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什麼孩子脾氣越來越差?學會這三點,讓你哄好孩子不踩坑

以下場景,你是不是很熟悉:

孩子:奶奶,我飽了。

大人(看了一眼剩下的食物):你還沒飽,你要多吃點。

孩子:爸爸,我好害怕!

大人:這有什麼好怕的。

孩子:媽媽,哥哥搶我玩具!

大人:你要學會分享。

為什麼孩子脾氣越來越差?學會這三點,讓你哄好孩子不踩坑

你有沒有發現,孩子的脾氣正在變得越來越暴躁?

其實,道理很簡單。

同樣的話放在大人身上會怎樣?當你和老公說自己下班還要趕着去接小孩很累的時候,他說這有什麼累的。你是什麼感受?是不是很想呼他?

當情緒被否定的時候,人們的感覺是很糟糕的。孩子也是一樣。

那麼,當孩子遇到問題或者鬧脾氣的時候,我們應該怎樣哄孩子才能有效地幫助孩子呢?

掌握以下三點,你也可以做一個懂孩子的好爸媽。

一、聆聽孩子在說什麼

聆聽誰不會?

不,很多人都做不到真正的聆聽。

正如我們上面所講的例子那樣,他說東你說西,你們根本說不到一塊兒去。這就是不會聆聽。

學會聆聽孩子。就是要聽到孩子遇到的難題(事情),了解孩子在面對這件事情的時候的情緒,最好能夠做到共情。然後,還要聽到這背後的需求是什麼。

為什麼孩子脾氣越來越差?學會這三點,讓你哄好孩子不踩坑

孩子告訴你,她很怕黑。她遇到的事情是,晚上關燈,周圍很黑,她無法适應。背後的情緒是害怕,缺乏安全感。她告訴你這件事,是希望得到安撫,得到安全感。

隻有懂得這些,才是真正做到了懂得聆聽。

二、接納孩子的情緒和感受

孩子的情緒被否定了,不急躁才怪了。

孩子說,我飽了,你說你沒飽;孩子說,我好熱,你說不行你要多穿一點;孩子說,弟弟那樣對我我好生氣啊,你說你不能生氣,你要大度。這樣長此以往,孩子會感覺到混亂。她到底是餓還是不餓,别人惹到她了她到底要不要生氣。

心理學家說過,凡是被壓抑的情緒,都會以更醜陋的方式爆發出來。

孩子的情緒和感受在被否定的時候,被壓抑了下去,最終就以暴躁的方式發洩了出來。

四、學會和孩子好好說話

尹建莉老師說過“教育孩子,無非是好好和他說

話,不着急不發火,做到這一點,就成功百分

之八十了。”

不靠譜的家長用情緒控制孩子,靠譜的家長用耐心和鼓勵引導孩子。學會和孩子好好說話,才能更好地引導孩子、幫助孩子成長!

為什麼孩子脾氣越來越差?學會這三點,讓你哄好孩子不踩坑

是以我們說,接納孩子的情緒很重要。

接納就是允許。

是的,寶貝,我知道你現在很難過/害怕,你可以難過一會兒,我陪着你。

這就是接納。

三、協商解決問題

孩子鬧脾氣,她的需求往往在大人看來是不合理的。

比方說,孩子常常會說,晚上不想洗澡。

這時候,家長常常會說,不行!你今天玩了一身汗,怎麼可以不洗澡呢?然後強迫孩子去洗澡。

但随着孩子的“反抗能力”越來越強,強迫孩子的結果,往往是鬧得家裡雞飛狗跳,孩子哭鬧,大人疲憊。

為什麼孩子脾氣越來越差?學會這三點,讓你哄好孩子不踩坑

用我們所說的方法去和孩子溝通。

首先,我們要了解孩子的感受,接納孩子的感受。你今天玩累了,不想洗澡對嗎?媽媽累的時候也不想洗澡呢。(與孩子共鳴)

然後,向孩子說明不洗澡的後果。細菌滋生,容易生病等。

最後,向孩子提議,帶着她最喜歡的小黃鴨一起去泡澡,用上桃子味的泡泡液,洗完澡還可以一起講故事。這樣,孩子很容易就會被說動了。

套用一句經典的話“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育兒時,我們既要把孩子當成孩子看待,尊重她的特性,又要不把孩子當成孩子看待,以平常心對待孩子,将心比心。育兒就是和孩子一起成長,讓我們一起加油吧!

繼續閱讀