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孩子一句話,我的婚姻再無幸福可言”:無數家長還在犯這個錯…

中國語言博大精深,有一個成語就叫“童言無忌”,它十分精辟地概括了孩子說話的特點。

小康君就經曆過這樣的情況。那次帶娃去找親戚家小朋友玩,他爸爸沒在家,就随口問了一句:爸爸出門了呀?小朋友立刻指着丁丁說:我爸爸這裡總是發炎,好臭!要到醫院割一下!

孩子媽媽嘴裡的一口茶差點噴出來,小康君也尴尬地不行,趕緊說:“哎呀,你家窗簾好漂亮啊,在哪兒買的?”(明明已經來過好多次,早都看到過了……)

(圖檔來源:網絡)

有這種經曆的,絕對不止一兩家。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們看在眼裡,記在心上,有時冷不丁地在别人面前給你來個大爆料,分分鐘制造“災難現場”……

01

“老公,你行不行啊,

都一個月沒交作業了…”

當聽到孩子第一次喊“爸爸”“媽媽”時,心情激動得不亞于和他第一次見面有木有!這以後,寶寶可就能和咱們溝通交流了呀。

但是,先别高興太早,從今以後你的“說話自由”可能會受到一定限制,因為孩子可是會“學舌”的~

讓咱們看看那些孩子學舌的名場面吧!

這位老爸在義正言辭地教育自己的兒子:為啥不交作業?跟誰學不交作業的啊?

孩子也不甘示弱:不是跟你學的嗎?我天天聽我媽喊:老公啊,你行不行啊你,你一個月都沒交作業了,你交了嗎?……

“孩子一句話,我的婚姻再無幸福可言”:無數家長還在犯這個錯…

(圖檔來源:v.qq.com)

天啊,旁邊還有客人在,這也太尴尬了吧!

同樣尴尬的還有媽媽。

這位小萌娃正在奶聲奶氣地給外婆打電話,告媽媽的狀:

一到睡覺的時候,我媽看我睡着了,他倆就開始對話。我媽說:“上我被窩裡來呀!”我爸說:“别把孩子吵醒了啊,吵醒了不得整咱倆呀?”

“孩子一句話,我的婚姻再無幸福可言”:無數家長還在犯這個錯…

(圖檔來源:bilibili.com)

這……估計外婆都不知道該怎麼搭腔了吧?

是以,爸爸媽媽們,可不要以為孩子睡着了什麼都不知道哦,萬一悄悄地醒來了,你們說的話、做的事可是都逃不過孩子的耳朵和眼睛哦~

孩子尴尬到自己其實還好,如果尴尬到别人,那估計就會使尴尬放大無數倍了……

這個小男孩旁邊坐着一位美女,美女身材很好,可是小孩子卻不懂,于是驚世駭俗地說了這麼一句話:“阿姨的屁股長到前面了!”

“孩子一句話,我的婚姻再無幸福可言”:無數家長還在犯這個錯…

啊啊啊,這……但美女還能淡定地玩氣球,沒有生氣,心胸和教養真的值得點贊呢~

童言無忌造成的“尴尬”隻是一時的,多數人也能了解,可以說無傷大雅,但是,有時孩子說了“不該說”的話,可能造成很不好的後果。

有一位媽媽就分享過這樣的事情。這位媽媽特别不喜歡公公婆婆去家裡住,經常跟兒子吐槽,結果兒子也學會了。

一次兒子聽到公公說忙完這段就去他家住,立刻就說:“爺爺你不要去住了,媽媽讨厭你!”結果打那以後公公果然不去住了,而老公卻深深地埋怨自己,還影響了自己的婚姻品質。

“孩子一句話,我的婚姻再無幸福可言”:無數家長還在犯這個錯…

(圖檔來源:愛兒康原創)

有時,毫無防人之心的孩子在外面随意“曝光”家庭情況,如果被有心之人聽見或套話,可能會帶來危險。

是以,面對孩子的“童言無忌”時,我們需要慢慢去引導。

02

童言可以無忌,

但不要忘記培養孩子的修養…

孩子的童言無忌,往往能把人逗樂,有時又讓家長哭笑不得,甚至惱怒。但咱們家長得明白:不管是讓你笑還是讓你氣,孩子都是無心的,千萬不能是以而遷怒孩子。

孩子三四歲時,正是語言能力快速增長的時期,這個時期内,孩子樂于表達,常常迫不及待地說出自己的想法,但由于對語句深層次的含義還缺乏透徹了解,加之還不太懂得說話的禮儀,是以常常“語出驚人”。

“孩子一句話,我的婚姻再無幸福可言”:無數家長還在犯這個錯…

(圖檔來源:sohu.com)

對于孩子那些充滿想象力和詩意的童言,我們可以鼓勵孩子,但當孩子的話語确實不合适時,我們應該慢慢讓孩子了解,什麼是該說的,什麼是不該說的。

家長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引導孩子:

說話時懂得尊重别人

我們需要讓孩子懂得,有些詞語會傷害到别人,比如“胖”“醜”“窮”“笨”等,要讓寶寶懂得這些詞語是帶有侮辱性的,這樣說别人,别人會覺得很生氣、很難過。

這種語言禮儀的教育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進行,比如聽到、看到類似的場景,适時教育寶寶怎麼說話才是正确的。另外某些卡通片的語言環境不夠純淨,我們要幫助寶寶辨識,讓寶寶避開這些卡通片。

提醒孩子注意保護家庭隐私

除了不傷害别人,也要注意提醒寶寶保護自己的隐私,不能随便向陌生人透露自己家的家庭資訊,包括自己家的住址,爸爸媽媽是做什麼工作的等等。

此外,也不能向外宣揚自己和爸爸媽媽身體上的隐私,更不能談論别人的隐私部位。

03

以身作則,不随便在背後議論人

家長以為孩子什麼都不懂,但孩子的聰明往往超出我們的想象,是以家長在孩子面前說話應該有所選擇,不說别人壞話,尤其是一些熟人或親戚的壞話,不對别人評頭論足。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除了不能說人壞話,平時也要注意在孩子面前,言辭不能粗鄙,不說髒話,不總是埋怨、牢騷,否則給孩子的語言和情緒都會帶來消極影響。

俗話說:相由心生,其實語言也是由心生,如果一個人總是對别人惡語相向,很難說他的内心是善良溫和的。而好的語言也會影響人的内心,使内心向着積極的方向去發展。

小康君嘚吧嘚

在童話《皇帝的新裝》裡,小孩子的童言無忌,揭示了事實真理,小孩子的話,往往是最真實的。

隻是,我們既要保留這份真實,又不能讓這份真實去傷害自己或他人,到底應該怎麼做,需要爸爸媽媽們費心去經營。

好啦,今天的話題就聊到這兒,大家别忘記幫小康君點「分享」「在看」和「贊」,給小康君加個雞腿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