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世界睡眠日——兒科醫生教您搞定“睡渣”寶寶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記者 成東麗 葛蘭)2022年3月21日是第22個世界睡眠日,今年的主題是“良好睡眠,健康同行”,旨在進一步呼籲大衆重視科學睡眠,重視睡眠健康。

門診醫生經常見到頂着黑眼圈的家長來咨詢孩子不好好睡覺該怎麼辦?今天西安市兒童醫院耳鼻喉科醫生教您幾招搞定“睡渣”寶寶。

世界睡眠日——兒科醫生教您搞定“睡渣”寶寶

新生兒的睡眠模式大部分不遵循晝夜循環,表現為不分晝夜地睡覺,每次睡眠持續3-4h;

在2-4月齡期間,生理節律逐漸開始出現,大部分睡眠均是在夜間進行,但也有白天午睡的;

出生6個月時,每天短暫午睡2-3次,總時間為3.5h;

出生 9-12個月的時候每天午睡2次,總時間為2-3h左右;

出生18個月以後午睡時間逐漸減少,大約有 68%的兒童在4歲時停止午睡。

兒童最佳健康睡眠時間為:

4-12個月的嬰兒應該在24h(包括午睡)内睡眠12-16h;

1-2歲的兒童睡眠應在11-14h(包括午睡);

3-5歲的兒童睡眠為10-13h(包括午睡);

6-12歲的兒童睡眠9-12h。

世界睡眠日——兒科醫生教您搞定“睡渣”寶寶

如何幫孩子養成好的睡眠習慣?醫生告訴家長們,首先建立入睡儀式感

當睡覺的時間到了,家長應把燈光調暗,關閉電子裝置,營造一個适宜的入睡環境,因為噪音、燈光和空氣也會影響孩子的睡眠。

科學家曾調查過600多名3-5周歲兒童的睡前習慣:那些睡眠有問題的孩子,往往7點後還在看電視。是以家長盡量不要讓孩子在睡前玩手機,一來會讓孩子大腦興奮,二來螢幕藍光會影響褪黑色素的分泌,擾亂身體的生物鐘。

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建立一套“睡前程式”,比如洗澡、拉窗簾、講故事、抱抱、親親、說晚安等,用這些“信号”讓孩子的身體安靜下來,提醒自己“做完這些事情我就要睡覺了”。

接下來幫孩子建立信念:床隻能是睡覺的地方

世界睡眠日——兒科醫生教您搞定“睡渣”寶寶

盡量固定睡眠時間

生物鐘的養成需要一段時間,家長盡量給孩子規定好睡覺和起床的時間,讓孩子的身體養成規律。家長要讓孩子知道,不是累了才要睡,而是到了時間就必須得睡。比如說決定21:00睡,那20:30就必須得上床,到了床上就不要做跟睡覺無關的事了。

世界睡眠日——兒科醫生教您搞定“睡渣”寶寶

堅決執行你的睡眠規則

睡眠規則一旦建立,家長的執行比孩子的遵守更重要。

外出度假忽視孩子睡眠時間、因為孩子的需求肆意修改睡眠習慣都是不提倡的。有的孩子躺到床上後睡不着,會不時爬起來或跑出來這些理由:“我想喝水。”“我想再上個廁所。”“我有一個好想法,你們要不要聽?”

這種情況下,父母可以給孩子做一些“權限票”,比如每晚上床後隻有使用三張“權限票”的權力,每提一個要求就會用掉一張,用完為止。一般情況下,大多數孩子都能遵守這樣有遊戲性質的約定。

最後,醫生告訴家長們:孩子的身心健康,是建立在睡眠充足且品質良好基礎之上的,家長要多多留心孩子的睡眠,幫助他們從小養成好的睡眠習慣,這對孩子來說,是會受益終生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