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孩子膽小怕生,不敢跟人打招呼,主要由3種原因造成,其中一種跟家長有關

Hi,大家好,我是穎媽。

不知道你們在孩子的養育過程中有沒有碰到這種情況:孩子膽小怕生,見到人也不敢跟人打招呼。

最近跟表嫂聊天的時候,表嫂告訴我,三歲半的軒軒已經入園半年了,但老師時常回報說軒軒喜歡一個人玩,有時候老師跟他說話也不怎麼回應。

平時在家也一樣,見到人讓他打個招呼,總是一下就跑開了,再提醒,最多也就是對人笑笑。

孩子膽小怕生,不敢跟人打招呼,主要由3種原因造成,其中一種跟家長有關

表嫂話裡話外意思是軒軒太内向了。其實呢,我還是挺喜歡軒軒這個小侄子的,長得可愛,說話也奶聲奶氣的。雖然跟他人說話不多,但就是讨人喜歡。軒軒從小是奶奶帶大的,原本一直跟奶奶住一起,跟爸爸媽媽待的時間不久,而且表哥對孩子也一直比較嚴肅,是以就形成了現在這種話少安靜的性格。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活潑開朗,見人就熱情地打招呼,這樣的性格在社會上也會更加讨喜,但是每個孩子不一樣,并不會事事都如家長所願,孩子為什麼不願意跟别人打招呼,主要原因有三種。

孩子膽小怕生,不敢跟人打招呼,主要由3種原因造成,其中一種跟家長有關

每個孩子的氣質不一樣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發現,一些孩子性格活潑開朗,見人就會熱情地打招呼,而有一些孩子性格比較内向、害羞,見到陌生人巴不得躲在大人的後面,恨不得沒有人看到他們,更别說讓他去主動打招呼。這種性格一定程度上由孩子天生的氣質決定。

父母太過強勢

有些家長性格比較強勢,在工作中強勢慣了,把這種強勢的态度也帶到家裡,父母的強勢會讓孩子變得膽小,讓孩子沒有安全感,對陌生人失去信任感。

孩子膽小怕生,不敢跟人打招呼,主要由3種原因造成,其中一種跟家長有關

還有些家長對孩子教育很嚴格,經常責罵孩子。看到孩子沒有禮貌,不喜歡叫人,動不動就批評。他不知道的是,他們越這樣做,孩子就越膽小。

孩子與外界接觸的機會少

孩子不敢與别人打招呼,很多時候是不懂得怎樣與人打交道,缺乏社交經驗。如果孩子去人多的地方去得少,見到陌生人就會表現得緊張不安。

是以平時有空的時候,父母應該多陪孩子出去走走,主動與外面的世界建立聯系。

孩子膽小怕生,不敢跟人打招呼,主要由3種原因造成,其中一種跟家長有關

孩子的生理發育一直在快速發展,性格也不是一成不變的,也會随着環境、經曆慢慢發生改變,是以父母可以有意識地引導孩子,讓孩子打開心扉,願意與他人交往,慢慢變得開朗起來。

一、讓孩子多與同齡人接觸

引導孩子主動去跟小夥伴打招呼,可能剛開始孩子有一些抵觸情緒,但父母要有耐心地鼓勵孩子。

比如看到同齡的小夥伴,父母可以主動抛出話題,吸引對方孩子的注意力。你可以代替孩子詢問:“你在玩什麼遊戲呀?可以讓我們小寶加入嗎?”,“哇,你這個玩具看起來好好玩呀”。給雙方提供溝通的橋梁,讓孩子慢慢融入到對方的遊戲當中。

孩子膽小怕生,不敢跟人打招呼,主要由3種原因造成,其中一種跟家長有關

碰到玩得來的小夥伴,可以主動讓孩子邀請對方到自己家裡玩,也可以去對方家裡玩。

多帶孩子參加一些集體活動,讓他與同齡人更多地接觸,像我所在的環境周邊有很多的親子體驗課、寶寶興趣體驗課,這些課程可以讓自家孩子多參與,多讓孩子在不同場合結交一些新朋友。

當同齡人接觸多了,孩子就會慢慢知道該如何與人相處,并能逐漸放開自己,變得開朗,會樂意表達自己的想法了。

孩子膽小怕生,不敢跟人打招呼,主要由3種原因造成,其中一種跟家長有關

二、教給孩子基本的社交技能

孩子不敢跟他人打招呼,在外怕生膽小,除了性格原因,還有一方面是因為缺乏必要的社交技能。

此時就需要家長必要的一些社交技巧的引導了。讓孩子慢慢學會與他人溝通與交流,增加孩子的社交經驗。

告訴孩子見到面熟的人要打招呼。跟父母年齡相仿的,要叫“叔叔”或“阿姨”,看到年齡大的要叫“爺爺”或“奶奶”。跟小夥伴玩,離開的時候要主動跟别人說“再見”。

去外面玩的時候,可以準備一些自己的玩具,這樣可以跟其他孩子交換着一起玩。

孩子膽小怕生,不敢跟人打招呼,主要由3種原因造成,其中一種跟家長有關

想要跟陌生的小朋友一起玩時可以主動問對方,“我可以跟你一起玩嗎”,主動一點、多幫忙、愛笑,都是社交的加分項哦。

三、對于孩子不要一味責罰

最好的親子關系就是朋友關系。對待孩子不要太強勢,那樣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也會讓孩子沒有安全感,讓他們膽子變小,這樣面對陌生人的時候,隻有恐懼感和害怕。

即便孩子不喜歡叫人,也不要一味地責罵,而是要換成平和的心态,提醒孩子做一個有禮貌的孩子。

心理學上有一個詞語叫“南風效應”。相比北風的粗暴凜冽,南風的溫暖與柔和讓人主動脫去外套。教育孩子也是一樣:春風化雨般的溫柔,才能潤物于無聲之處!

-END-

我是穎媽,一孩媽,家庭教育指導師,育兒達人,科學養育踐行者,多平台應邀優質創作者,專注育兒幹貨和兒童早教心理知識分享,喜文字,樂分享,我手寫我心,喜歡記得關注轉發哦!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