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七八歲的孩子比狗嫌,怎麼辦?讀懂孩子的“叛逆”,原來這麼回事

最近,霖霖的媽媽被上一年級的兒子氣得不行!她實在想不明白,原來懂事乖巧的孩子,為什麼最近總是胡攪蠻纏?

比如,霖霖在家練字。媽媽覺得他寫得不夠好,于是要求重寫一遍。為了能夠讓兒子看明白,她還特意在旁邊示範了一下。可誰知孩子很不樂意,立馬撅着小嘴怼媽媽:

“這不是寫得挺好的嗎?老師說寫的可以了!哪裡不好看?為什麼你說不好看,就是不好看呢?你又不是老師,為什麼要按照你的标準來?”

七八歲的孩子比狗嫌,怎麼辦?讀懂孩子的“叛逆”,原來這麼回事

不僅寫作業如此,其他事情也是如此。隻要是媽媽指導,但凡一出口,霖霖就一定會拿很多理由來反駁,貌似道理似乎有那麼一點點,這常常讓媽媽感覺很郁悶。

但平心而論,今年7歲的霖霖是一個聰明的孩子,剛上國小一年級,在學校成績也不錯,最近就是愛在一些事情上“胡攪蠻纏”。

這孩子到底怎麼了?到底哪裡炸了毛?非得沖着爹媽對着幹?

霖霖的媽媽,為此很苦惱。

一、孩子成長,有三個叛逆階段

霖霖有這樣的表現,其實進入了第二叛逆期,就是俗話說的“7歲8歲讨人嫌,惹得小狗不待見”的年齡階段!

一般而言,孩子成長期都會經曆三個叛逆期:

第1階段:孩子兩三歲時,即“寶寶叛逆期”。

第2階段:孩子七八歲時,即“兒童叛逆期”。

第3階段:就是很多家長避之不及的“青春叛逆期”,一般在孩子12歲以後。

叛逆期,其實是大人一廂情願的說法,對于孩子而言,它其實是成長的一個标志。

七八歲的孩子比狗嫌,怎麼辦?讀懂孩子的“叛逆”,原來這麼回事

比如“可怕的兩歲”,這個階段的孩子喜歡用“不”說話:不要吃飯,不要睡覺、不聽話。家長覺得孩子叛逆不聽話,但其實隻是因為孩子第一次擁有了強烈的自我意識。

一個“不”字,讓他從家長的反應當中看到了自己的存在。也是以,他會從看起來的“小乖乖”,變成令家長感到無奈的“小惡魔”。

比如七八歲的兒童叛逆期,這個階段主要是因為孩子進入國小後,他們的社交圈擴大,感覺自己像個小大人,可以自己做決定了,于是努力想掙脫父母的掌控,處處喜歡跟大人唱反調,但與此同時他們依然需要大人的幫忙。

但是到了第3個青春叛逆期,由于孩子的心理發育沒有成熟,常常會感到挫敗,但又好面子,自尊心強,同時受到同伴的影響,也是以導緻他們經常做出挑戰父母權威的事兒。

這個階段的孩子,他們喜歡用“獨立宣言”來展現自己的價值,如果家長依然采用高高在上的權威來逼迫孩子聽話,十有八九隻會逼着孩子的逆反心理越來越強。

二、為什麼第二叛逆期,來得毫無征兆?

有不少父母會感覺疑惑:

剛剛孩子還很聽話呢,他們玩什麼就玩什麼,孩子走哪都招人喜歡,為什麼一下子乖寶變成一個十足的問題兒童,每天令父母焦頭爛額?父母非得天天打起十二分精神,扛起十八般武器,才能與他們鬥智鬥勇?

孩子第二叛逆期常常來得毫無征兆,導緻父母不願意接受。

七八歲的孩子比狗嫌,怎麼辦?讀懂孩子的“叛逆”,原來這麼回事

第二叛逆期,也叫做兒童叛逆期,一般是指7~9歲的孩子。這個階段,孩子的自我意識和自我欲求迅速發展,慢慢有了自己的主意,好奇心促使他們堅持己見,因而顯得特别愛跟家長差唱反調。

當你發現孩子經常胡攪蠻纏,知錯不認錯,隻愛聽表揚,愛狡辯,找借口,做事拖拉等等,别苦惱,所有這些表象背後,是孩子自我意識的進一步覺醒:

因為他們已經不再滿足對于父母的言聽計從,也要擺脫對父母的依賴!

換句話說,這是孩子正在學着長大。

第二叛逆期來得毫無征兆,還因為七八歲孩子普遍進入國小開始學習,他們不再時刻黏在父母身邊,父母對孩子在外環境的感染變化不察覺,一旦發現,就頓覺驚訝。

記得兒子剛讀一年級的時候,也就是七八歲的模樣。不知從哪天開始,我突然有一天發現他口中的“廁所文化”成為了津津樂道的說法。

我納悶自己真的不認識自己的兒子了,那個乖巧聽話的孩子,怎麼突然冒出一口的“髒話”?

後來我發現這其實是與孩子進入學校學習,有着密不可分的聯系。事實也證明如此,兒子告訴我,那些“廁所用語”都是才小夥伴口中學來的,大家都喜歡這麼說。

當孩子入了學,孩子與孩子之間互相吸引,形成小團體。在團體中,孩子的自我個性不斷爆發,那些流行在小團體之間的言論行為和舉止,漸漸也成為孩子樂意的方式。

但因為孩子的行為意識與家長的标準要求不符,家長對孩子說“不”,孩子自然反抗。并且,當孩子發現其他小夥伴的這個情況是被允許的,而他不允許,那麼他就會提出更強抗議。

就像故事一開始的霖霖,因為他自己也有與小夥伴寫的字做對比,他發現其實自己寫得比其他小朋友好,是以媽媽讓他重寫時,他就顯得不樂意,逆反的情緒自然而然就湧了上來。

對于孩子的心理變化特征,家長要了解。

七八歲的孩子比狗嫌,怎麼辦?讀懂孩子的“叛逆”,原來這麼回事

三、如何給第二叛逆期的孩子做規矩?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第二叛逆期是孩子成長中的重要階段,父母隻有對孩子做好規矩,孩子懂得行為處事的邊界,才能更好成長。三個原則,家長要記牢。

1)不輕易遷就

孩子胡攪蠻纏,大多是為了滿足自己不合理的要求。有時候,父母會因為自己正在忙别的事情,想盡快安撫孩子的情緒而答應孩子,有時候覺得孩子小,覺得長大了就會懂事而遷就孩子。

這其實是不對的做法,縱容會助長孩子胡攪蠻纏的個性,讓孩子更加肆無忌憚。

父母與孩子之間可以先設約定,孩子若違反,父母則要堅守原則,嚴格執行。

比如:規定孩子可以在學習結束後看半小時卡通片。

如果有一天,孩子發現作業來不及,央求父母先看完卡通片再寫作業,你會答應嗎?

如果父母會心軟答應,那麼你會很快發現,孩子有了第一次就會有第二次。并且,第一次被允許,孩子是非常感激地去看卡通片;但是第二次如果要求被拒,他就會覺得父母在故意為難他,進而感覺憤怒。

明明是自己做錯了,但因為被遷就過,孩子會覺得理所當然,并不認為自己做錯。

孩子心智不成熟,也是以要求父母從一開始立好規矩,就要堅定執行。

七八歲的孩子比狗嫌,怎麼辦?讀懂孩子的“叛逆”,原來這麼回事

2)理智不偏見

孩子淘氣、調皮、胡攪蠻纏……孩子每一個行為背後,一定會有這樣那樣的原因。但父母不應該一概而論,而是應該具體原因具體分析。如果孩子做的不對,指要出他的不當行為,給他一個改正的機會。

比如說孩子去親戚家串門,結果一面就叫了親戚家孩子的綽号,父母覺得尴尬,于是毫不留情批評孩子。

孩子的行為的确不對,但父母應該回頭問問孩子原因出在哪裡:是不是他在哪裡聽到了這樣的叫法?是不是因為覺得好玩才這麼叫?是不是大人無意中也提到過,孩子記在了心上?

父母應該理智看待孩子的行為,指出孩子的問題,而不是不問來由冤枉孩子,隻有這樣,孩子才會有進步的空間。

七八歲的孩子比狗嫌,怎麼辦?讀懂孩子的“叛逆”,原來這麼回事

3)學會自我反思

俗話說,家長是鏡子,孩子是影子。沒有孩子天生下來就是胡攪蠻纏,孩子的很多行為都是家長後天教育,或受潛移默化影響産生的。

家長在開心的時候,任由孩子胡鬧,在生氣的時候,卻要求孩子聽話。“雙标”隻會讓孩子不知所措,家長也越看孩子越讨厭。

李玫瑾教授說:孩子的問題從家長身上找原因。

是以,為人家長,也應該時不時自我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哪裡做得不夠好?

孩子的每個人生階段都非常重要,叛逆期,其實是最好的教育時機。

老話說,三歲看大,7歲看老。孩子七八歲,正是養成習慣、樹立是非觀念的時候,在狗都嫌的年紀裡,更需要家長用更大的耐心幫助孩子成長。

我是諾媽,專注親子成長研究,聊育兒幹貨,寫育兒錦囊,關注我,一起成長精進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