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刷手機會emo,學習會上瘾?是真的(進來聽我解釋)

不知你是否有過這種體驗,全神貫注讀一本書、思考一個問題或聽一首音樂,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以至于感受不到外界的任何打擾,甚至忘記了時間的流逝......恭喜你,這種狀态說明你進入了心流體驗。

什麼是心流?

心流(FLow)的概念,最早由心理學家米哈裡·契克森米哈賴(Mihaly Csikszentmihalyi)提出,他将其定義為一種将個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種活動上的感覺;心流産生的同時會有高度的興奮及充實感。

通俗來說,心流狀态即是最佳體驗——人們全神貫注于自己目前的活動,全然忘我、最大限度地投入精力在目前任務上,并且不感到疲勞和無聊。

01

“心流”不是學霸專屬

任何人都能進入心流狀态

米哈裡出生于1934年的東歐,他經曆了二戰、冷戰。戰後,他對藝術、哲學和宗教産生了濃厚興趣,又見證了人類科技、經濟以及資訊的爆發式增長。可是他發現,人類并沒有因為更富有和更現代化的生活而變得更幸福。

刷手機會emo,學習會上瘾?是真的(進來聽我解釋)

米哈裡·契克森米哈賴

于是,米哈裡開始思考關于幸福的問題。他采訪了數百位藝術家、企業家、運動員、醫生等來自各行業内的頂尖人物,他們都向米哈裡描述了一種奇妙的心理狀态。

然而心流絕不是隻有大神們才能感受到的神秘體驗,所有普通人都可以做到。

當米哈裡又把自己的研究對象進一步拓展到各行各業的普通人,甚至是偏遠山區的老妪、納瓦霍族的牧人時,發現大家都會經曆這種體驗,連描述的詞彙都大緻相同。他将這種最接近于幸福的體驗,稱之為“最優體驗”,又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心流”的概念。

當一個人到達心流狀态時,外界的時間感會失真,“廢寝忘食”就是進入了心流狀态,因為做一件事情太專注,導緻忘記時間的存在。

刷手機會emo,學習會上瘾?是真的(進來聽我解釋)

綜上,心流是一種學習、工作的最優體驗。

02

打遊戲更容易有心流體驗?

許多人會認為,打遊戲等休閑娛樂更容易進入心流體驗,但實際上米哈裡在《心流》一書記錄了一項調查發現,僅有18%的心流體驗來自于休閑娛樂,而54%的心流體驗來自于學習和工作。

在學習和工作時,人們往往需要面對挑戰、發揮創意和技巧,最終也能得到實際的收獲,這樣則有着更強烈的滿足感。

而在休閑娛樂時,人們往往不需要發揮太多的創意和技巧,無需耗費太多精力,最重要的是,并不能得到實際的收獲。

以刷短視訊為例,許多人往往在不斷上劃刷視訊中,不知不覺度過了一個下午,仿佛感覺不到時間的消逝。在這過程中,确實忘記了時間的存在,但要注意的是,這并不是一種心流體驗。因為當人們停下來,往往會有一種虛無、遲鈍、不滿足感油然而生,與學習和工作不同的是,我們通常會覺得這段時間仿佛憑空消失了,沒有任何意義。

這也是為什麼,許多人試圖用刷視訊來度過周末,結果到了周天的晚上變得更加emo,仿佛休息的時間被偷走了。

刷手機會emo,學習會上瘾?是真的(進來聽我解釋)

盡管如此,大家仍然更願意選擇擁有更多閑暇,對于一些孩子們來說,甯願聚精會神地玩一晚上的遊戲或刷視訊,也不願意靜下心來學習一小時,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許多孩子在内心深處認為學習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他們坐下來學習,完全是克服了巨大的心理障礙,認為自己在做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

其次,許多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并沒有科學的目标,或者說他們的學習計劃并不合理,缺乏變化過于單調,或者挑戰過于困難,這都會讓孩子無法堅持下去。

那麼,能夠進入心流狀态、獲得學習的最優體驗,需要有怎樣的前提條件呢?

03

以程式設計為例

如何讓孩子觸發“心流”

程式設計是最容易觸發“心流”的活動之一,接下來将以程式設計為例,探讨讓孩子觸發心流狀态的幾個重要條件。

設定一個可量化的目标

設定清晰可行的目标,可以幫助我們了解任務,明确完成任務所需采取的行動步驟。要注意的是,這個目标最好是可量化的。

刷手機會emo,學習會上瘾?是真的(進來聽我解釋)

例如,在程式設計過程中,孩子往往需要通過程式設計完成一項任務,這項任務是最終的目标。如果隻是關注這一個大目标,孩子們會覺得非常遙遠,很容易就放棄。是以,在程式設計中,我們将這個任務分解,将其變成一個個小問題,逐一解決。

刷手機會emo,學習會上瘾?是真的(進來聽我解釋)

把任務量化分解,使其變成一個個階段性目标,能夠讓孩子有動力堅持下去,并掌控好自己的項目進度。

具有适當的挑戰性

挑戰與能力水準相比對所帶來的勝任感、參與感,能夠增長個體對挑戰本身産生的熱情,更加享受完成挑戰的過程。

同樣是學習程式設計,如果是一個初學者,不懂得任何程式設計語言,連符号都看不懂,那麼他此時的挑戰就是學習什麼是程式設計語言,了解和認識基礎的程式設計符号,此時他會因為剛接觸到一個新鮮事物而産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在此階段,他很可能會感受到心流。

刷手機會emo,學習會上瘾?是真的(進來聽我解釋)

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後,孩子掌握了基礎的程式設計知識,那麼他接受的挑戰也需要進一步更新。要注意的是,挑戰更新也必須符合孩子的能力水準,隻有孩子的能力水準與目前挑戰難度相比對(達到平衡)時,才能進入心流狀态。

如果挑戰過于苛刻,孩子有可能會感到沮喪、灰心、焦慮等負面情緒;相反,如果一項挑戰過于容易,孩子便會對它失去興趣、無動于衷。總的來說,當我們在心流狀态時,我們會積極應對挑戰,而且不會被挑戰所打倒。

即時回報

“即時回報”是一種“勞有所得”的展現,它的作用類似“獎勵機制”,能夠讓我們看到付出努力後帶來的實際收獲。事實上,許多遊戲之是以能夠讓孩子沉迷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遊戲的“即時回報”機制。

在程式設計中,這樣的“即時回報”也是存在的。每一句代碼都代表着一項指令,運作代碼,孩子可以立刻看到程式運作的結果,每完成一段語句的編寫,就能看到程式的進一步運作。孩子可以在完成每一步驟之後,立刻判斷自己是否有所改進。

刷手機會emo,學習會上瘾?是真的(進來聽我解釋)

集中注意力克服分心

雖然進入心流狀态後非常不容易被外界所打擾,但是一個人的注意力畢竟有限,孩子更是如此。是以,我們要在任務開始之前,為孩子營造一個不宜被打擾的學習環境。

從外界環境出發,盡量限制工作和學習環境中物品的數量,即保持環境整潔有序。安排好一個相對獨立的時間,在這段時間内關閉手機和網絡。這樣從源頭上杜絕外界對孩子的影響,有助于孩子進入心流狀态。

04

心流體驗與幸福感

回到心流體驗的源頭,這其實是一個關于尋找幸福的問題。米哈裡認為,真正的快樂源自于我們的意識,這種由自我意識帶來的快樂才是真正的快樂。

無論是編寫一套程式,還是思考一個問題,又或是聽一首音樂,這種心流狀态所映射出的本質是我們從中得到的滿足感和幸福感,更多的人是在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時才真正體會到長久的快樂。

刷手機會emo,學習會上瘾?是真的(進來聽我解釋)

在孩子的教育中,其實每個家長最終的目的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幸福一生。或許從今天起,我們可以嘗試幫助孩子擁有更多心流體驗,收獲真正的幸福。

——END——

關注“童程童美”視訊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