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俞敏洪:培養一個被社會接納的人,比考上一百個北大還重要

中國家庭出現的問題主要是,中國的優質教育資源缺乏,和家長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得到優質教育之間的沖突。

這個問題幾乎沒有解決方案。

第一,優質教育資源的缺乏,無論是幼稚園、國小、國中,高中,還是任何一個邊遠的縣,都存在的問題。

第二,雖然這幾年出生率不升反降,到一定程度每個人想上大學都可以上,但這依然緩解不了家長的焦慮。

因為家長要的不是孩子上大學,而是孩子能不能進北大清華這類優質教育圈。

俞敏洪:培養一個被社會接納的人,比考上一百個北大還重要

很多家長在無形中把上好大學和孩子的前途劃了一個等号。同時,也很少有家長願意承認:自己的孩子就是一個普通人。

如果家長不認可這個事實,把一個普通孩子放在前面5%-10%的頂尖競争中,孩子能力不夠,老師和家長又逼着他,不可承受的壓力下,必定産生心理問題,是以現在不少孩子焦慮、抑郁。

是以,從這個意義上,我們對孩子提出一個期待,這一點真的特别重要。

這就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是培養一個孩子的全部内容。

德智體美勞到底怎麼培養?

最主要的是培養孩子四大能力:第一個叫個性能力,第二個品德能力,第三個學習能力,第四個是群體能力。

這四種能力的培養,是為孩子的終身發展奠定了一片肥沃的土壤。

把一棵樹種在肥沃的土壤,他隻要長活了,後續怎麼長就不用擔心了,因為他會源源不斷地從大地吸收養分。

俞敏洪:培養一個被社會接納的人,比考上一百個北大還重要

個性能力

一個人首先培養他積極樂觀向上的個性,我覺得他才有生存的餘地。

這個積極樂觀向上包含了他面對挫折、失敗的一種人生态度。

可惜的是,我們的挫敗教育做的實在太差,很多時候,我們是讓孩子終身挫敗。

比如說,在孩子學習成績差的時候,不是理性地去幫助孩子,而是把孩子否認掉。

如果一個孩子得了40分,老師很生氣,家長揍孩子。能和孩子坐下來,認真讨論這個問題,并且鼓勵孩子的家長不多。

什麼叫挫折教育呢?挫折教育,是在孩子失敗的時候給他繼續前行的勇氣。

俞敏洪:培養一個被社會接納的人,比考上一百個北大還重要

如果孩子考了40分,我們首先要做的是,告訴他40分不錯,為什麼?已經做對了40%。

我們下面要做的是,來分析這60分失去是因為什麼。緊接着給孩子提出進步的要求,比如下次能不能考到60分。

在這個過程中,爸爸媽媽要提供無私的幫助,讓孩子感覺60分不是一個高難度的分數,讓他願意為之奮鬥,下次有可能他就考到60分,甚至考到75分。

孩子的進步,很多時候需要家長的鼓勵和引導。

當孩子面對困難和挫折,我們用錯方法,隻會給孩子帶來更大的打擊以及挫敗感,進而使他自我放棄。

家庭,是孩子安全的港灣,不管你的孩子怎樣,你首先要接受孩子的現狀。

并且讓孩子知道,哪怕他遇到世界上所有困難,回到家,父母依然能夠理性溫暖地接待他。

然而現實中,我們父母常常做的事情,是把孩子推到自己的反面。

不斷跟别人家孩子比較,不斷指責,或者提出不靠譜要求,這些會讓孩子覺得自己跟父母之間是疏離的,會對父母不信任,久而久之,産生巨大的叛逆,甚至離家出走、一死了之。

父母,隻有在給了孩子足夠的理性的保護下,再跟孩子提要求。

俞敏洪:培養一個被社會接納的人,比考上一百個北大還重要

品德能力

品德能力是一個孩子在社會上為人處事的能力。

更多是在家庭中間養成,家長的一舉一動直接奠定了孩子的高度。

一個斤斤計較的,目光短淺的,事事抱怨,心裡陰暗的家長,想要培養出來光明磊落,誠實、大氣的孩子,可能性非常小。

因為,品德能力,來自家長的榜樣和示範。

我父親是一個木工,架大梁的,方圓十八裡,誰家造房子他一定要去架大梁。

他有一個規矩,如果這家家境比較殷實就收工錢,如果這個家庭比較困難,一碗酒喝完就走人。

這種豪爽直接印證到我身上。

父母的影響,帶來的就是你的基本人品和品德的存在,特别重要。

俞敏洪:培養一個被社會接納的人,比考上一百個北大還重要

品德能力說到底就是一句話,讓你的孩子能夠被周圍所有的人接納,并且認為他是一個好人。

是以,我們對于孩子行為的教養,要按照社會接納這個孩子行為教養來設定。

我帶我兩個孩子的時候,有一個前提條件,成績可以不好,最重要的是要被周圍的朋友所接納,這點特别重要。

持續性學習的能力

我孩子小時候,我有一個習慣,每年兩個十天的假期,專門用來對于世界進行考察。

我會跟孩子一起定一個計劃,今年我們去考察什麼地方,比如考察希臘文化。

我會提前一個月進行研究,定出一條路線來跟孩子商量。每到一個地方,我們就會跟孩子探讨,這個地方發生什麼故事。

為什麼這樣做?讓孩子對整個世界進行更深層次的了解,讓他産生對世界的情懷。

俞敏洪:培養一個被社會接納的人,比考上一百個北大還重要

我女兒5歲的時候,我們坐在海邊,等着月亮從海裡面升起來,慢慢往上升,慢慢變小。我就在一邊給女兒背《春江花月夜》,背一句講一句,女兒聽入迷了。

這是培養孩子對大自然的美産生更深刻的認知,這個東西都是要父母去做的,别人都做不了。

讓他們對世界産生好奇,是以現在我看到兩個孩子抱着曆史的書去看我一點也不奇怪,因為這就是我培養他們的地方。

我到以色列去,發現任何一戶人家推門進去前面是一堵竈壁,這個竈壁是一堵書牆,家家戶戶如此。這就是為什麼以色列每人每年平均讀65本書的重要原因。

我常常說,如果你一輩子愛上閱讀,即使什麼大學都沒有上,也能過相對自信且美好的生活。

我每次出去玩,箱子裡一定有兩到三本書,孩子看到我打包書,他們也一定會帶兩本。

在飛機上、在火車上,在飯店中,在遊泳池邊上,我會把書掏出來看,兩個孩子看到我在讀書,他們也會把書拿出來看。

一定要讓孩子愛上閱讀。

另外要讓孩子學會動手,從小家長也要陪他動手。

學習不僅僅是考試,而是深入研究,這個過程對孩子的影響很重要。

俞敏洪:培養一個被社會接納的人,比考上一百個北大還重要

群體能力

人是生活在社會中的動物,對我們來說,培養孩子和群體打交道的能力就永遠大于他考試成績有多好。

培養孩子的群體能力就要培養孩子善于分享,善于幫助别人,善于合作的能力。

我從小教育孩子,你對别人好了以後,你身邊就會有更多朋友,就一定會對你好。

我自己從小養成的習慣,也就是對别人好。

大學四年掃地、打水,幫宿舍同學洗衣服,我做了很多,但是我虧了嗎,沒有虧。

大學畢業十年以後,我開始創業,我跟同宿舍的同學一說,他們都願意出來。

理由很簡單:俞敏洪是好人,是一個不會占别人便宜的人,如果成功了,我們一定能共享成功,如果失敗了,那就是大家一起失敗,也沒事。

俞敏洪:培養一個被社會接納的人,比考上一百個北大還重要

最後就有了《中國合夥人》這一部電影大家都知道。就是這樣一種合群能力,我覺得最重要。

是以,加上個性能力、品德能力好的話,毫無疑問就是被社會所接納的人。

成為被社會所接納和大家所學習的人,這樣的成就比上一百個北大還重要。

新東方家庭教育,傳遞專業家庭教育理念,提供海内外家庭教育資訊,分享可吸收、可操作的方法和建議。讓持續的學習成為家庭的習慣。

相信每一位家長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

拿世界著名實體學家楊振甯的話來說:想要讓孩子學好數學,第一步就是要先弄清數學的基本概念;其次是它的基本概念的由來,這就需要父母在輔導孩子數學題的過程中,陪孩子多讀一些數學方面的書籍,玩一些數學遊戲。

俞敏洪:培養一個被社會接納的人,比考上一百個北大還重要

然而,攀登數學的高峰并非易事。世界著名實體學家楊振甯說:“我也認為數學很枯燥,但一看到劉薰宇的數學書,感到很驚訝。你還能像這樣學數學?”

楊振甯是繼牛頓和愛因斯坦之後最偉大的實體學家。他能夠認可的數學老師劉薰宇是不會錯的。

劉薰宇又是誰?

劉薰宇與華羅庚、陳景潤等數學家相比,并不出名,因為他的精力主要在數學教學和中國小教材的編寫中。

劉薰宇一生寫過很多數學方面的書,最有名的便是這三本:

第一本是《馬先生講數學》,主要講如何用圖解法求解一些算術四則問題

俞敏洪:培養一個被社會接納的人,比考上一百個北大還重要

第二本是《數學趣味》,主要講日常生活中碰到的數學問題,我們講萬物皆數學,通過萬物來學數學是最快的。

第三本是《數學的園地》,這一冊就有點難度了,裡面講了函數、連續、誘導函數、微分、積分和總集等概念及它們的運算法的基本原理。雖然有點深,但講解的方法很妙,六年級的娃,還能看懂一部分的内容。

同僚把這書拿給孩子看,平時孩子也補習數學,有時候覺得上補習班有點枯燥。可孩子看這個書,卻覺得很有意思,而且還能把他在補習班學到的東西運用過來。

俞敏洪:培養一個被社會接納的人,比考上一百個北大還重要

一看就看了個把小時還不覺得累!家長:實在是難得的好書!

對于劉薰宇先生編著的這套經典數學科普圖書,家長們也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家長表示“這套叢書總體上有一種循循善誘,由淺入深的感覺,語言特别有說服力”

可以說,熟讀這套書,國小和國中的數學就不用擔心了。

這套經典數學叢書,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夠激發學生們蘊藏起來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欲望,讓學生們愛上學數學,許多家長表示《數學三書》是難得的好書,不可錯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