牽頭負責蔚來的手機業務。

這并非蔚來一時興起,億歐汽車了解到,蔚來手機項目啟動可能已有一年多時間。

随着汽車智能化技術的逐漸發展,汽車開始成為“第三移動空間”,使用者與汽車的互動時間逐漸延長,智能汽車成為使用者智能生活的主要載體之一,智能手機雖不會被取代,但智能汽車必然成為使用者娛樂與社交的重要組成部分,車機也将與手機進一步融合。

此時蔚來布局手機業務,基于手機行業龐大的使用者群體,将在建構使用者生态,打造個性化使用者體驗方面給予蔚來極大的助益。

但完全不同的兩個體系并非蔚來一時就能完成建構,且手機領域的競争壓力,不會遜色于汽車行業。

至于在銷售網絡方面的建構方面,據蔚來财報資料,蔚來現有46個蔚來中心和341個蔚來空間,覆寫全球155個城市,在中國146個城市,擁有60家蔚來服務中心和179家授權服務中心。

蔚來方面也表示,2022年,蔚來計劃全年新增不少于100個銷售網點,新增超過50家蔚來服務中心和授權服務中心。

蔚來另一大重點布局的闆塊,是其以換電站為主的補能網絡。

蔚來資料顯示,目前其已建成866座換電站,覆寫中國190個城市,完成了超過760萬次換電,在全國累計部署超過711座超充站和3786根目的地充電樁。

在2022年,根據蔚來規劃,其将新增部署30條Power Up Plan目的地加電路線,在中國市場累計建成超過1300座換電站、6000根超充樁、1萬根目的地充電樁。

充電為主、換電為輔的補能生态依然是主流,蔚來換電網絡的建構,還需一段比較長的時間的投入,才能看到規模化效益。

億歐汽車認為,無論是NIO Life、手機業務,還是換電站,其發力期還未到來,當下,蔚來應該更聚焦于産品品質與關鍵智能技術的提升。

财報會議中,李斌說道:“未來幾年,我們會持續加大關鍵技術的研發投入,特别是全棧自動駕駛技術、動力電池相關的關鍵領域。”

04結語

當蔚來汽車月度銷量被小鵬超過之時,或許已為蔚來敲響警鐘。雖然2021年财報資料顯示似乎是穩中向好,但蔚來必須警鐘長鳴。

持續虧損、對賭協定日期的臨近、換電站無法避免的長期投入等,均是蔚來無法忽略的壓力。

李斌說道:“2021年是蔚來開始重新積蓄能量的一年,我們為下一階段的發展進行了各方面的準備。”

2022年,市場将迎來蔚來的多款新車型,蔚來能否逆轉銷量趨勢,在此一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