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裡迢迢幫兒帶娃,落一身埋怨”
退休老人的哀歎,引全網共鳴

這幾天天氣越來越好,每天白天小區裡遛娃的人也是越來越多
昨天我剛帶着兒子下樓,就看到前面花壇邊幾個太太圍在一起
我家樓下的樂樂奶奶坐在中間,看起來眼睛紅紅的,顯然是受了什麼委屈
後來,我才搞明白
原來樂樂奶奶是被兒媳婦嗆了,原因就是老人帶着孩子去超市逛
結果孩子就想買個彩虹糖解解饞,但奶奶考慮到孩子還有齲齒就沒有同意
可是耐不住孩子想吃,各種軟磨硬泡的求她
“奶奶我想吃,給我買一個吧,求求你了”
“我不吃,我聞一聞好不好”
奶奶眼見孩子說得可憐,就一時心軟給孩子買了一盒
結果晚上兒媳婦回來,一看桌子上放的糖,就很生氣的的訓斥孩子說
“你哪來的糖,誰讓你買糖吃的!”
孩子自然很害怕,奶奶趕緊出來說是她買的
于是兒媳就責備的說
“他牙齒齲齒,媽你又不是不知道,你怎麼一點都不注意呢?”
奶奶也很愧疚,就告訴兒媳,孩子很聽話,就吃了一顆
沒想到兒媳聽了之後,反而更加生氣
大聲堅持說“這不是幾顆的問題,這是原則”
當奶奶一再強調,自己和孩子約好了,隻吃一顆,她也是有原則的
兒媳則毫不退讓,很生氣地回怼說
你就縱容他吧,這就是你的原則,遲早害了他
于是樂樂奶奶就很傷心
自己怎麼會害孩子呢,自己疼孫子還來不及呢
而且兩人約好了隻吃一顆,她是不會給孩子吃第二顆的,
自己辛辛苦苦從老家趕來幫兒子帶娃,背井離鄉的
這些年也很不容易,沒想到一件事沒做對,就落了埋怨!
聽了樂樂奶奶的故事,我真的很同情老人
其實很多時候,老人會幫忙帶娃,都是出于心疼自己的孩子,而最後
他們付出了時間,犧牲了精力,有些老人還是以落了一身毛病
如果這時候,子女們不了解他們,不包容他們的話,那就真的是令人心寒了
01
老人帶娃是享受天倫之樂?
許多子女會覺得讓孩子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帶孩子
其實是給了老人享受天倫之樂的機會
然而實際上,很多老人之是以會答應帶孩子
完全是出于對兒子,女兒的心疼,甚至是被逼無奈
這也就意味着老人帶孩子,完全是辛苦大過享受
很多老人答應帶孩子後,就離開了自己的家,住進了兒子女兒的家裡
從此不僅幫忙帶孩子,連家務也基本全包了
做得好沒工資,沒獎勵
做得不好到處都是吐槽埋怨
可以說,老人幫忙帶孩子,對老人來說,完全是一件吃力不太好的事情
是以兒女們也别覺得理所應當,多一點感恩,多一點包容
千萬不要讓老人的“累死累活,心甘情願”最後變成了“累死累活,一肚子委屈”
03
多從老人的感受出發看問題
那天下午,我在幾個老太太旁邊聽了半天
結果發現這些老太太基本都不是本地人,很多都是從千裡迢迢的老家趕過來的
平時白天帶孩子,做家務
早晚還要給兒子兒媳做飯,有些會收到一些零花錢,大部分還得自己貼退休工資
仔細聽了聽,這些老太太一個個都挺不容易
而帶孩子這些年,她們最大的感受,大緻也都分成3點
對小家庭而言,自己就是外人
對于很多老人來說,她們雖然可以說是抛下了自己的家庭來幫孩子帶娃
但是在孩子的家裡,他們卻完全不能做主
畢竟這是孩子的小家庭,必須尊重兒媳這個女主人
而這一點,也讓很多老人感到難受
7号樓的笑笑奶奶就認為
“我千裡迢迢,抛家舍業,來你們幫忙帶娃,你們還拿我當外人,那麼我真的會很傷心”
而對于這一點,天天奶奶卻想得很開,她認為
“我們就是來幫忙讓孩子減少負擔的, 等用不着我們了,我們自然就回去了
那又何必在乎是不是外人呢?反正咱們也待不了多久,還不如自己想開點,這樣才能過得開心點”
接着她還舉例說
“我家大孫子那時候,剛學着自己吃飯,我怕孩子餓着給喂了幾次,為此沒少被孩子媽媽說,可是我一想,等孩子上幼稚園我就回去了,孩子還是要媽媽管,我就覺得又何必要吵呢”
不得不說,天天奶奶這樣的心态實在通透
兒媳婦畢竟不是自己閨女
這點感受也是很多幫忙帶孩子的奶奶,都會有的感受
燕燕奶奶就對此感受很深,據她說
兒子是程式員,每天都996 ,還經常性地加班
不過好在收入也可以,是以,一家人的生活也很有品質
尤其是兒媳婦和孫子,無論是穿衣吃飯,還是各種化妝品、玩具,都買得很勤
為此,老人就覺得媳婦有點大手大腳,畢竟他們現在有了孩子
老人覺得他們還是應該節省一點,她也沒多想,就找兒媳婦說了這個意思
結果兒媳婦也很爽快地答應了,可是第二天兒子卻說她
“你别管人家花錢,我賺了不就是給媳婦孩子花的嘛”
老太太是以就很傷心,她說自己的女兒罵兩句也無所謂,别人的女兒,提醒下也會有誤會,兒媳婦處的再好也不是親閨女啊
付出最多,落埋怨最多
聽了燕燕奶奶的話,西西奶奶也憋不住了,立馬吐槽說
“你們說的這些還好,我最難過的就是自己一天忙進忙去的,結果吃力不讨好,付出最多,落埋怨也最多”
就說前天晚上吧,她把孩子從幼稚園接回來
就趕緊進廚房給兒子兒媳做飯,沒想到,孩子卻在餐廳裡把熱水壺打翻了
小腳丫燙了一大片,等到兒子兒媳回來,自然很不開心,狠狠地責備了奶奶一頓
而事實上,那個水壺卻是兒子中午放那裡的,并且平時娃也不去那個拐角玩
看到孫子受傷,老人自然很心疼,可是想到兒子兒媳的責備,老人還是很傷心
畢竟自己帶孩子付出了很多心血,而最後卻落得各種埋怨,實在不公平
聽了幾個老人閑談,我突然發現,其實老人也挺不容易的
本來這個年紀的她們已經可以領着退休工資在家悠閑地頤養天年了
可是就是因為心疼自己的孩子,想要減輕小家庭的負擔
她們才會千裡迢迢地趕來幫忙帶孩子
而帶大一個孩子,不用說老人,即便是年輕人也有吃不消心裡累,有情緒的時候
是以在這裡也希望所有的子女們在面對老人帶娃的種種分歧和争吵時
能多從老人的感受出發,彼此了解,多一點包容和感恩
千萬不要把她們當外人,更不要當面一套背面一套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到這裡了,對此你有什麼看法
請在下方評論區留言,下期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