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你隻需要好好學習,别的都不用管”,千萬别再跟孩子這樣說了…

作者 | 張惠姗

“你隻需要好好讀書,别的都不需要你”,這句話,從小到大,是不是很耳熟?

希望孩子成績優秀,不少家長甚至把成績定義為孩子未來發展的唯一名額。成績不好,人生廢掉了;成績好,人生就能開挂。

不可否認,成績對于學生來說,确實很重要。

但成績好,一定就可以實作人生大滿貫嗎?

未必。

作家彭明輝說:“許多小孩都變成了草莓族:看起來鮮紅可愛,随便捏一下就爛得汁液遍地。”

國小是培養孩子人格雛形的階段,如果在國小時期,荒廢人格與能力的培養,長大後恐怕追悔莫及。

一起來看看國小階段,我們要培養孩子的哪些能力吧。

“你隻需要好好學習,别的都不用管”,千萬别再跟孩子這樣說了…

孩子與同伴交往的能力

學會交往,對于孩子長大後處理人際關系、獲得情感支援非常重要。

父母要如何做,才能幫孩子養出基本的社交能力?

1)盡量確定家庭氛圍平和。長期處于緊張的關系下,孩子會害怕與人相處。

2)尊重孩子。隻有被尊重過,孩子才會懂得尊重他人,才會在人群中受到尊重。

3)讓孩子參與到家裡的活動來。幫家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能讓孩子學會付出。

4)制造同伴相處的機會。比如制造小聚會,約上同學的家長,給孩子歡樂的相處體驗,久而久之,孩子會變得積極主動。

“你隻需要好好學習,别的都不用管”,千萬别再跟孩子這樣說了…

培養孩子有自我價值感

所謂自我價值感,簡單了解,就是“我很好”“我很重要”“我有能力”。

自我價值感高的孩子,會更加積極進取;自我價值低的孩子,更容易破罐子破摔,甚至走上歧途。

父母要怎樣幫孩子建構起自我價值感呢?

1)給孩子安全感。多陪伴,多跟孩子說“我愛你”,讓孩子确定自己是被愛着的。不要随口說出抛棄孩子的話,哪怕是開玩笑,對孩子來說,也是一種傷害。

2)多肯定孩子。比如多說“你是可以的”“我相信你能做到”,給孩子信心。

3)及時回報。當孩子做了某件事後,哪怕隻是倒了垃圾,記得回報:“你剛才倒了垃圾,謝謝你的付出,你在這個家裡很重要。”所有這些正面的、及時的回報,都會無形中提升孩子的價值感。

“你隻需要好好學習,别的都不用管”,千萬别再跟孩子這樣說了…

學會自主學習

孩子學習不行,除了先天大腦的原因,更多與學習動機、方法,态度,情緒相關。

如果在學習這件事上,孩子反複體驗到的是否定與批判,他的學習動力就會消退。

讓孩子學會自主學習,需要父母這樣做:

1)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孩子情緒愉悅時,受到的幹擾少,記憶力和專注力也都更好。

2)收起焦慮。不要總是盯着孩子寫作業,因為在壓力下,孩子體内會分泌出的皮質醇,會讓人變得毫無動力。

3)不要獎勵和懲罰。獎懲會消滅掉孩子的學習動機,學得好,不要獎勵,沒學好,别懲罰,學習的動機隻是為了學習,隻有這樣,孩子學習的目的性才不會被破壞。

4)找到孩子的閃光點。讓孩子看到自己擁有的能力和亮點,幫助孩子找到對學習的成就感,保持對孩子的興趣,而不是粗暴地給孩子貼上“不行”的标簽。

誰也不希望比别人差,這是人的天性。去幫助孩子,鼓勵孩子,培養孩子的興趣和信心,激發前進的動力,孩子自然會上進。

“你隻需要好好學習,别的都不用管”,千萬别再跟孩子這樣說了…

學會自我保護

自我保護的能力很重要,沒有自我保護的能力,孩子很容易成為受害者。

如何讓孩子學會自我保護?

1)杜絕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如果一個家庭裡,用的是暴力教育,孩子不聽話就打,不聽話就貶低羞辱的話,孩子往往容易成為受害者而不自知。

2)教會孩子一些簡單的安全常識。比如,讓孩子記得一些重要的電話;讓孩子掌握一些在家遇到火災、觸電、食物中毒、遇到壞人對付處理方法,有一定應變能力。

3)給孩子性教育。從小讓孩子正确認識自己的身體;讓孩子知道身體屬于自己,他人不得冒犯:背心、褲衩覆寫的地方不許别人摸;任何時候,遇到困惑或者令自己不舒服的事,都可以跟爸爸媽媽求助。

請記得,我們和孩子的關系越好,孩子遇到難題,就越願意向父母求助,因為他們知道,父母是值得信賴的,不會傷害自己的。

“你隻需要好好學習,别的都不用管”,千萬别再跟孩子這樣說了…

培養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

優秀的人,靠着時間管理,讓優秀成為了一種習慣。而時間觀念,是需要從小培養的。

1)讓孩子了解時間的寶貴,哪怕孩子還聽不懂時間的概念,也要日常中經常跟孩子提到時間的觀念。

2)利用計時器、沙漏、鬧鐘等物品,和孩子定好時間,注意時間一開始不宜過長,這是最簡單有效的方式,需要家長的堅持;

3)學會結合實際情況,做計劃表;

4)父母做好榜樣,生活規律且自律。

5)做事要有順序,從小讓孩子學會這一點。給事情分緩急、重要與否,排序安排,每天把該做的清零,今日事今日畢。

“你隻需要好好學習,别的都不用管”,千萬别再跟孩子這樣說了…
“你隻需要好好學習,别的都不用管”,千萬别再跟孩子這樣說了…

學會自主閱讀

閱讀的重要性,怎麼強調都不為過。

在現在電子裝置橫行的當下,父母要怎麼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

1)閱讀越早越好。從孩子能夠玩玩具開始,就可以陪孩子“玩”各種材質的書了。

2)争取每個月帶孩子去兩次書店,讓買書、看書成為一種家庭習慣。

3)把書放在家裡可以随手拿到的地方,讓孩子的活動範圍内,能接觸到書,書就成為了生活的一部分。

4)去“引誘”孩子讀書,而不要強迫他讀書。譬如,有位爸爸說,一開始孩子對閱讀不感興趣,他就用誇張的方式,看書或者讀書時,對某些字詞加重發音,并且配上歡笑的表情,孩子被逗樂,就一直重複着要爸爸講這本書。

5)家長做好榜樣。如果我們整天看電視、玩手機,又怎麼能要求孩子閱讀?父母空閑時間看看書,孩子會耳濡目染。

幫助孩子養成閱讀習慣,從小抓起,從講故事開始,從繪本開始,再到文字閱讀,這期間父母的榜樣最重要。

說到底,擁有被愛着的安全感、知道自己要什麼、會為了自己想要的努力、并持之以恒、有生活的樂趣、保持自律,能夠獨立生活。

這比考多少分重要。

因為人生,本就是一個多面體,需要方方面面的照射。

大多數的我們,都是普通人。不是一出生就長在羅馬上,更無法給孩子一個亮光十足的舞台。

但我們可以在可控的範圍裡,做可控的事,在小世界裡,讓孩子活出TA的大精彩。

—— End ——

“你隻需要好好學習,别的都不用管”,千萬别再跟孩子這樣說了…

作者:張惠姗,江湖人稱33老師,兒童心理工作者,心理科普自由撰稿人。部分圖檔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